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效應 | 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英語:Anchoring Effect,或focalism),心理學名詞,是認知偏差的一種。

目录. 1 定義; 2 舉例; 3 發展; 4 參考文獻. 定義[编辑]. 人類在進行決策時,會 ...錨定效應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5月11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錨定效應(英語:AnchoringEffect,或focalism),心理學名詞,是認知偏差的一種。

目錄1定義2舉例3發展4參考文獻定義[編輯]人類在進行決策時,會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這稱為錨點),即使這個資訊與這項決定無關。

在進行決策時,人類傾向於利用此片斷資訊(錨點),快速做出決定。

在接下來的決定中,再以第一個決定為基準,逐步修正。

但是人類容易過度利用錨點,來對其他資訊與決定做出詮釋,當錨點與實際上的事實之間的有很大出入,就會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

舉例[編輯]假設A店和B店都陳列完全一樣的三千五百日圓混裝餅乾。

A店主要是賣一千日圓左右的餅乾為主,所以客人看到三千五百日圓的商品,會覺得「貴」。

但是B店大多是賣價格在五千日圓上下的餅乾,看到三千五百日圓的混裝餅乾,會覺得「便宜」。

發展[編輯]錨定效應最早由阿摩司·特沃斯基與丹尼爾·卡內曼進行觀察,並以加以理論化。

他們要求參加者在5秒內計算1×2×3×4×5×6×7×8{\displaystyle1\times2\times3\times4\times5\times6\times7\times8}或8×7×6×5×4×3×2×1{\displaystyle8\times7\times6\times5\times4\times3\times2\times1}。

由於參加者沒有足夠時間計算,所以他們嘗試估計答案。

由小數字開始(1到8),參加者估計是512,由大數字開始(8到1)參加者估計是2250。

正確答案是40320。

[1]在其他「估計」的實驗,亦觀察到相同的現象。

參考文獻[編輯]^Tversky,A.&Kahneman,D.(1974)."Judgmentunderuncertainty:Heuristicsandbiases".Science,185,1124–1130.閱論編認知偏誤認知與決策偏誤不明確性效應(英語:Ambiguityeffect)錨定效應注意力偏誤(英語:Attentionalbias)可得性捷思法(英語:Availabilityheuristic)從眾效應巴納姆效應信念偏誤(英語:Beliefbias)偏見盲點(英語:Biasblindspot)啦啦隊效應支持選擇偏誤(英語:Choice-supportivebias)集群錯覺雞尾酒會效應確認偏誤相合性偏誤(英語:Congruencebias)文化偏誤(英語:Culturalbias)知識的詛咒誘餌效應差異偏差(英語:Distinctionbias)過程時間忽視(英語:Durationneglect)移情隔閡(英語:Empathygap)稟賦效應不當類比輕率概化聚焦效應框架效應功能固著(英語:Functionalfixedness)投射作用史學家謬誤基本歸因達克效應暈輪效應難易效應(英語:Hard-easyeffect)後見之明敵對媒體效應(英語:Hostilemediaeffect)尖角效應可辨識受害者效應(英語:Identifiablevictimeffect)宜家效應控制的錯覺(英語:Illusionofcontrol)效度的錯覺(英語:Illusionofvalidity)錯覺相關(英語:Illusorycorrelation)影響力偏誤(英語:Impactbias)資訊偏誤(英語:Informationbias(psychology))妄下結論(英語:Jumpingtoconclusions)公正世界理論損失趨避多看效應心靈投射謬誤負面偏誤(英語:Negativitybias)忽略可能性(英語:Neglectofprobability)正常化偏誤(英語:Normalcybias)不作為偏誤樂觀偏誤(英語:Optimismbias)鴕鳥效應結果偏誤(英語:Outcomebias)過度自信效應(英語:Overconfidenceeffect)空想性錯視悲觀偏誤(英語:Pessimismbias)規劃謬誤(英語:Planningfalla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