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心理學 | 衝動消費心理學

他們的這種心理特征表現在消費行為上,那就是容易產生衝動性購買,在選擇商品時,感情因素占了主導地位,往往以能否滿足自己的情感願望來決定對商品的好惡, ...消費心理學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消費心理學(ConsumerPsychology)目錄1消費心理學概述2消費心理學的發展2.1知識積累階段2.2體系凝構階段2.3學科創新階段3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的關係4消費心理學的研究4.1消費心理學的研究對象4.2消費心理學的研究內容4.3消費心理學的研究原則4.4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5顧客消費心理分析5.1青年人消費心理5.2老年人消費心理5.3女性消費心理6消費心理學的案例分析6.1案例一:基於消費心理學的企業營銷策略淺析[1]6.2案例二:個人銀行產品創新研究—基於消費心理學角度[2]6.3案例三:基於消費心理學的廣告策劃研究[3]7相關條目8參考文獻[編輯]消費心理學概述  消費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

消費心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在日常購買行為中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個性心理特征.消費心理學是消費經濟學的組成部分。

研究消費心理,對於消費者,可提高消費效益;對於經營者,可提高經營效益。

[編輯]消費心理學的發展[編輯]知識積累階段  這一階段大致從兩次社會大分工一直到19世紀。

在這漫長的社會歷史進化歷程中,消費心理科學基本完成了它的基本知識的積累使命。

馬克思指出:兩次社會分工以後“出現了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即商品生產,隨之而來的是貿易”商品生產和貿易往來促使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程度不同地開始關註與消費心理範疇有關的問題。

伴隨人類文明漸進的步履,人們對屬於消費心理範疇的有關問題的認識逐漸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進而展開邏輯思維並提煉出一系列理論範疇。

東西方思想家至少論及或探討了以下重要範疇。

  消費需要問題。

在東方,中國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從分析消費需要入手,以“計然七策”經營商業,荀子提出生產要“養人之欲,給人之求”(《荀子·禮論》),講的就是滿足人的消費需要;在西方,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亞里期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運動的資源,一切情感、需要、動作和意志均為欲望所引發”的命題,古希臘哲人色諾芬最早提出“消費”這個術語,法國古典學派的終結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會生產目的是滿足消費者需要的觀點。

  消費時間與消費習慣問題。

在東方,倡導生產要註重消費季節變化和士、農、工、商的消費習慣;在西方,早期思想家也有論及消費時令和消費習俗的朴素思想。

  消費階層的劃分問題。

除了東方的分士、農、工、商為四個消費階層外,西方的柏拉圖也提出了“哲學王、武士和勞動者(奴隸除外)”的觀點。

此後雖然也有些學者提出不同的分類觀點,但他們都受到歷史社會局限,沒有把貴族、奴隸(農)另列為兩個消費階層。

  家庭消費問題。

在西方,色諾芬較早分析了家庭收入與家庭消費的相互關係;在東方,中國古代先哲們亦論及了家庭消費的基本問題。

  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問題。

在物質消費方面,中國理論家們圍繞主儉還是主奢問題自先秦諸子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管子一直論戰到近代的魏源和譚嗣同;西方重商主義傑出代表托馬斯·曼則提出了折中的消費原則,而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們則強調節制消費。

在精神消費方面,英國的托馬斯·莫爾、法國的西斯蒙第等人也較早地討論了精神文化消費的問題。

  消費權益問題。

這在東方可追溯到中國的《周禮》,在西方可考查到“兩河流域”的《烏魯卡基那改革銘文》。

這個問題在中國一直到清末沈家本擬定的《大清現行刑律》都包含在一些市場管理的政策、法令之中;在西方,一直到美國成立世界第一個消費者組織之前,其有關思想也都包含在一些市場管理法規和政策條文之中。

這些思想共同反映出人類對自身權益的要求與召喚。

  此外,在這個歷史大跨度中,東、西方思想家們還就消費知覺與學習、消費環境、消費習慣、消費政策等提出了一些朴素的思想。

上述與消費心理範疇有關的知識只是我們經過“逆向還原”後所考察到的結論。

由於這一階段中“消費理論”與“心理理論”尚未產生有機的“合奏”,因此,它只能說明“消費心理學有一個久長的過去”,還不足以說明這個階段就有了消費心理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