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非營利組織的財報--損益表 | 非營利會計有哪些

為了填滿自己挖的坑,近來除了惡補有關非營利組織成效表現評估的資料外,還得學習了解組織經營最基本的起點--成本分析與會計帳分類等常識。

... NPO 應大略估算維持組織一年營運的總成本大約要多少錢,有哪些主要的費用 ...SigninNGO推進器關於這裏所有文章其它地方閒閒聊天室週五網摘TaiwanNGOsgodigital?FollowOct1,2019·7minread如何看懂非營利組織的財報--損益表為了填滿自己挖的坑,近來除了惡補有關非營利組織成效表現評估的資料外,還得學習了解組織經營最基本的起點--成本分析與會計帳分類等常識。

非營利組織為了表示正派經營的公信力,通常會主動在其官網或年度報告上向社會大眾公告其財務報表,而這些財務數字背後透露著何種訊息,可以讓外界稍微一窺該組織的營運狀況、發展策略,甚致猜測領導人主事者的行事風格以及整個組織文化。

故本文試著借由從台灣三家非政府組織官網上抓取近三年(2016~2018)收支表公開資料作示範,一探如何整理出更直觀、更具故事的財務資訊。

損益表最常見的損益表incomestatement/financialactivities也稠為收支表,表示該一段時期(主要以財務年度劃分)的收入與支出,也是反應該財務年度裏,該組織的各式活動狀況。

從其名稱即可以它由二大要素組成:組織某段期間內的總收入/子項目與總支出/子項目之數據。

下文將分別就此兩大項目探討收入/收益對大部份台灣非營利組織,其最主要的收入多來自一般的社會捐款或是政府部門的專案計畫補助。

不管如何收入的可靠性、重覆與彈性等要素遠比收入來源(即收入組成)賺取收入/捐款收入比例更為重要,此處的關鍵在於如何取得最佳的收入組合,但須謹記不同的收入種類往往要求不同的技能與專長,故NPO在冒然追求新的收入來源之前,應先好好評估自己現有的核心能力是否能夠應付投入需求。

了解總體的收益組成及其來源大部份NPO最佳的營運是以穩定、可預期的收入來支應其各種成本,但難免會遇上收入支出大幅波動的情況。

不妨利用線形圖LineChart更清楚地呈現不同收入隨著時間的變動走勢。

在閱讀報表之際,不妨自問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項收入能否維持穩定,可稍預估其將來的變化?如果組織有捐贈基金或其他投資,它們每年可創造多少收入來支持運營?NPO是否願意投資在提昇收益回報(新收入來源)的能力開發(人員、技能時間等)?賺取的收入非營利組織很少能憑著所提供的服務與受惠人回饋的報酬達到“自給自足”,多半須依賴可靠捐款與其它收入組合來維持。

其它收入不必然皆符合組織的任務宗旨,例如持有土地房産的NPO可能會有租金收入。

對賺進來的其它收入,NPO應該考慮這些行為活動是否與組織本身的核心計劃相關,以及計算相關成本和員工時間後了解這類活動到底有無營收,以評估是否值得持續投入。

清楚地了解客戶支付NPO計劃的意願與能力能根據成本和競爭評估對活動作出合適的訂價能否透過與宗旨無關的活動來創造收入?有的話,這些活動是否能完全自行負擔其成本?捐款的來源多樣化一般捐款可能來自個別支持者、基金會、企業專案補助。

雖然在對外公開的損益表上,NPO未必會詳細地提供不同捐款收入區別的資料,但在內部記錄追踪時,最好能加以清楚地分類統計,以判斷掌握哪些捐款來源(人、單位)相對穩定,這些穩定的中長期捐獻對預算規劃上起到重大的決定。

捐款可能會指定專案用途或時間之限制,而無指定用途的捐款收入則可更用彈性地用於彌補某些赤字的專案或活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哪些捐款來源相對一致可靠?哪些收入來源可能有風險,NPO有無計劃替換它們(或採取削減成本措施來因應)?是否該拒絕可能會讓NPO偏離其工作常軌的資金?費用支出與總成本理論上NPO收支表,支出項目主要有三大類:1)工作專案的直接費用;2)間接支援專案的成本(如募款、行政後勤人員、基礎設施費用…)3)強化資産的相關成本,例如投資或減少負債等行為。

前二種在一般台灣中小規模的非營利組織較為常見。

不過似乎大部份台灣非營利組織的費用歸類多是依照簿記習慣,以該費用之功能作切分,少有進一步依照人事工時投入比例與成本的驅動因子(costdrivers)來呈現不同專案計畫的支出狀況。

(可另參考前文【淺聊非營利組織的成本分析】之討論)通常組織的支出預算額度,決定了NPO的規模大小,組織的擴大不必然代表其影響力就會隨之提高,因為有時候隨著組織變大、新聘人員、相關設備等支出提高,可能會帶來不穩定的變化。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