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心理學:誘惑你多花錢的訣竅 | 誘餌效應

最初研究誘餌效應,是將其作為一種潛在的營銷策略,用以影響消費者選擇。

但最新研究表明,它也可在招聘、醫療、甚至政治方面產生強大的影響 ...消費心理學:誘惑你多花錢的訣竅大衛·羅布森(DavidRobson)2019年10月5日圖像來源,GettyImages你買一杯咖啡,可能已經注意到,大、中、小三種容量——中杯價格幾乎和大杯差不多。

為了這明顯的小便宜,你是否曾經選擇過最大杯最貴的?如果這樣,你就被一種名為「誘餌效應」的認知偏見所蠱惑。

這種認知偏見會提出一項不太吸引人的額外選擇——比如相對昂貴的中杯咖啡,誘使你支付超出理性選擇的錢。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琳達·張(LindaChang音譯)表示:「如果你以特定方式設計選項,就能推動人們轉而選擇價格更高的產品。

」最初研究誘餌效應,是將其作為一種潛在的營銷策略,用以影響消費者選擇。

但最新研究表明,它也可在招聘、醫療、甚至政治方面產生強大的影響。

它表明,呈現事實的過程中,我們的判斷是多麼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即使那些額外信息可能沒有干擾整體判斷。

理解誘餌效應,你會較少被這種不自知的意識所影響。

你甚至可能把它作為說服別人的工具。

度假時為什麼更容易超額消費?大手大腳花錢背後的心理學購物就像吸毒一樣會讓你上癮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利用誘餌效應,營銷人員巧妙地誘使你購買類似但比你所需的更昂貴的物品(Credit:GettyImages)與困擾我們的許多認知偏見一樣,誘餌效應在20世紀80年代首次被記錄下來。

最好的理解方法是看一下這個例子。

假設您正在從以下選項中選擇航班。

A航班價格400美元,中途停留60分鐘。

B航班票價330美元,中途停留150分鐘。

C航班票價435美元,中途停留60分鐘。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人會選擇A航班:它比C航班便宜,而且又比B航班停留時間更短,雖然價格比B航班貴很多。

現在看看另一組航班組合:A航班價格400美元,中途停留60分鐘。

B航班票價330美元,中途停留150分鐘。

C航班價格330美元,中途停留195分鐘。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的首選是B航班。

從邏輯上講,B航班沒有任何變化:第二個組合中的B航班和第一個組合的B航班,無論是停留時間和價格都完全相同。

但是由於C航班的改變,中途停留時間更長,價格變得和B航班一樣,因此就改變了參與者對航班選擇的感受。

所以第二個例子中,他們寧願忍受更長時間的等待,以獲得更便宜的價格。

在各種情況下,C航班這個「誘餌」都與設計者期望勝出的目標選項相似,但吸引力略低。

這種對比會增強目標的受歡迎程度。

研究這類選擇實驗發現,使用精心設計的誘餌,可以改變多達40%的觀點。

這表明我們的決定很容易被選項設計方式所左右。

深夜網購:英國人深夜網絡血拼到底買什麼?社交媒體偏見鼓勵我們只消費不儲蓄購物的感覺為何如此美妙?至關重要的是,正如買咖啡場景所顯示的那樣,設置無用選項甚至可能意味著消費者願意支付更多的錢,從而產生營銷人員非常感興趣的誘餌效應。

心理學家們仍在爭論這種特殊效應的確切原因,但有一種觀點是,將其與誘餌進行比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容易的理由,來為一個原本武斷的決定辯護。

如果只比較A航班和B航班,很難確切知道如何評估成本和等待時間之間的關係——90分鐘的額外等待時間到底值多少錢?但是,如果其中一個選項明顯優於誘餌(C航班),那麼你就有現成的理由來解釋自己的選擇喜好。

從啤酒到電視、汽車和房子,對許多不同種類的商品,人們都觀察到了這種行為模式。

在《可預測的怪誕行為學》(PredictablyIrrational)一書中,作者艾瑞裏(DanAriely)描述了《經濟學人》雜誌如何利用誘餌效應,鼓勵讀者選擇更昂貴的訂閲方式。

出版商提供的數字版訂閲僅為59美元,印刷版訂閲為125美元,第三個選項是印刷版和數字版訂閲結合,價格相同,也是125美元。

那個只提供印刷版的選項顯然是一個誘餌,因為它提供的產品明顯劣於印刷版和數字版結合。

艾瑞裏發現,它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合併訂閲(而不是數字版訂閲)的使用量。

事實上,當只有第一和第三這兩個選項時,讀者選擇最便宜的數字版訂閲的可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