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殼蝸牛運動30年:台北房價所得比20年飆升240%,青年薪資 ... | 歷年房價所得比

近20年來(2002-2018),25-29歲青年的平均薪資僅由3萬133增至3萬4217,僅成長15%,同時台灣整體房價所得比增長178%,台北市房價 ...2019/08/26,生活PhotoCredit:巢運:無殼蝸牛全面進化李秉芳當過小編、文案、企劃,寫字的人。

現為關鍵評論網記者。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中央社)無殼蝸牛運動滿30年,巢運今(26)日召開記者會,指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從1989年的8.58%上升到2014年14.94%,高房價問題不但無解,青年買房更無望;將要求各政黨舉行論壇說明青年安居政策主張。

包括OURs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等諸多民間組織今天群聚舉行「無殼蝸年30年記者會」,會中對於近年政府興辦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的投入與著力,但仍不願觸及購屋與租屋市場制度的改革,包括交易資訊透明、稅制合理調整、大量空屋閒置、租屋黑市等。

青年世代最辛苦,房價越高越不敢生巢運發言人、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表示,30年過去,北市房價所得比,不降反升高達15倍,受害的就是買不起房的年輕人,房價已遠超過年輕人可負擔範圍,退而求其次租屋,但全國租金指數自2011年2月起至今每個月都上漲,從未回跌,顯見租屋市場規模小,供不應求。

OURs都市改革組織指出,近20年來(2002-2018),25-29歲青年的平均薪資僅由3萬133增至3萬4217,僅成長15%,同一時期台灣整體房價所得比增長178%,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卻飆升240%,即薪資完全無法跟上房價的上漲;對照世界銀行所提出發達國家正常的房價收入比上限5.5,2018年(Q3)台灣整體房價所得比為8.82倍,台北市更漲至14.07倍,遠超過此一標準。

Photocredit:Ours專業都市改革者組織臉書OURs都市改革組織的新聞稿中強調,多數青年世代已不再有其父執輩那種「儲蓄存頭期款」、「薪水繳房貸」的進場機會。

其次,已擁有住宅的長輩們,多期許房價持續增長累積財富,形同要求青年世代支付更高價格以解決居住需求,是世代剝削。

居住世代不公將進一步惡化社會階層不公,出身富有者可透過「財富代間移轉」獲得住宅,成為人生勝利組,致使社會階層分化加劇;更加劇人口出生率持續探底,台灣恐終因人口負紅利反噬經濟與社會的未來。

2017年,營建建署曾委託住宅學會針對六都房價負擔能力與生育率長期趨勢(2002-2017)進行研究,發現全國總生育率與房屋貸款負擔率呈現負向關係;亦即房價負擔能力越低,總生育率就越低,其中又以雙北市、台中市等區域較明顯。

2018年美國最大的房屋平台Zillow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房價和生育率之間存在著極強的負相關,即房價漲則出生率降低。

以全美國25-29歲婦女為樣本,房價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下降1.5%。

房價所得比是什麼?「房價所得比」是「房價」除以「年度所得」,用住宅總價(中位數)除以家戶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即倍數愈高,則房價的負擔能力愈低。

租屋市場問題多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房價愈走愈高,年輕人對買房、房市稅制或結構改革很無感,但房租愈來愈高,且中低租金的租房又普遍缺乏居住安全的問題,是年輕人心中的痛,且去年通過的《租賃條例》只對包租代管業有所規範,但對租屋稅制等事宜,缺乏進一步規範。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成員淡江大學學生謝毅弘表示,淡江大學校內宿舍不夠住,只好在校外租屋,結果校外租屋頂樓加蓋,違建等安全堪憂,結果年年發生大火造成學生傷亡,要求學生能在校內有平價宿舍可住。

「租賃專法」上路:房東月租6千元以下免稅、房客可要求「遷入戶籍」《上報》報導,此外,據台灣勞工陣線2018年發表的《六都基本工資租屋能力調查》,顯示在雙北都會區租屋負擔沈重,台北市基本工資者的房租所得比高達58%,甚至僅有4.9%的租屋為其可負擔(租金低於30%所得);另外,根據2018年內政部住宅需求動向調查,無自有住宅中未來一年內有租屋搜尋打算者,六都為26.2%,台北市更高達37%,顯示租屋族在租屋更替速度極快,租屋穩定性明顯仍顯不足。

民團:請各政黨提出青年居住政策《聯合報》報導,近年來政府推出不少居住政策,包括廣建國宅、購屋低利貸款、租金補貼、社會住宅,乃至於最近加碼的單身婚育租金補貼等,彭揚凱說,諷刺的是,購屋優惠貸款反倒成為支撐高房價的重要財務機制。

彭揚凱認為,若政府政策無法面對高房價結構問題,年輕人住的問題就解決不了,因為政府更不可能提高年輕人2倍到3倍所得;安定居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