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分離帳戶存錢理財法,當個越花越有錢的月光族 | 分離帳戶是什麼

SkiptocontentPostAuthor:又甫Postpublished:2020-06-04PostCategory:理財規劃PostComments:3Comments最後更新於2020-09-22每個人都想過要好好存錢理財,但真正執行後卻不像想像那麼簡單。

你可能會遇到以下狀況:覺得記帳很麻煩,常常忘記項目金額每次下定決心要存錢但很快就放棄發薪日前錢總不夠用日子特別難熬已經很省了,但錢總是不知不覺很快就花光存到的錢到一定程度就會卡住,永遠上不去傳統的理財方法要求高度自律,無聊又痛苦,所以很容易就放棄。

這篇文章會介紹符合人性的方法,讓理財自動化,既可以存到錢又能享受生活。

當一個會理財的月光族,越花越有錢。

內容目錄正確的理財順序心理帳戶分離帳戶理財法6個分離帳戶4個分離帳戶自動轉帳重點整理正確的理財順序大部分人無法存到錢的主要原因是理財的順序搞錯了。

許多人領到薪水,會想說要省著點花,花剩下來的再拿去儲蓄,但往往不知不覺就成了月光族。

正確的理財順序應該要反過來。

存剩的拿去花,而不是花剩的才拿去存。

兩種理財順序改變理財的順序有什麼好處呢?第一個是你100%能存到錢。

第二個是能對未來的目標進行清楚的規劃。

通常問一般人他一年後能存多少錢?多久能買到1台車?大多數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不確定。

但透過先儲蓄後消費,假設你1個月能存1萬,1年後就能存12萬,5年後就能存60,就能買1台國產車了。

我們把順序反過來,儲蓄完後,你就可以在消費的額度裡盡情地當個月光族。

透過先儲蓄後消費確實能夠存到錢,但這也會遇到瓶頸。

如果把錢都放在同一個帳戶,一段時間過後會覺得:“阿,原來我存了這麼多錢啊,那我也不用過的那麼辛苦,好好犒賞自己吧!”於是你的存款金額永遠都在一個數字附近徘徊。

要解決這問題要透過分離帳戶。

心理帳戶在學習如何實際運用分離帳戶前要了解他背後的原理。

在生活中你或許會發現,有些錢比較容易花,有些錢很捨不得花。

舉個例子來說,在路上撿到的錢、中獎的錢、公司分紅,你是不是很容易就花掉了呢?而每個月辛苦賺來的薪水反而會存下來呢?明明同樣是錢,為什麼會帶給人情緒上的差別?這是「心理帳戶」在發揮作用的關係。

這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Thaler所提出的概念。

「心理帳戶」的意思是,我們會在心理上將某些錢畫分到不同的帳戶中,而這些不同的帳戶我們會用不同的方式看待。

他在《金錢心理學》書中提到,同樣是錢,但當我們在不同處境、不同情緒、面對不同的人時,我們面對錢的態度也就不同,例如「辛苦工作掙來的錢」或「意外獲得的獎金」等。

對於個人資金的管理,如果每個月薪資進來後,我們不將金錢做妥善分配,很容易就會將錢亂花。

因為這些錢通通在同一個帳戶,這樣的帳戶在心理上沒有約束力,可能導致將錢花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

因此我們需要把錢分門別類。

分離帳戶理財法分離帳戶根據心理帳戶的概念把不同使用規劃的錢,放入不同的帳戶,這樣能讓原本的錢在心中產生不同作用,也可以快速確認自己餘額或存款進度。

除了使用了心理帳戶的原理,也充分實踐了「支出=收入 — 儲蓄」這條公式。

每個帳戶的錢只能用在專屬用途,不能「透支」,而且「一定要花完!」既能為長期規劃做準備,又能讓生活取得平衡,該享受的時候沒有罪惡感,該省錢的時候不會抱怨,因為每一筆花費都在分配的額度內。

分離帳戶理財法有非常多的版本。

6個分離帳戶最有名的例子是《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作者T.HarvEker,在書中提出6個帳戶及百分比建議:財富自由帳戶10%長期儲蓄帳戶10%教育訓練帳戶10%休閒娛樂帳戶10%貢獻付出帳戶5%生活支出帳戶55%6個分離帳戶有些人看到這裡會想一定要使用6個帳戶才能投資理財嗎?當然不是,這些帳戶都是可以根據個人狀況做調整。

可以觀察到,這6個帳戶其實是把錢分為2大類:第一類:把錢有效留下來並創造更多報酬EX:財務自由、長期儲蓄第二類:維持生活,滿足生理與心理的花費EX:教育訓練、休閒娛樂、貢獻付出、生活支出也就是說最少只要2個帳戶就可以進行分離帳戶理財法了!我當初讀大學時也是只有2個帳戶。

4個分離帳戶但對於一般上班族而言,2個帳戶太籠統,容易混淆無法清楚掌握項目;6個帳戶又太複雜,一開始無法有效管理。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