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行為經濟學:錨定效應 | 定錨效應經濟學

分享一個行為經濟學的有趣的實驗: 錨定效應對購物的影響. 行為經濟學就是將經濟​學和心理學和決策科學結合起來,研究人類如何做決定的新學派 ...回到首頁關於我們最新活動最新消息聯絡我們登錄帳號登錄帳號註冊帳號登錄SKYPE聯絡智付通Spgateway基本型個人理財服務加值型理財服務全方位理財服務付款LINEAPP專題文章:淺談行為經濟學:錨定效應817次閱讀你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操控了?分享一個行為經濟學的有趣的實驗:行為經濟學就是將經濟學和心理學和決策科學結合起來,研究人類如何做決定的新學派。

越來越多的實驗證實,人類並不是如傳統經濟學所假設的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很容易受到環境或情緒所影響來做決策,尤其在金錢上更明顯,簡單的說,人類只能判斷金錢的相對性,而難以判斷金錢的絕對價值,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實驗。

餐廳的高貴餐點真的有人點嗎?大家是否有這個經驗,去某些餐廳用餐,菜單上總是會有一個特別貴的餐點,可能是其他餐點的2-3倍以上,我以前總是覺得,那應該是有錢人才會點的餐點吧?最新的研究發現,其實那是商人厲害的訂價策略,他利用了行為經濟學的『錨定效應』,來影響我們做決定。

當我們看到高貴的餐點時,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就會相對的覺得其他餐點是便宜的。

『錨定效應』也常出現在賣場上,常會看到特價品會標明原價與優惠價,那個原價就是錨定價格,讓我們覺得好像很划算,不小心就買了一堆。

另外在奢侈品的賣場也是會運用同樣的方法,展示的超高單價飾品或服裝,其實賣出的很少,主要是要讓消費者覺得相比之下其他商品很划算,可是實際上還是很『高貴』的。

要如何破解『錨定效應』呢?提供一個小秘訣給大家,就是在下決定購買前,先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價格真的有優惠嗎?』透過這樣的自我提醒,我們有機會讓理性重新啟動,避免陷入『錨定效應』的陷阱。

當然如果您常常因為『錨定效應』而超出購物的預算,可能就要用更有效的方法來控制預算,譬如進超市時不多帶現金,少用信用卡,這些都是有效克制人性中不理性的消費模式,提供大家參考。

×淺談行為經濟學:錨定效應Close×Close登錄帳號會員帳號會員密碼記住登錄資訊登錄忘記密碼註冊帳號Close×CloseAndroidAPP下載Close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