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條損害賠償之方法(金錢賠償) | 民法215

裁判要旨:. 民法規定之損害賠償方法,以回復原狀為原則,金錢賠償為例外,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約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 ...民法判解中華民國民法民法判解第215條損害賠償之方法(金錢賠償)列印Email民法第215條損害賠償之方法(金錢賠償)1.不能回復原狀或回復顯有重大困難者,應以金錢賠償其損害。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977號民事判決裁判案由: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裁判日期:民國104年05月29日裁判要旨:按民法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項所謂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所稱之執行職務,除執行所受命令或所受委託之職務本身外,受僱人如濫用職務或利用職務上之機會及與執行職務之時間或處所有密切關係之行為,在客觀上足認為與其執行職務有關,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亦應包括在內。

然若於客觀上並不具備受僱人執行職務之外觀,或係受僱人個人之犯罪行為而與執行職務無關者,即無本條之適用。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943號民事判決裁判案由:損害賠償裁判日期:民國100年06月16日裁判要旨:按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項前段所保護之客體為權利,後段所保護之客體為權利以外之利益。

所謂權利乃得享受特定利益之法律上之力,利益係指私人享有並為法律(私法體系)所保護,尚未賦予法律之力者而言。

權利本質上亦屬於利益之一種,二者之觀念隨時代變遷及社會需求而相互流通發展,原難有一絕對之劃清界線。

權利與利益並均為法律上之概念,必須經由法律上之評價始能加以判斷,與單純之事實認定未盡相同。

因此,被害之客體究為權利或利益?應就當事人主張之原因事實加以法律上之評價後定之,而非以當事人所主張之名稱為準。

另在辯論主義及處分權主義之原則下,原告於起訴時固須表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但依「法官知法」、「法律屬於法院專門」之原則,關於法律之評價、判斷及適用,係法院之職責,法院就當事人之主張及提出之證據依調查證據程序確定事實後,即應依職權尋求、發現法之所在,不受當事人所表示或陳述法律意見之拘束。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902號民事判決裁判案由:損害賠償裁判日期:民國96年12月26日裁判要旨:按損害賠償之義務人,因侵權行為受利益,致被害人受損害者,於前項時效完成後,仍應依關於不當得利之規定,返還其所受之利益於被害人。

民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項定有明文。

再者,國家賠償法第二條第二項規定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與一般損害賠償請求權相同,須以實際受有損害為成立要件。

民法第二百十七條第一項規定,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或免除之。

此項基於過失相抵之責任減輕或免除,非僅視為抗辯之一種,亦可使請求權全部或一部為之消滅,法院對於賠償金額減至何程度,抑為完全免除,雖有裁量之自由,但應斟酌雙方原因力之強弱與過失之輕重以定之。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798號民事判決裁判案由: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裁判日期:民國95年08月17日裁判要旨:關於物之喪失或損害,請求金錢賠償,其有市價者,應以請求時或起訴時之市價為準。

蓋損害賠償之目的在於填補所生之損害,其應回復者,並非「原來狀態」,而係「應有狀態」,應將損害事故發生後之變動狀況考慮在內。

故其價格應以加害人應為給付之時為準,被害人請求賠償時,加害人即有給付之義務,算定被害物價格時,應以起訴時之市價為準,被害人於起訴前已曾為請求者,以請求時之市價為準。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2060號民事判決裁判案由:損害賠償裁判日期:民國93年10月07日裁判要旨: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於保險人履行賠償之義務後,依保險法第五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其損失賠償請求權於賠償金額範圍內,當然移轉於保險人,被保險人於受領保險金給付後,即不得再向第三人行使已移轉予保險人之損失賠償請求權。

而依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之再保險,乃保險人以其所承保之危險,轉向他保險人為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