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懶人包?推薦回答

作者:李貞嫺

  保全人員在工作時須配合輪班作業且工時長,長時間處於單調以及久坐不動的工作環境,易造成較低的身體活動量,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之危險因子;因而引發本研究之動機是否保全人員的作業環境對於作業人員有不良的健康效應影響,進而有較高的過勞猝死的風險。本研究採橫斷研究設計,共招募144位保全作業人員(暴露組)及66位保全業之行政人員(對照組)進行資料收集;針對其作業場所進行空氣監測了解其作業環境之PM2...

作者:錢葉忠施慧中黃郁純梁佑安彭君傑鐘順輝

  本研究針對國內汽車鈑噴之勞工,藉危害及暴露調查,評估其有毒金屬暴露量及體內劑量現況,以篩選高風險族群,並希望能找出危險因子,進行危害預防。

作者:曹常成張承明李金泉

  本計畫針對勞保給付資料及重大職災資料,分析我國近十年15歲至19歲青少年勞工發生職業災害之人數、災害類型、媒介物、行業別、事業單位安全衛生管理情形等,並蒐集國際勞工組織、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在降低青少年勞工職業災害發生的做法以及相關的研究,以瞭解國外推動青少年職場安全的做法。

作者:許雲翔簡慧茹

  本研究整理有關家事勞工勞動權益,並蒐集國勞組織、歐盟、美國、英國、德國及相近東亞國家,包含香港、新加坡、韓國及日本的制度選擇及其修法方向,並佐以焦點座談、說明會及訪談資料,提供我國研擬有關政策的參考。

作者:許宏德劉國青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為提升工作者安全衛生知能之必要手段,更是確保工作環境的安全與健康的基礎;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員工之勞安教育訓練以一般在職訓練以及傳統的課堂內講授居多,學習成效持久性有限。 參考國內相關局限空間及吊籠、起重機乘載作業之技能檢定、職災案例等文獻資料,應用VR技術,開發相關職業安全教育訓練VR工具;透過3D的虛擬環景或物件,增添的額外視覺、聽覺資訊感官合成,並透過姿態的互動與意...

作者:李昆哲林仲廉

  本研究之目的為建立場域型主動降噪裝置,使用時勞工無須佩戴任何抗噪耳機或耳塞,只需進入靜音區,此場域型主動降噪裝置即可讓勞工感受噪音降低來達到聽力保護的效果。本研究之核心為完成建置挖土機駕駛艙及22.8 KV變壓器中控室之場域型主動式噪音控制之系統雛型,實驗顯示於挖土機駕駛艙普遍頭部正常活動範圍的噪音消除結果都在15 dBC或10 dBA以上。而在22.8 KV變壓器中控室於操作者在耳朵位...

作者:黃春長鄭淑芳藍科正陳威穎劉又升吳啟新林晉勗林淑慧馬財專黃孟儒

  透過勞工行政的資料分析,掌握失業中高齡及高齡勞工再就業的關鍵因素,進而提出促進失業中高齡及高齡勞工再就業的政策建議。

作者:陳志勇莊坤遠

  室內裝潢拆除作業工種以國內通稱「打石工」的職業衛生風險較高,其作業內容包含拆除水泥牆、磚牆、石材、磁磚及水泥砂漿,作業期間將會暴露較嚴重的噪音、手腕部振動以及礦物性粉塵。室內裝潢拆除作業除了高噪音以及振動暴露的「打石」之外,另有拆除天花板、輕質混凝土隔間、合板、矽酸鈣板或是石膏板隔間牆作業,此類作業勞工所暴露噪音與振動危害相較打石為低,但是拆除作業時可能使用圓盤鋸切割隔間板,矽酸鈣板和石...

作者:曹常成謝邦昌

  近年國內對於勞動權益與職災愈來愈重視,製造業與營造業為我國發生職災最多的 2 個行業,多年來政府對於推動該 2 行業減災措施是否有效,必須重新檢討我國近年職災特性,再次檢視防災策略是否適合,才能進一步落實製造業與營造業職場安全防護。因此,本研究目的為統計分析國內職災趨勢及災因、探討職災策略有效性,結合國內職災資料庫紀錄內容,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檢視關鍵訊息,彙整成職災預防與評估知識。 研究...

作者:吳明蒼潘致弘

  依據我國民國94年至105年勞工保險現金給付職業病件數統計分析,包括傷害、失能及死亡給付總計為7,674人次,以 19類大行業區分,前六位給付件數最多的行業依序為:製造業(共計2,572人次)、營建工程業(共計1,468人次)、批發及零售業(共計875人次)、其他服務業(共計747人次)運輸及倉儲業(共計56人次9)、住宿及餐飲業(共計426人次)。該六大行業職業病給付佔總給付件數的87...

作者:李昆哲林桂儀林仲廉

  長時間暴露於高音壓的聲音容易導致勞工聽力損失,亦是國內職場環境最普遍的職業危害,噪音亦會造成勞工生理與心理上之健康危害。鑑於全罩式耳罩佩戴時會對勞工耳朵及頭部產生壓力,不舒適感易使勞工不佩戴或無法全程佩戴,降低保護聽力的效果。故本研究擬開發採用數位式控制技術之非接觸型主動式噪音控制裝置,針對勞工作業位置、移動特性及現場噪音環境頻譜屬性,進行主動式降噪控制,並作為未來整合噪音作業環境監測及...

作者:劉立文潘儀聰羅宜文朱柏青

  肌肉骨骼傷病是國內及各國職場上常見的職業疾病,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法在民國102年通過,並將重複性作業促發肌肉骨骼疾病之預防列為雇主之責任。國內金屬製造業(含基本金屬製造業及金屬製品製造業)人數約44萬人,其工作場所潛藏著某些危害因子,誘發危害動作而導致肌肉疲勞或組織損壞,累積發展成肌肉骨骼傷害。本研究案為協助金屬製造業進行鑑別、確認人因工程風險因子,進而提出改善建議並評估改善成效,以降低肌...

作者:林楨中王翰翔

  依施工災害統計分析可了解其發生原因有相當之比例與工程之規劃設計有關,為強化工程設計者之安全衛生責任,推動工程設計納入施工安全考量,本研究主要在於調查規劃及設計階段時考量工安之可行性,俾推動在設計階段即辨識危害、評估並管控施工風險,以防止工程施工時或使用時發生職業災害,本研究以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甚或案例法規研究為主,以瞭解台灣推動設計考量施工安全的障礙、誘因及改善方式,並提出適合我國業界於...

作者:劉立文潘儀聰游志雲

  本研究將個人基本資料與本所的工作能力指數調查表合併,發展成中高齡勞工職場工作環境調查問卷,進行現場訪視調查。本案調查總共發放410份問卷,回收384份,有效問卷344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約為84%。根據有效問卷分析結果顯示,中高齡勞工的工作適能率退依序為視力、耐力、聽力、體力,認知退化沒有人勾選有問題。本調查也發現整體中高齡勞工工作能力評估指數介於22與42分之間,而平均數為33分,大部...

作者:謝曼麗林春鳳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編織仍活絡於部落,具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特色之獨特手工藝品仍獲珍惜,市場之肯定也強化了傳統編織業者之工作量,本研究目為探討編織業者就業與工作現況,並確認其潛在工作環境危害與職業危害情形。   本研究透過文獻蒐集臺灣原住民族16族別與13個傳統編織國家的編織文化與職業傷害等進行統整;現有管道資料蒐集掌握國內從事編織作業就業人口等現況;辦理3場次工作坊負責人之織布機教學與座談會...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