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買保險?記住這四點外行變內行|買保險SmartBeb | 保障型保險話術

基於上述考量,針對想要短時間規劃好保險又不想被話術給影響的人,建議可記住 ... 好的業務員可以根據保戶的預算,由大到小、由近到遠,規劃能夠負擔的保障, ...如何買保險?記住這四點外行變內行發文日期20210216分享首頁保險文章所有文章保險觀念9076買編-黃志凱所有文章「求救!第一次買保險,該注意哪些事?」一直以來大家對於「買保險」這件事總是有很多疑問,網路上的討論也永遠不會少。

老實說,以前筆者同樣不懂保險,甚至常抱怨,明明就是一個讓人轉嫁風險的工具,為什麼保險公司要搞得那麼複雜?每家商品不同就算了,怎麼連同間公司底下也出一堆內容很相似的方案?就連詢問業務員,也會發現每個人的回答跟觀念都差很多,到底該聽誰的才好?真是傷透腦筋。

後來想想,與其被別人主導,乾脆自己先研究看看。

於是利用網路工具做功課、到處請教非銷售立場的專業人員、不停閱讀各種文章、觀看不同價值觀的討論,最後總算有了些心得,也順利幫自己和家人安排好全套保障。

但說起來,不是每個人都方便撥出這麼多時間與心力來學習啊,萬一還沒自修完,風險就先來到,那又該怎辦?基於上述考量,針對想要短時間規劃好保險又不想被話術給影響的人,建議可記住以下四大觀念。

【觀念一】設定好自己能負擔的預算 說句坦白的:「會要求你掏出自己無法負荷或影響生計的保費,這樣的業務員,不是一個會站在保戶角度思考的從業人員。

」保險是人人都可以買的,無論賺多賺少,都可以用來轉嫁危機。

當然預算充足時,保障可以規劃得更牢固、更滴水不漏;但預算少時,也同樣能先把重要風險給預防好,等賺多點錢時,再依序補齊次要的漏洞。

大家上網查有關保險預算的事,可能會看到「雙十原則」或是「整年保費為年收入的10%」等說法。

其實這樣的公式並不適用每個人,也不完全準確。

一來是賺得多的人,若只單純想建立穩固的保障,也不見得要用到10%的收入。

二來賺得少的人,例如剛出社會年收入僅在三十萬上下的小資族,如果要拿三萬多元出來買保險,等於只剩二十幾萬要撐過一整年,若還有貸款或孝親費,基本生活一定會被影響,所以這類原則當個參考就好。

那麼多少預算較合適呢?建議收入少時,先用年收入的5~8%左右去規劃保險即可,利用定期險低保費高保障的特性,把眼前最大的風險先轉嫁掉。

接著可不是沒事,而是好好打拼賺錢,等到明年、後年,再依序把「稍微遠一點、稍微小一點」的風險給安排好。

【觀念二】找到值得信賴的業務員 保險這商品看不到也摸不到,不像手機或美容用品,三分鐘觀賞個網路影片馬上知道內容與用途。

保險只能藉著白紙黑字的描述和業務員的說明,才能完成它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好的業務員可以根據保戶的預算,由大到小、由近到遠,規劃能夠負擔的保障,並在這限度裡,努力讓保障達到最大化。

相反地,也有些業務員會推薦給保戶經濟能力上極難負擔的商品,或是刻意不透漏其它商品的資訊,又或是沒先幫客戶安排人身保障反而先推各種投資型商品等等。

若日後保戶不幸發生重大事故,這些行為都可能是造成家庭悲劇的間接原因。

其實不論保戶能聽進多少、要不要買,業務員都應該盡到風險告知的責任。

但要判斷一個業務員值不值得信賴,通常自己也必須具備點相關保險知識,否則也是老鼠拉龜無從下手。

沒關係,若是這種情況,還是有些能判斷的線索。

首先,像是職場經歷、年紀大小、職階高低、業績多寡等,用這些事來挑選有利於保戶的業務員,是完全不準的。

而觀察是否具備以下特徵,反而可供參考:會詳細瞭解保戶需求再開始規劃保單說話誠懇不誇大具備同理心願意時常供保戶諮詢不做無謂推銷精通自家商品也大致瞭解整個市場商品比起投資話題更關心客戶保障是否足夠具備簡單醫療與法律知識(符合越多特質越好)【觀念三】 明白自己的需求與風險 長期逛「買保險」網站,或是習慣先在網路上做功課的人,可能這一觀念會先建立然後才找業務員。

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在與業務員洽談一兩次後,才能明白自己有哪些保障是已經不用擔心的?哪些保障是日後還必須補強的?如果保戶沒能明確得知這些訊息,那表示業務員沒有溝通好或是保戶沒有專心聆聽。

如果是這樣,建議別急著投保,不妨換個對象洽談,或是等自己疑慮確實消失,真正瞭解保障內容後再來投保即可。

規劃人身保障時,不外乎是利用市場的六大類保單來針對風險本質解決問題。

這六類保單分別是:壽險、意外險、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失能險,而必須要被解決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