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和業務都該懂的心理學!賣餅乾的小女孩,如何靠「一句話 ... | 錨定效應實驗

這個常見的操弄手法,就是使用了行為經濟學理論中的「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指的是人們在決策時,常會把最先獲得的資訊當成一個 ...行銷和業務都該懂的心理學!賣餅乾的小女孩,如何靠「一句話」創下銷售紀錄?行銷和業務都該懂的心理學!賣餅乾的小女孩,如何靠「一句話」創下銷售紀錄?2020-10-05T00:51:32+08002017-04-11T12:00:00+0800https://cdn.bnextmedia.com.tw/mt/images/mt-192x192.png經理人Managertoday謝伯讓https://bnextmedia.s3.hicloud.net.tw/image/album/2017-04/[email protected]「我鄰居阿姨收容的流浪貓是超過100隻,還是少於100隻?」請在心裡先猜一猜。

無論你的答案是超過或少於100,我想大家最後的答案都會落在100這個數字附近。

我猜對了嗎?「我鄰居阿姨收容的流浪貓是超過100隻,還是少於100隻?」請在心裡先猜一猜。

無論你的答案是超過或少於100,我想大家最後的答案都會落在100這個數字附近。

我猜對了嗎?你相不相信,如果我一開始就問,「請猜猜我鄰居阿姨收容的流浪貓是超過10隻,還是少於10隻?」大家的答案可能就會落在10隻附近。

這個常見的操弄手法,就是使用了行為經濟學理論中的「錨定效應」(anchoringeffect):指的是人們在決策時,常會把最先獲得的資訊當成一個基準「錨點」,後來收到的其他資訊,都會被拿來和這個基準錨點做比較。

商場上,運用錨定效應的銷售手法屢見不鮮。

例如,把原本的標價「一件300元」劃掉,在旁邊寫上「一件100元」。

問題是,這樣做真的有效嗎?認知心理學家特沃斯基(AmosNathanTversky)和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卡內曼(DanielKahneman)曾經透過實驗,證實了錨定效應的存在。

他們將受試者分成兩組,在5秒內完成一道乘法計算題。

第一組試題:8x7x6x5x4x3x2x1=?第二組試題:1x2x3x4x5x6x7x8=?結果發現,第一組受試者的平均答案是2250,第二組平均答案是512(正確答案是40320)。

由此推測,受試者應該是受到題目中第一個數字大小的影響,第一個數字比較大時(例如8),受試者就比較容易給出比較大的答案。

由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卓瑞森‧普瑞萊克(DrazenPrelec)和丹‧艾瑞里(DanAriely)所進行的另一個實驗,請參與實驗的學生為特定商品(例如紅酒)出價。

在出價前,他們先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社會安全號碼末兩位,並且設想一下是否願意以這個數字購買該商品。

比方說,末兩位數字是89,就設想以89美元的價格購買眼前的紅酒。

寫完後,學生們就開始出價。

結果發現,社會安全號碼末兩位數字較大的學生,出價也比較高。

當學生先以較高的價格來衡量一項商品,他對該商品的應有價格就會被「錨定」在該價位上,因此影響出價。

現實生活中最成功的錨定效應案例,應該就是1980年代名聲響徹行銷界的10歲小女孩安卓斯(MarkitaAndrews)。

安卓斯是女童軍,每次挨家挨戶去賣餅乾時,總是在對方一開門時就先問,「您願意捐3萬美元嗎?」可想而知,幾乎沒人願意。

於是,她接著就說,「那您至少可以買一盒女童軍餅乾吧?」和3萬美元相比,一盒1.75美元的女童軍餅乾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就這樣,透過錨定效應,她在3周內售出超過3000盒餅乾,創下女童軍餅乾有史以來的最佳銷售紀錄。

延伸閱讀/1.100元就能剪頭髮,為什麼有人願意付1000元?從心理學談「價值」與「價格」2.懂這3個職場心理學,主管、客戶和同事都挺你領導帶人經營管理行銷業務工作術自我管理專題近期活動文章最新上線熱門文章專家觀點專題一日充電每日一句每日單字每日電子報知識加值經理人商學院新書快讀管理知識庫課程團票品牌活動100MVP經理人近期活動雜誌最新出刊訂閱優惠主題分類經營管理領導帶人行銷業務工作術自我管理時事話題產業趨勢特色內容商管選書管理辭典職場英文八分生活關於巨思內容轉載規範服務條款與隱私權政策廣告刊登場地租借徵才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讀者服務專線:886-2-87716326服務時間:週一~週五:09:00~12:00;13:30~1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