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法則 | 八二法則

80/20法則(The 80/20 Rule)又稱為帕累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則、不平衡原則、猶太法則、馬特萊法則等80/20 ...80/20法則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80/20法則(The80/20Rule)又稱為帕累托法則(ParetoPrinciple)、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則、不平衡原則、猶太法則、馬特萊法則等目錄1什麼是80/20法則280/20法則的來源380/20法則能做什麼?3.180/20分析法3.280/20思想3.380/20原則與商務3.480/20原則和革新3.5在商業中,值得應用80/20法則的十個頂尖領域480/20法則的運用分析4.1案例一:80/20法則在建立內部控制框架中的運用[1]4.2案例二:財務管理中的80/20法則應用[2]4.2.1財務管理中的80/20法則4.2.2投資活動中的80/20法則4.2.3營運資金管理中的80/20法則4.2.4財務分析中的80/20法則4.3案例三:80/20法則在核心員工管理中的應用[3]4.4案例四:市場營銷中的80/20法則[4]5相關條目6參考文獻[編輯]什麼是80/20法則  80/20法則(The80/20Rule),又稱為帕累托法則、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則或不平衡原則、猶太法則。

此法則是由約瑟夫·朱蘭(JosephM.Juran)根據維爾弗雷多·帕累托本人當年對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推論出來的。

  80:20法則只是帕累托分佈函數在特定常數時的一個特定值,其他極端的還有64:4等,在財富分配方面,意味著80%的財富被20%的人擁有,或者64%的財富屬於4%的人。

  財富按帕累托函數分佈,但社會福利的目標是令這個函數變得儘量扁平,不是那麼陡峭,令財富的分配不那麼極端。

  80/20的法則認為: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本來存在著無法解釋的不平衡。

一般來說,投入和努力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多數,它們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少數,它們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響。

  一般情形下,產出或報酬是由少數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產生的。

原因與結果、投入與產出、努力與報酬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不平衡的。

若以數學方式測量這個不平衡,得到的基準線是一個80/20關係;結果、產出或報酬的80%取決於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

例如,世界上大約80%的資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耗盡的;世界財富的80%為25%的人所擁有;在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中,20%的人口與20%的疾病,會消耗80%的醫療資源。

80/20原則表明在投入與產出、原因與結果以及努力與報酬之間存在著固有的不平衡。

這說明少量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會有大量的收穫、產出或回報。

只有幾件事情是重要的,大部分都微不足道。

  80/20關係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基準。

一個典型的模式表明,80%的產出源自20%的投入;80%的結論源自20%的起因;80%的收穫源自20%的努力。

  80/20原則包含在任何時候對原因的靜態分析,而不是動態的。

使用80/20原則的藝術在於確認哪些現實中的因素正在起作用並儘可能地被利用。

  80/20這一數據僅僅是一個比喻和實用基準。

真正的比例未必正好是80%:20%。

80/20原則表明在多數情況下該關係很可能是不平衡的,並且接近於80/20。

  80/20原則極其靈活多用。

“它能有效地適用於任何組織、任何組織中的功能和任何個人工作。

”它最大的用處在於:當你分辨出所有隱藏在錶面下的作用力時,你就可以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最大生產力上並防止負面影響的發生。

  80/20法則專家告訴我們,要遵守下列事項:鼓勵特殊表現,而非贊美全面的平均努力;尋求捷徑,而非全程參與;選擇性尋找,而非巨細無遺的觀察;在幾件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找人來負責一些事務,我們可以讓園藝師、汽車工人、裝潢師和其他專業人士來發揮最大的效益,不需事必躬親;小心選擇事業和雇員,如果可能,就自己當老闆;只做我們最能勝任且最能從中得到樂趣的事;從生活的深層去探索,找出那些關鍵的20%,以達到80%的好處;平靜,少做一些,鎖定少數能以80/20法則完成的目標,不必苦苦追求所有機會。

當我們處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