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法則根本就是大便@ 撒旦的WONDERLAND@魔界第六 ... | 八二法則

... 我的感覺,所以請大家別太在意我把大便當標題,說不定看完我這篇後,你也會這麼覺得哩! 開始正題吧。

其實我沒正式讀過80/20法則,但我大致上翻過,知道.撒旦的WONDERLAND@魔界第六層跳到主文mylife,mywordsmyreflections建議使用螢幕解析度:1024x768瀏覽器:FireFox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Oct09Thu200811:0080/20法則根本就是大便  這個標題下得似乎不太衛生乾淨,不過這真的是我的感覺,所以請大家別太在意我把大便當標題,說不定看完我這篇後,你也會這麼覺得哩!  開始正題吧。

  其實我沒正式讀過80/20法則,但我大致上翻過,知道這個法則在講什麼。

我會想寫這篇,其實是看到去年1029期商業周刊裡商周書摘介紹的「槓桿閱讀術」(作者本田直之)之故。

這本書是在介紹你該怎樣閱讀,才能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閱讀效益,其中就運用了80/20法則,甚至說這個法則是這本書的基礎也不為過。

  這個法則如果用來「描述事實」,其實並沒有不對的地方。

比方說,這個法則原先是由義大利學者ParetoPrinciple提出的,他描述的是「20%的義大利國民創造全義大利80%的財富」,只要這是事實,那就是對的。

問題在於本書的作者認為這個法則「適用於所有的事情上」,特別是他不只拿來敘述事實,而是拿來應用,這下就慘了。

  下面的粗體字是書摘裡的部份內容:  例如,某個公司有一百名員工。

分析他們的工作狀況後,其中真正優秀的竟只有一百人當中的二十人。

這二十人創造公司營業額的八成。

又例如,假如某家店的收入是一百,那麼,其收入的80%來自於20%(佔全部顧客的比率)顧客的消費。

  適用於「80/20法則」的不只這些。

舉例來說,做某件事時,把這件事做要花的時間裡,以20%的時間就能夠得到80%的成果。

  在讀書上,也適用這個法則。

換句話說,把讀書視為投資來看,你從書本裡得到的回報,只要靠20%的內容就可獲得。

所以,一本書就算沒從頭到尾全部讀完,但只要讀區區的20%,就大致了解這本書作者真正想主張的東西。

  看起來好像頭頭是道,但其中問題可多著了,讓我慢慢拆解這些看不見的問題吧。

  首先,80/20這個比例是怎麼定的,是不是所有例子都這樣?當然不可能啊。

不過,這只算較小的技術性問題,只要體會原意是想表達較少的人創造較多的財富(義大利的例子)即可。

  此外,以這本書作者的觀念來說,顯然他認為80/20法則是要拿來應用的,而不只是「敘述事實」。

因此他將這個法則套用在閱讀上,認為不必認真將全書看完,只要讀20%就可以懂這本書要說什麼。

  讓我吐血大怒的,就是這個觀念。

我不知道閱讀到底能不能算一種投資,因為對我來說,有許多書都不是用來「投資」的,閱讀對我來說是種興趣與樂趣,我並沒打算也無意願把閱讀變成一種交易-一種我花時間閱讀後就一定要得到更多的錢(或權、地位,抑或讓自己變得更「好」等等)的這種交易。

  我不解的是,感覺上這位作者好像除了商業類的書外,其他類型的書似乎都視而不見也不讀的樣子。

他提倡的閱讀法,用在這類的書大致上還算得合用,因為這些書很多時候都是用一個主題去延伸出其他小枝節,或是用子題來拱出主題,這樣的書當然可以如作者說的不必從頭到尾細讀,只挑重點讀,不重要的跳過就好,反正這類書的內容本來就是一堆廢話,多看真的是浪費時間。

但,其他類型的書也能這樣讀?拜託,別鬧了!  例如紅樓夢好了。

你要不要讀紅樓夢時只挑重點讀,然後讀了20%後真的以為自己讀懂80%?請問紅樓夢的重點在哪?只讀20%後,你真的就可以知道賈府明明才蓋了大觀園,卻為什麼衰敗的這麼快?你真的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元妃省親時,為什麼與賈母、王夫人等對泣難言?  又例如,中藥學的書,是不是可以只讀20%的藥材,就可以治80%的疾病?那剩下20%的病就不管了嗎?要是病人對某種藥材沒反應甚至有不良反應時,是不是因為別的藥材不在讀過的20%內,所以就不管了?  真是莫名其妙。

  很多知識都不能這樣閱讀,因為這不是只讀20%就可以全部理解的,而不能全部理解時,產生的誤解或錯誤往往會有很嚴重的後果,特別是該作者還認為懂了80%就夠了,這更是誤人子弟。

要知道若曉得自己懂的有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