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法則與定錨效應 | 定錨效應經濟學

简体More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www.npf.org.tw文章類別:國政評論國政分析國政研究媒體投書智庫觀點影音專區兩岸經貿文化論壇Q&A議題類別:內  政教育文化國家安全憲政法制科技經濟財政金融永續發展社會安全公共政策大家談精選議題最新推薦文章最新表情文章本月熱門文章作者一覽關於基金會捐助章程聯絡基金會隱私權聲明國政基金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Search...最新文章國政評論國政分析國政研究影音專區熱門文章精選議題推薦文章表情文章作者一覽國政基金會關於基金會捐助章程聯絡基金會「詠春疫苗」莞爾一笑?請先用文明說服自己王順民(星期五14:31)疫情下的兩個世界薛承泰(星期五14:25)私幼紓困從寬救急而非施捨盧宸緯(星期五09:10)就算防疫兩難高雄市長也不能違法黎家維(星期五09:10)蔡政府為了自己民主公投都可以犧牲黎家維(星期五08:16)投票日雙標中選會因疫集權吳威志(星期五08:16)高鐵延伸宜蘭應更審慎評估李克聰(星期五08:16)髒話可以當作藝術?劉新圓(星期五08:15)降低推動學習歷程檔案的疑慮曾慧青(星期五08:15)紓困4.0精進方案的結構性考察王順民(7月5日14:27)經驗法則與定錨效應經驗法則與定錨效應國政研究財金作者:謝明瑞(2007年3月19日16:38)關鍵字:經驗法則定錨效應本月瀏覽分享分享分享小中大摘要「經驗法則」係指「為了節省問題解決上所需付出的努力,所使用的一種策略或程序,亦即為了解決特定問題所使用的經驗律」。

利用經驗判斷法來作預測時,應先考慮其必要的假設條件,比較重要的條件包括國際政經局勢安定、政府與民間關係正常、沒有嚴重的罷工行為、社會安定、政策穩定、物價穩定、稅制合理,以及其他突發的重大事件等。

在經濟社會中,企業經理人的許多決策制定,必須估計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機率,而這種機率的高低完全憑決策者過去的經驗所主觀估計出來的,一但當其蒐集到額外資訊並加以評估後,決策者可能會對原先主觀機率加以修正,使其經驗法則產生偏誤,而經驗法則的偏誤即為「定錨效應」。

一.前言經驗是一段歷史,亦是一面鏡子,可作為預測的依法,亦可作為決策的參考,因為預測的目的之一在於幫助決策者做出縝密的判斷,利用充分的資料,以適當的預測方法,釐定各種投資、理財決策,俾使社會經濟資源做最合理的分配,而決策者獲取商機資訊的來源有許多不同的方式與內容,如國內外的政經局勢、總體經濟指標、企業的財務報表,以及個人豐富的經驗等,因此,公正而適切的資訊就成為決策者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資訊蒐集整理與分析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必須不斷地進行各類型的資訊判斷,而其所蒐集的資訊基本上並不具有完全的診斷能力,因為研究人員可能或通常會根據一些較簡單的經驗法則來做機率性的判斷。

一般而言,根據經驗法則所做的判斷是有效的,然而,以經驗判斷作商情預測時,有時候會產生某些判斷性的偏誤,其中,又以「定錨效應」(AnchoringEffect)所產生的偏誤最為明顯,特別是研究人員隨時面臨著不確定的情況,因此,機率性判斷對預測工作的進行有其重要的意義與影響。

為說明經驗法則與定錨效應的內容,本研究擬分為前言、經驗法則的意義、經驗判斷預測的內容、經驗法則與定錨效應的偏誤、實例應用,以及結論與建議等幾個部分來做說明。

二.經驗法則的意義經驗法則是指以個人的經驗來對某件事情可能發生的狀況作判斷時,所須考量的原則,因此,經驗法亦稱經驗判斷法,或經驗判斷預測法,是決策者經常使用的預測方法之一,亦是與其他預測方法關係密切的預測模式,為說明經驗法的內容,可分為經驗法的意義、經驗法的種類,以及機率的判斷等幾個部分來做說明。

(一).經驗法的意義在人類社會中,許多人常依其本身或他人的經驗法則,來做為其下定決策的參考,然而,什麽是經驗法呢?顧名思義,所謂經驗法是指利用過去他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作為自己行事依據及下定決策參考的一種方法;亦可定義為「經驗法則」係依日常生活上的經驗,逐漸累積而形成的決策方法。

在學術上,所謂「經驗法則」,係指「為了節省問題解決上所需付出的努力,所使用的一種策略或程序,亦即為了解決特定問題所使用的經驗律」。

在過去的歲月中,常聽到有人在酒酣耳熱之際大談「我走過的橋比您走過的路多」、「我吃過的鹽巴比您吃過的飯多」..等豪語,強調自己的經驗豐富,遵循我的經驗模式來做決策是正確的作法;在農村社會中,這種以年齡的高低或經驗的多寡來做決策的依據或許可行,因其所面臨的環境之變動較小,根據前人經驗應可獲得較多成功的機會,然而,在多變的工商社會中,政經局勢時有變動,商情一日數變,前人經驗或可作為遵循的案例,但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