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所得比歷年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房價負擔能力統計|不動產資訊平台

房價所得比=中位數住宅價格/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

代表一戶中位數住宅對於中位數家戶一年可支配所得之比值。

表 ...跳到主要內容首頁>住宅統計>政府機關資訊>房價負擔能力統計:::住宅需求動向調查都市地價指數住宅資訊統計彙報低度及待售住宅房價負擔能力統計住宅價格指數住宅大事紀房價負擔能力統計最新調查報告相關檔案下載109年第4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9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9年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9年第1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8年第4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8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8年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8年第1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7年第3、4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7年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7年第1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6年第4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6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6年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6年第1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5年第4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下載105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統計發布內容(PDF)最新調查報告109年第4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成果民國109年第4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36.81%,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房貸負擔率較109年第3季上升0.0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季上升1.66個百分點;而房價所得比109年第4季為9.20倍。

從表1-1之六都數據觀察,新北市房價負擔能力為偏低等級,109年第4季房貸負擔率為48.36%,較109年第3季下降0.2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季上升0.35個百分點,而房價所得比109年第4季為12.09倍;臺北市房價負擔能力為過低等級,109年第4季房貸負擔率63.12%,較109年第3季上升1.98個百分點,較去年同季上升6.01個百分點,而房價所得比109年第4季為15.78倍;桃園市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109年第4季房貸負擔率為30.59%,較109年第3季下降1.1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季上升0.86個百分點,而房價所得比109年第4季為7.65倍;臺中市房價負擔能力為偏低等級,109年第4季房貸負擔率為40.08%,較109年第3季上升0.1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季下降0.08個百分點,而房價所得比109年第4季為10.02倍;臺南市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109年第4季房貸負擔率為30.94%,較109年第3季上升0.79個百分點,較去年同季上升1.47個百分點,而房價所得比109年第4季為7.74倍;高雄市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109年第4季房貸負擔率為31.12%,較109年第3季上升0.5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季上升1.98個百分點,而房價所得比109年第4季為7.78倍。

綜觀六都,臺北市為房價負擔能力為過低等級,新北市、臺中市房價負擔能力為偏低等級,桃園市、臺南市、高雄市均為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

就變動幅度的比較上,本季臺北市、桃園市等均有明顯變動,臺北市房貸負擔率上升幅度較高,桃園市則是房貸負擔率下降幅度較多;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的變動幅度均相對輕微,但臺中市的負擔能力等級由原本的負擔能力略低等級,降低至負擔能力偏低等級,全國及其他五都會區的負擔能力等級則維持不變。

其他各縣市的房貸負擔率方面,本季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等8縣市介於30%至40%間,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其他縣市的房貸負擔率均低於30%,房價負擔能力為可合理負擔等級。

相較前一季,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的縣市增加了苗栗縣及澎湖縣,由房價負擔能力為可合理負擔等級降低等略低等級。

綜合觀察,雖然房貸利率本季已出現持穩,但由於多數縣市的中位數房屋總價較上季小幅增加,在扣除所得增加因素後,109年第4季全國房貸負擔率仍較上季微幅上升,20個縣市中有12個縣市呈現房價負擔能力下降,8個縣市呈現房價負擔能力增加,六個都會區則有四個都會區呈現房價負擔能力下降,二個都會區呈現房價負擔能力增加,整體顯示房價負擔能力尚稱穩定。

表1民國109年第4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縣市房貸負擔率房貸負擔率(百分點)房價所得比房價所得比(倍)(%)季變動值年變動值(倍)季變動值年變動值全國36.810.051.669.20.010.62新北市48.36-0.270.351



2. 買屋別看房價所得比專家建議盯「兩個數字」

專家建議,房價所得比是取總數平均值的概數,數據難免失真,建議應該要從「每月房貸與租金比」以及「每月房貸佔總收入比率」試算,在不同 ...1頭條人氣台股國際股A股港股外匯期貨房產理財消費雜誌鉅亨新視界專題區塊鏈研究報告房產台灣房市買屋別看房價所得比專家建議盯「兩個數字」鉅亨網記者張瑞傑2020/02/0517:10facebookcommentFONTSIZEICONPRINT專家建議,看屋不要專看房價所得比,否則難以買屋。

(圖/彥星提供)Tag房產購屋房價所得比根據內政部及住展雜誌統計的房價所得比指出,房價最低至少也要不吃不喝10年才能買得起房,面對現在低薪、高房價時代,不少人簡直望屋興嘆。

專家建議,房價所得比是取總數平均值的概數,數據難免失真,建議應該要從「每月房貸與租金比」以及「每月房貸佔總收入比率」試算,在不同區域找出買得起的好房,才能築夢踏實。

內政部公布的房價所得比,台北市動輒要十五六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其他縣市也要九年、十年。

住展雜誌更特別針對預售屋與新建案的房價做所得比分析,結果台北市、新北市毫無意外是購屋壓力最高的地方,房價所得比分別高達約33、20倍;而購屋負擔最低的縣市,竟意外落在桃、竹地區,房價所得比接近11倍。

房價所得比的算法很簡單,以中位數住宅總價/家戶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

內政部把各縣市仲介市場的中古屋價格與各縣市小康家庭平均年所的相除計算,得出台北中產小康家庭要買中古三房產品大概要15、16年不吃不喝;而住展則是把北市新案的均價約每坪83.9萬乘以中位數房型的45坪標準三房,得出總價約3,776萬元,再除以台北市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值113.4萬元,算出每一家庭購屋所得比高達33.3年,代表要不吃不喝33.3年才能買一間台北的預售新成屋。

其他縣市的算法亦復如此。

房市名嘴陳高超提醒,不管自住或投資,購屋都還是要有投資概念,差別只是輕重不同。

正確的觀念是用月負擔的觀念把負債切成短期來看,讓自己可以藉著短期月負債去創造長期資產,而非用長期負債觀念估算的「房價所得比」來自己嚇自己。

他進一步表示,想要一圓購屋夢,購屋族更該關心的是「每月房貸與租金比」,以及「每月房貸佔總收入比率」這兩個數字。

「每月房貸佔總收入比率」,是指購屋後每月的房貸跟鄰近區域租相似物件的租金比值,若在130%內(比如區內相似物件月租金3萬,購屋房貸月繳3.9萬),即代表買這間房跟租相似物件的費用相近,如此一來,與其付租金給房東不如直接買屋。

「每月房貸佔總收入比率」,則是評估家庭總收入的35%左右拿去支付房貸,除了控管家庭在負擔房貸下的生活品質外,也可以評估自己能貸到多少錢,跟需存多少自備款(比如夫妻每月總收入10萬,35%即3.5萬支付房貸,代表約可貸到700萬,自備抓二到三成,可購買875萬至1000萬產品)。

facebookcommentFONTSIZEICONPRINT意見回饋我要投稿



3. 無殼蝸牛運動30年:台北房價所得比20年飆升240%,青年薪資 ...

近20年來(2002-2018),25-29歲青年的平均薪資僅由3萬133增至3萬4217,僅成長15%,同時台灣整體房價所得比增長178%,台北市房價 ...2019/08/26,生活PhotoCredit:巢運:無殼蝸牛全面進化李秉芳當過小編、文案、企劃,寫字的人。

現為關鍵評論網記者。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中央社)無殼蝸牛運動滿30年,巢運今(26)日召開記者會,指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從1989年的8.58%上升到2014年14.94%,高房價問題不但無解,青年買房更無望;將要求各政黨舉行論壇說明青年安居政策主張。

包括OURs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等諸多民間組織今天群聚舉行「無殼蝸年30年記者會」,會中對於近年政府興辦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的投入與著力,但仍不願觸及購屋與租屋市場制度的改革,包括交易資訊透明、稅制合理調整、大量空屋閒置、租屋黑市等。

青年世代最辛苦,房價越高越不敢生巢運發言人、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表示,30年過去,北市房價所得比,不降反升高達15倍,受害的就是買不起房的年輕人,房價已遠超過年輕人可負擔範圍,退而求其次租屋,但全國租金指數自2011年2月起至今每個月都上漲,從未回跌,顯見租屋市場規模小,供不應求。

OURs都市改革組織指出,近20年來(2002-2018),25-29歲青年的平均薪資僅由3萬133增至3萬4217,僅成長15%,同一時期台灣整體房價所得比增長178%,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卻飆升240%,即薪資完全無法跟上房價的上漲;對照世界銀行所提出發達國家正常的房價收入比上限5.5,2018年(Q3)台灣整體房價所得比為8.82倍,台北市更漲至14.07倍,遠超過此一標準。

Photocredit:Ours專業都市改革者組織臉書OURs都市改革組織的新聞稿中強調,多數青年世代已不再有其父執輩那種「儲蓄存頭期款」、「薪水繳房貸」的進場機會。

其次,已擁有住宅的長輩們,多期許房價持續增長累積財富,形同要求青年世代支付更高價格以解決居住需求,是世代剝削。

居住世代不公將進一步惡化社會階層不公,出身富有者可透過「財富代間移轉」獲得住宅,成為人生勝利組,致使社會階層分化加劇;更加劇人口出生率持續探底,台灣恐終因人口負紅利反噬經濟與社會的未來。

2017年,營建建署曾委託住宅學會針對六都房價負擔能力與生育率長期趨勢(2002-2017)進行研究,發現全國總生育率與房屋貸款負擔率呈現負向關係;亦即房價負擔能力越低,總生育率就越低,其中又以雙北市、台中市等區域較明顯。

2018年美國最大的房屋平台Zillow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房價和生育率之間存在著極強的負相關,即房價漲則出生率降低。

以全美國25-29歲婦女為樣本,房價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下降1.5%。

房價所得比是什麼?「房價所得比」是「房價」除以「年度所得」,用住宅總價(中位數)除以家戶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即倍數愈高,則房價的負擔能力愈低。

租屋市場問題多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房價愈走愈高,年輕人對買房、房市稅制或結構改革很無感,但房租愈來愈高,且中低租金的租房又普遍缺乏居住安全的問題,是年輕人心中的痛,且去年通過的《租賃條例》只對包租代管業有所規範,但對租屋稅制等事宜,缺乏進一步規範。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成員淡江大學學生謝毅弘表示,淡江大學校內宿舍不夠住,只好在校外租屋,結果校外租屋頂樓加蓋,違建等安全堪憂,結果年年發生大火造成學生傷亡,要求學生能在校內有平價宿舍可住。

「租賃專法」上路:房東月租6千元以下免稅、房客可要求「遷入戶籍」《上報》報導,此外,據台灣勞工陣線2018年發表的《六都基本工資租屋能力調查》,顯示在雙北都會區租屋負擔沈重,台北市基本工資者的房租所得比高達58%,甚至僅有4.9%的租屋為其可負擔(租金低於30%所得);另外,根據2018年內政部住宅需求動向調查,無自有住宅中未來一年內有租屋搜尋打算者,六都為26.2%,台北市更高達37%,顯示租屋族在租屋更替速度極快,租屋穩定性明顯仍顯不足。

民團:請各政黨提出青年居住政策《聯合報》報導,近年來政府推出不少居住政策,包括廣建國宅、購屋低利貸款、租金補貼、社會住宅,乃至於最近加碼的單身婚育租金補貼等,彭揚凱說,諷刺的是,購屋優惠貸款反倒成為支撐高房價的重要財務機制。

彭揚凱認為,若政府政策無法面對高房價結構問題,年輕人住的問題就解決不了,因為政府更不可能提高年輕人2倍到3倍所得;安定居



4. 房價所得比15年差距拉大10倍

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增幅不到兩成住宅總價漲幅卻逾兩倍〔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歷年房價負擔能力統計資訊,十五年來家庭可支配所得 ...即時熱門政治社會生活健康國際地方蒐奇影音財經娛樂汽車時尚體育3C評論玩咖食譜地產專區TAIPEITIMES求職爆Search自由電子報自由財經財經首頁財經政策影音專區國際財經證券產業房產資訊財經週報基金查詢投資理財匯率查詢粉絲團自由影音即時熱門政治社會生活國際地方蒐奇財經娛樂汽車時尚體育3C評論玩咖食譜健康地產專區服務自由電子報APP自由電子報粉絲團自由電子報Line熱門新訊股民心聲》行情快過病毒?誰是最安全的類股首頁>財經政策房價所得比15年差距拉大10倍2019/04/0706:00雙北市近16年的房價所得比變化,2002年台北縣平均維持在6.15倍,台北市則維持在6.01倍。

反觀2018年台北市已經加重到15.32倍,新北市加重到12.6倍。

(彭博檔案照)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增幅不到兩成住宅總價漲幅卻逾兩倍〔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歷年房價負擔能力統計資訊,十五年來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增幅不到兩成,但住宅中位數總價漲幅卻逾兩倍,相當於兩者差距在十五年間拉大了十倍,要靠薪資買房已是一個愈來愈艱鉅的事情。

請繼續往下閱讀...以近期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換新屋為例,他強調,需要賣掉三間舊屋才能支付一間新房,更直言目前房價並非單靠薪資就負擔得起。

更有業者指出,二十年前在雙北市五百萬元就可以買進一間房,現在五百萬元只能當自備款,可能還不夠,甚至三十年前的房屋總價,現在只能買到一坪而已。

根據該統計資訊,二○○二年時全國家戶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七十四萬餘元,當時全國房價所得比為四.三八倍,推估當時中位數住宅總價近三二五萬元。

但二○一七年全國家戶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八十八萬餘元,十五年增幅不到兩成、約十八.九二%。

但二○一七年全國房價所得比為九.二七倍,推估中位數住宅總價落在八一五萬餘元,十五年來住宅總價翻漲二.五倍,對比可支配所得僅成長不到兩成,兩者差距十五年時間拉大達十倍。

該段時間的貸款負擔率也是節節加重,進一步分析二○○二至二○一八年第二季貸款負擔率走勢,二○○二至二○一○年,長達八年時間全國貸款負擔率始終維持在三十%以下,其中二○○二至二○○七年更不到二十五%。

不過,二○一一年之後,全國房貸負擔率不只站上三十%,甚至一路加重,二○一六年快要叩關四十%,二○一八年則稍微減輕至三十六至三十八%。

雙北房貸沉重過半收入繳房貸雙北市的貸款負擔率加重幅度更是令人咋舌,二○○二年均維持在三十%出頭,二○一八年北市房貸負擔率超過六十%、新北市則超過五十%,顯見房貸負擔已經侵蝕其他生活開銷,甚至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是拿來付房貸。

投資、節稅買盤湧入推升房價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SARS之後政府祭出土增稅減半的政策,再加上利率走低,雖然二○○八年金融海嘯短暫打亂市場秩序,但其後調降遺贈稅、全球量化寬鬆,創造資金、稅金成本雙降,為房市打造得天獨厚的投資溫床,加上台商鮭魚返鄉、輸入型通膨隱憂,醞釀存錢、存股不如存房的投資氛圍,帶動投資、置產、節稅買盤大量湧入,房產投資儼然成為不敗顯學。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分析,量化寬鬆,狂印炒票是導致房地產、證券市場泡沫化的主因,而且更進一步導致民眾不敢消費,擔心錢變薄,反而轉向投入房地產,促使房價往上漲,房價往上漲的問題,則讓所得集中在繳納房貸,更沒有錢可以消費,產生惡性循環的結果,至今還無法解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不用抽不用搶現在用APP看新聞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已經加好友了,謝謝歡迎加入【自由財經】按個讚 心情好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低利時代房價所得比卻加重逾4倍四角習題難解》低利率撐出高房價購屋愈來愈難美股基金全面配置法與時俱進頭前重劃區這智能宅購親民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今日熱門新聞快逃!美金融老將:美股恐慘崩65%-80%全球經濟將崩潰步馬雲後塵?美團酸習文一出市值一天蒸發4440億股民心聲》扁鋼胚突暴漲中鋼姿色勝中鴻台股爆量重挫勉守季線外資敲進這十檔中共末日近了!班農:習近平將是中國「最後的皇帝」台積電急救援台股收跌680點新天價出爐!投顧調高長榮目標價達167元馬斯克爆料自己有亞斯伯格症網友回應基金查詢more進階查詢+熱門新訊more帝圖藝術拍賣全球公開徵藝品與時俱進頭前重劃區這智能宅購親民一顆肉粽就讓台菜老靈魂翻出新風味?義大創設系畢展滿載好點子2



5. 平均房價所得比統計

房價所得比代表需花多少年的可支配所得才買到一戶中位數住宅總價,數值越高表示房價負擔能力越低。

公式:房價年所得比=購買房屋總價/家庭月所得x 12個月。

平均房價所得比統計統計說明:房價所得比代表需花多少年的可支配所得才買到一戶中位數住宅總價,數值越高表示房價負擔能力越低。

公式:房價年所得比=購買房屋總價/家庭月所得x12個月。

行政區-請選擇-高雄市 時間-請選擇-至 -請選擇- 時間平均房價所得比資料來源: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本網站資料僅供參考 



6. 不要再看房價所得比了!找到對的工具才重要

它是用住宅總價(中位數)除以家戶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即倍數愈高,則房價的負擔能力愈低。

統計中顯示,全國房價所得比8.46倍,比前季 ...不要再看房價所得比了!找到對的工具才重要關閉文章分類全部文章(867)看屋筆記(766)區域房市(35)買屋觀念(34)房地產指標(29)網站教學(5)首頁樂居筆記不要再看房價所得比了!找到對的工具才重要不要再看房價所得比了!找到對的工具才重要 消費者在買房前會先關心市場現況,用以判斷進場時機。

這時候,一些常在媒體出現的指標常會是參考的重點。

但是這些指標對消費者有沒有用,答案不一定是正面的。

 最近內政部公布了今年第一季的房價所得比。

它是用住宅總價(中位數)除以家戶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即倍數愈高,則房價的負擔能力愈低。

統計中顯示,全國房價所得比8.46倍,比前季下降,而全國最高的前兩名北市與新北市也較一年前的高峰下降了。

報告中推斷,買房最痛苦的時間點已經過去。

 房價所得比不是好工具,描述現象≠解釋現象但是對想買房的你我來說,房價所得比不是好用的指標。

 首先,房價所得比的標準在哪裡?到底多少算是超標?不同地區或是不同國家的房價所得比拿來比較,意義其實不大。

這就好像股票的本益比,不同類股、不同公司,市場會給予不同評價,房地產市場也一樣。

某些地區地廣人稀,某些地區地狹人稠,若直接引用國外情況——合理的房價所得比是3~6倍——直接套在台灣現況上,會發現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從來沒低於6倍。

 其次,最重要的一點,對於房價評估來說,這是個值得參考的工具嗎? 上圖是台北、新北桃園三區的房價所得比走勢。

台北市從2006年第一季,新北市和桃園則從2009年第一季,房價所得比開始大幅攀升。

從現在回頭看,這個時候都是房價的起漲點,但指標卻顯示市場過熱,不應該買房。

當年若持續追蹤這項數據,以它為標竿,消費者是否敢進場呢? 所以,房價所得比只是用來描述當下的現象,對於政府來說,房價所得比反映出人民的居住權利是否被保障,若人民居住的負擔太高,可能會讓住宅消費占掉大量的社會累積財富,壓抑其他消費需求。

但是,對於想進房地產市場的消費者,參考價值有限。

消費者現在面對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只是「知道」消息並沒有「幫助」,想要好用的指標應該還是要回歸自己的需求。

 五原則找出市場趨勢的好指標比較適合一般消費者拿來觀察房市的指標,應該至少要符合幾個原則: 基於這幾個原則,總經部份我會推薦以下幾個指標,比較有參考價值: ‧ 政府的貨幣政策:利率、貸款成數的調整,會影響一到兩年後的房市。

(請參考前文:一路降息,房價往哪去?) ‧ 股市:股市和房市有連動性,股市大漲,房市通常也不會差;美、日等國的房市泡沫破裂,股市暴跌都是前奏曲。

 ‧ 房屋持有或交易成本(稅制):對大眾心理的影響會持續發酵,政府想做多(例如降土增稅、遺產稅),對未來可樂觀;政府想做空(增加房屋稅、空屋稅……)等,對後市就要保守。

 想要掌握房地產未來趨勢,重點應該是如何化繁為簡,去除不重要的指標或消息,才能找出真正對你我買賣房屋有幫助的參考依據。

 更新時間2017/12/05TOP



7. 台灣經濟研究院全球資訊網

問題怎麼不嚴重。

但有趣的是,經濟模式與台灣、香港十分接近的新加坡,在歷年的調查一直保持5倍左右的房價所得比 ...圖書館會員專區員工專區網站導覽訂閱電子報English關於台經院董事長的話院長的話創立緣起與願景組織圖董事會研究資源業務活動大事紀交通資訊及地圖40週年院慶影片部門介紹部門主管及核心業務介紹部門簡介院長室企業發展研究中心景氣預測中心兩岸發展研究中心南臺灣專案辦公室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心稽核室研究一所研究二所研究三所研究四所研究五所研究六所研究七所研究八所研究九所國際事務處產業發展處產經資料庫調查中心行政處電腦中心資訊服務中心景氣觀測本月景氣動向調查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總體經濟預測新聞及活動台經新聞訊息公告研討會/活動國際合作近期活動合作內容合作夥伴人才招募經濟評論數位影音台經社論評論觀點戰略觀點時事關注研究成果台經月刊摘要研究計畫專論出版品資料庫台經院產經資料庫中國產經數據庫各國商品進出口資料庫產經期刊資料庫本院電子資料情報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製造業各業預測統計資料庫關於台經院董事長的話院長的話創立緣起與願景組織圖董事會研究資源業務活動大事紀交通資訊及地圖40週年院慶影片部門介紹部門主管及核心業務介紹部門簡介院長室企業發展研究中心景氣預測中心兩岸發展研究中心南臺灣專案辦公室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心稽核室研究一所研究二所研究三所研究四所研究五所研究六所研究七所研究八所研究九所國際事務處產業發展處產經資料庫調查中心行政處電腦中心資訊服務中心景氣觀測本月景氣動向調查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總體經濟預測新聞及活動台經新聞訊息公告研討會/活動國際合作合作內容合作夥伴近期活動人才招募經濟評論數位影音台經社論評論觀點戰略觀點時事關注研究成果台經月刊摘要研究計畫專論出版品資料庫台經院產經資料庫中國產經數據庫各國商品進出口資料庫產經期刊資料庫本院電子資料情報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製造業各業預測統計資料庫台經觀點台灣房價讓年輕人失去方向(中國時報)林建甫2017/05/30日前我做了1個演講:〈民生主義在台灣的實踐〉,但被廣泛報導的標題是〈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房地產〉。

我的基本論述是台灣有今天的經濟發展,民生主義的指引功不可沒,但我也指出,國父所念茲在茲的平均地權、漲價歸公,這些處理不動產的政策,在台灣的實踐卻大有問題。

最近房市有向下盤整趨勢,但全台灣購屋負擔卻創歷史新高,顯示房價不合理的情況沒有明顯改變。

而且過去原本房價負擔困境只有在北部都會地區,近來卻逐漸擴大到全台各地,顯示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炒作有蔓延趨勢,令人憂心。

這妨礙我國正常的經濟發展,也讓年輕人失去方向。

據營建署最新公布的2016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調查,全國房價所得比達9.35倍,台北市跟新北市分別為15.47、12.70,緊接之後的台中市為9.42,新竹縣8.72,高雄市8.61。

與年初DEMOGRAPHIA發布的年度國際房價負擔能力調查,舉世之冠的香港房價所得比是18.01,第2名的雪梨為12.2,再來是溫哥華11.8,紐西蘭的奧克蘭10.0,美國矽谷的所在地聖荷西9.6,澳洲墨爾本9.5,檀香山9.4,全世界只有這些地方才比我們的平均數高。

而我們周遭的先進地區新加坡為4.8,日本東京也只有4.7,都遠比現在台灣最低的基隆市5.5還低。

世界銀行研究認為,已開發國家正常的房價所得比一般在1.8到5.5倍之間,而發展中國家合理的房價所得比則在3到6倍之間。

DEMOGRAPHIA則定義,3倍以下對於一般家庭來說為「可負擔」的水準,3~4倍「負擔略重」,4~5倍「嚴重負擔」,5倍以上「極度負擔」,若依此標準來看,全台灣都是處於極度負擔。

台灣全國的房價所得比從2002年的4.4倍,上升到2016年的9.35倍;台北市則從5.8倍漲到15.47倍。

問題怎麼不嚴重。

但有趣的是,經濟模式與台灣、香港十分接近的新加坡,在歷年的調查一直保持5倍左右的房價所得比,為何差別如此大呢?關鍵在於新加坡以保障人民居住為優先的政策思維,真正貫徹孫中山所說的「住者有其屋」。

新加坡政府曾揭露「要讓人民用4年薪水就可以買得起組屋」的目標,即房價所得比的政策目標為4。

為了達到此政策目標,新加坡由政府住發局(HDB)蓋出「組屋」。

組屋與台灣國宅、社會住宅、合宜住宅等類似,從建設到銷售、移轉全由政府負責,但是政府訂定十分低的售價。

同時因為組屋土地的所有者是新加坡政府,對於轉移的管控十分容易,加上政府視情況不斷新建組屋,供給面充足,因此也讓組屋的價格十分平穩。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