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悲歌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脫北者的廣廈夢魘 | 房價失控

... 價登錄平台及住宅政策,但很可惜這四面向所用力道,或不足、或失衡,反成為房價失控、滋生民怨的原因,要改善目前房價,實屬有些難度。

udn產經稅務法務聽新聞test0:00/0:00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高房價悲歌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脫北者的廣廈夢魘2021-02-0209:22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即時報導房價房地合一關閉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指出,「有恆產者有恆心」,許多傳統觀念面臨考驗,以往理所當然的房屋政策是否要重新檢討。

圖片來源/ingimage新世代金融基金會今(2)日指出,「有恆產者有恆心」,是孟子在2300多年前留下的名言。

另一方面,大詩人杜甫也在1200多年前因「茅屋為秋風所破」,而有「安得廣廈千萬間」之嘆,可見找個遮風蔽雨的場所,是自古以來的老問題。

許多傳統觀念面臨考驗,以往理所當然的房屋政策是否要重新考慮?孟子、杜甫在世會怎麼想?2019年2月間媒體報導某位知名大學地政系教授,因當時房價仍高,要賣掉3間老屋才能支付1間在台北市的新屋。

華人長久以來,我們都希望要有恆產,買個廣廈成家立業,但現在的房價,對於受薪階層卻是難以翻越的一道牆。

依統計,全國房價所得比約9倍,台北市更接近14倍;全國貸款負擔率約35%,台北市更高達57%,對受薪階層或年輕人,已造成生活負擔及損害經濟。

難怪近日媒體在頭版報導「脫北率」新聞,台北市居民四年減六萬人,居然只為解決「安得廣廈」的夙願。

2020年1月中旬,經濟學人雜誌一篇「Thehorriblehousingblunder」並以小標「Whytheobsessionwithhomeownershipissoharmful」補充說明的專題報導,在一片疫情聲中,似乎未引起太多的注意。

依經濟學人雜誌分析,在西元2000年後,多數已開發國家的自有房屋率(Homeownership)均達到高峰,但這些有「恆產者有恆心」的屋主開始懷疑,自有房屋是否真是如此美好?不僅是自有房屋須考慮機會成本、維護成本,研究也發現自有房屋居然影響創業(高達30%),而因安土重遷,而放棄在遠地的就業良機,竟也因此推升失業率。

建立房屋市場的機制,約有制度、供需、金融、租稅四大面向。

政府常以調控房市價格為目標,運用金融、財政手段、實價登錄平台及住宅政策,但很可惜這四面向所用力道,或不足、或失衡,反成為房價失控、滋生民怨的原因,要改善目前房價,實屬有些難度。

社會上一直主張以增稅手段,加重非自住型投資客資金成本,分別從交易稅(奢侈稅後廢止併入房地合一稅)、所得稅(房地合一稅、加強查稅例如預售屋紅單轉讓交易所得、短期頻繁交易之房地交易所得等)到持有稅(房屋稅及地價稅)下手。

其中在2014年調高房屋稅,同時又放寛一個家庭合計三戶以內,仍得適用自住稅率,減弱了打擊力道,但地方政府調高民眾自住之房屋稅及地價稅,則產生頗多民怨及用法爭議。

自2014年地方政府調高房屋稅以來之近三年間,台灣法學基金會、稅法學會、大學財稅法中心,先後舉辦研討會或是論文發表,指陳房屋稅業已失控,近年來房地稅大幅增長與超收,也是對民眾消費能力的挫傷,轉而影響經濟成長。

其實稅賦負擔最容易轉嫁,反而推升房價,對抑制房價效果不佳。

如觀察房價漲勢,從2000年以後就開始緩步上升,大約在2009年房價一路飊漲,即便在2010年起,政府啓動管控房價措施,卻也無法扼阻漲勢。

回顧2000年以前,購地融資不易取得,利率多在7%以上,資產價格尚可控管;自2002(91)年以後,在所謂適度貨幣寛鬆及穩定匯率政策下,雙率雙低,形成養地養房的良好環境,又未適時採取selectivecreditcontrol(選擇性信用管制),以致大量資金流入不動產,存放款加權平均利率進入歷史新低的2字頭及5字頭,又一路下滑至2019年的0.55及1.88。

中央銀行遲自2010年6月,始依據採取一系列針對性的不動產放款管制措施,但房地價格已積重難返。

金管會原在2011年4月起,提高銀行非自用住宅貸款之風險權數(由45%調高為100%)及呆帳準備等措施,但又在2017年12月31日起實施「以住宅用不動產為擔保之債權」之風險權數部分:自用住宅放款的風險權數自45%降到35%,非自用住宅則自100%降到75%。

反而讓銀行端增加1.3兆的放款空間,又促使當年房市交易止跌反彈,似乎金融面對房價易升難降有一定的影響。

房貸利率低,增強買房需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