購物狂的真實世界:檢視你是否有「強迫性購物障礙」|女人迷 ... | 買東西 心理學

透過心理學檢視自己的購物動機,讓「購物」發揮積極效用! 公號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 ...主題分類特色專題熱門單元關注興趣女力職場自我成長人際關係生活風格美妝保養時尚精品身體康健女子旅行女子理財最新文章性別駭客松更多服務女人迷課程你值得擁有名家專欄試用體驗活動講座WomanyShop熱烈討論官方App吾思品牌女人迷香港性別力回家吧臉紅紅女人迷Womany 簡112021.07Sunday宜超前部署宅在家也能增加籌碼面對疫情,開始斜槓是選項;而面對人生,經營自我永遠是必然。

在疫情尚未平穩前,為自己取得人生掌控權吧!了解更多女人迷womany.net2020/04/23女力購物狂的真實世界:檢視你是否有「強迫性購物障礙」byKnowYourself2018/10/10 你也曾不小心陷入不斷瘋狂購物的循環裡嗎?透過心理學檢視自己的購物動機,讓「購物」發揮積極效用!公號ID:knowyourself2015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我又忍不住買東西了」——這是我和一個好朋友最近的聊天中最常出現的一句話。

她是個典型的「剁手黨」,開心也買,不開心也買,即使買完不久就後悔,信用卡的還款也讓她喘不過氣。

但她就是停不下來。

以前,「購物狂」、「剁手黨」還是時髦的詞語,用來稱呼那些衝動消費的人,而現在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不斷地買買買。

我們買東西,有時候是出自實際的需求,熱水壺壞了、紙巾用完了等等,而有時候我們買東西很衝動,本來不需要的也要買,買來也幾乎不用,事後雖然會後悔,下次可能又如此⋯⋯如果你在購物上有這樣的表現,那可能你陷入了強迫性購物(CompulsiveBuying)。

圖片|來源01.你是強迫性購物者嗎?說起對購物的痴迷,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德國心理學家EmilKraepelin就提出了Oniomania(購物癖)的概念,而直到上世紀90年代之後,這一現象才真正開始為精神健康領域所研究。

強迫性購物障礙(CompulsiveBuyingDisorder)目前未被列入DSM-5診斷條目,根據Kellett和Bolton的定義,強迫性購物是「由不可抗拒、無法控制的衝動引發過度的、價格高昂的購物,並在購物上花費大量的時間——通常由負面情感引起,最終導致社會、人際和經濟上的困難」。

推薦閱讀:給容易手滑的你!抑制衝動購物的十大良方心理學界的研究都傾向於將強迫性購物劃分為成癮類(Addiction),有些人形容自己買東西時的感受就像喝酒一樣容易上癮,強迫性購物因此也會被稱為消費成癮(spendingaddiction)。

當然,在正常範圍內的購物是無可厚非的。

如果你擔心自己是否陷入了購物成癮,可以參考下面的一些表現:•你經常在沒有思考自己在買什麼、為什麼買的情況下,就花了錢•在花錢時,你根本不會去想自己還有多少錢•你習慣將購物當做產生快樂,或者獎勵自己的方式•想到你的某個朋友已經擁有了某樣商品,你就止不住地想要擁有它•你隱藏起自己買的東西和小票,在自己的真實花銷上撒謊•很多買回家的東西一次都沒有用過•每次買完都很後悔,但還是停不下來如果你擁有以上諸多行為表現,那你可能是一個強迫性購物者。

根據2015年發表在Addiction雜誌上的一則對涉及32,000人的研究數據的分析,發現強迫性購物行為的一般患病率約為5%,即20個人裡就可能有一個購物狂。

02.在買買買背後,究竟是什麼心理?有些人會強迫性購物,與自身的童年經歷有關,在幼年的時候,如果遭到父母或他人的漠視,孩子便會轉而尋求替代性的安慰——如玩具、零食等。

這種匱乏感會持續影響著我們,在成年後同樣要尋求情感的支持。

這時,購物便取代了玩具和零食,成為替代性的安慰品。

既然不是為了商品的實際用途,那麼強迫性購物者究竟是出於什麼心理不斷地買買買呢?1.提升自尊感從小遭受漠視的人,往往也會自尊水平較低,渴望得到表揚。

因此,他們會將消費和他人的尊重感掛鉤,往往會吹噓自己的消費,迫切地與他人分享和炫耀,希望華麗的衣服和首飾能夠得到別人的讚美。

但是這種消費帶來的自我價值提升感轉瞬即逝,於是,他們不得不繼續購買更多。

完美主義者也可能出於類似的願意而強迫性購物,他們過分在意自我形象希望在別人眼裡的自己是完美的,並且總想再完美一些。

因此,完美主義者在遇到一些讓自己難堪的狀況(比如發胖,覺得自己不再吸引人)時,往往會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