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省思:為何買東西讓我快樂又空虛?滿足又安心的購物 ... | 購物心理學

獻給所有人的購物心理學,為什麼買東西會讓人滿足或空虛,我們又該如何應付其中的心理變化呢? 文|Jojo 轉載自公 ...主題分類特色專題熱門單元關注興趣女力職場自我成長人際關係生活風格美妝保養時尚精品身體康健女子旅行女子理財最新文章性別駭客松更多服務女人迷課程你值得擁有名家專欄試用體驗活動講座WomanyShop熱烈討論官方App吾思品牌女人迷香港性別力回家吧臉紅紅女人迷Womany 簡112021.07Sunday宜超前部署宅在家也能增加籌碼面對疫情,開始斜槓是選項;而面對人生,經營自我永遠是必然。

在疫情尚未平穩前,為自己取得人生掌控權吧!了解更多女人迷womany.net2020/11/19視野雙十一省思:為何買東西讓我快樂又空虛?滿足又安心的購物心理學byKnowYourself2020/11/19 獻給所有人的購物心理學,為什麼買東西會讓人滿足或空虛,我們又該如何應付其中的心理變化呢?文|Jojo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不要睡!現在睡著可能幾百塊就沒了,再撐一撐!」確認過眼神,都是在直播間裡搶過貨的人⋯⋯今年的雙十一開始得似乎格外地早。

這兩天走在大街小巷,耳邊聽到的都是各種湊滿減、算拼單的成功(或失敗)故事,就連和買買買有關的各種梗都紛紛登上熱門搜尋。

雙十一期間,我們也收到了很多「尾款人」發來的留言:最近我喜歡每天晚上到直播間圍觀,我買的不算多,但看著大家互動,感覺很開心;一開始是為了省錢,但是後來好像「上頭」了,根本停不下來,反而花了更多錢,心痛啊;一花錢就感覺很興奮,雖然有時會「吃土」,但仍然很享受買東西,這是不是病態啊?一買東西我就特別開心,這正常嗎?既然錢是有限的,怎樣花錢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快樂?今天的這篇文章,獻給所有的尾款人們~一、買買買為什麼有「療癒力」?買東西讓人開心,是很多人的真實體驗。

買買買的時候,我們的壓力和負面情緒好像都能被輕易緩解。

而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有研究發現,購物能夠從多個角度為我們帶來「療癒」效果,比如說:購物能夠降低悲傷水平,對我們的負面情緒有積極影響(Ricketal,2014)自主選擇要買什麼的過程,能夠提升我們內心對於生活的掌控感(Ricketal,2014)想像擁有這些物品之後的樣子,就像是對未來生活的可視化過程。

這種「擁有嶄新生活」的感覺,能夠幫助我們適應生活轉變,並帶給我們積極的心理暗示(Yarrow,2013)在繁忙的工作間隙,購物像是一場「短暫的休息」,可以幫助大腦放鬆和調節,甚至提升後續狀態(Yallow,2013)正是因為這些「療癒」效果,英文中甚至誕生了RetailTherapy(零售療法)一詞。

它指的是,人們通過購物來達到自我調節、釋放壓力、緩解負面情緒等目的,以實現自我療癒。

零售療法並不是一種真正的專業心理治療方法。

不過,這並不妨礙它成為現代人最常用的放鬆減壓、調節情緒的方法。

根據特恩斯市場研究諮詢公司對1000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發現,超過半數(52%)的人承認自己曾使用過零售療法(Researchscape,2013)。

其中,44%的人每個月都會通過購物來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

另一項調查則顯示,在感到壓力的人群中,每三個就有一個,曾通過購物來緩解自己的焦慮(Gregoire,2013)。

零售療法的風靡程度可見一斑。

你會喜歡:匱乏心理學:習慣衝動購物,是因為內心渴望被愛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雖然花錢的時候確實很快樂,但花完之後,沒錢了心情更不好啊!」雖然買買買能夠幫助我們應對生活中的很多壓力,也為我們提供了快樂的可能性,但零售療法也是有風險的。

金錢是有限的,想買的東西卻可能無窮無盡⋯⋯買東西所帶來的快樂不一定持久,還有可能令我們陷入惡性循環:感受到負面情緒→買買買→花了太多錢→更焦慮→靠買買買抵抗焦慮→花更多錢→感受到負面情緒在一些情況下,我們甚至可能陷入購物強迫症(CompulsiveBuyingDisorder)——因為無法控制的購物衝動而將超出承受範圍的精力、時間以及金錢花費在購物上,為自己帶來社交、經濟和生活上的各種困難。

這些時候,我們很難因為買買買感到快樂、被它治癒,反而可能「花錢買罪受」,越買越焦慮。

因此,想要買得開心、買得滿意,我們需要找到「正確」的購物方式。

只有利用好手中有限的金錢,將它們花在正確的地方,我們才可能從更大程度上、更持久地感受到快樂。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