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消費心理學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時常衝動消費嗎?精神科醫師提醒,這可能是多種精神疾病的共 ...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消費購物行為被用作為減除壓力、轉換情緒、自我獎勵,或是獲得 ... 是指當事人的腦海裡長期被購買念頭所佔據、同時難以抗拒消費衝動,​消費行為主要由心理 ... 心理學研究:較暗的燈光讓你更願意花錢!Skiptocontent大部份人消費購物,是有目的性、有計劃地應付日常所需,例如,支付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花費,或是負擔能力以內的奢侈品。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消費購物行為被用作為減除壓力、轉換情緒、自我獎勵,或是獲得自我價值與認同的方法,有些人甚至會出現消費成癮的問題。

亞東醫院精神科病房主任陳秉彥指出,消費成癮是指當事人的腦海裡長期被購買念頭所佔據、同時難以抗拒消費衝動,消費行為主要由心理需要而非實際需要所主導,甚至因此而出現情緒、社交、工作或經濟等問題。

陳秉彥列舉,消費成癮者常見有的特徵,大概可以列舉為以下幾點:比較喜歡獨自消費,因獨自消費較不需要顧及他人的眼光及評論。

消費購買的物品往往並非必需品,常常買一些根本用不到的東西,且越囤積越多。

消費的時間往往比預期的長,常常會花過多的時間在消費及購買物品上,甚至影響到做其他生活中重要工作或事情的時間。

消費時感到忘我及情緒高漲,藉此或許可以轉移負面或不愉快的情緒。

每當感到不快、失望、憤怒等負面情緒時特別容易出現消費衝動,藉由消費的行為來抵消上述不好的情緒。

消費後會出現內疚情緒,或許是因為花費過多,也有是因為買了過多用不到的東西,但最終仍會繼續消費。

向別人隱瞞消費內容及金額,因消費及購買的物品大多都用不到,也因為花了過多金額從事消費的行為,為了避免被他人責難,也擔心破壞關係而選擇隱瞞。

明知消費金額超出個人能力範圍但仍難以停止消費,或許有可能積累了許多卡債而成為卡奴,但仍無法控制消費的衝動。

消費行為及購物過程,可能會為消費成癮者帶來愉悅感及控制感,而且過度消費者主要依賴消費行為及購物過程作為獲取這些正面情緒的單一途徑,又或是用以發洩情緒或逃避問題。

「敗家」可能是多種精神疾病的共病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許世杰也表示,患有憂鬱症、焦慮症、藥物濫用或暴食的人,也容易出現消費成癮的共病。

當消費成癮行為越來越嚴重時,那些因消費行為及購物過程所帶來的正面回報,如愉悅感及控制感便會越來越短暫,取而代之反而是負面情緒,如內疚、後悔、情緒低落等。

部分消費成癮者可能會為了延長及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而進行更極端及更頻繁的消費行為,嚴重影響個人情緒、人際及家庭關係、工作及財政狀況等。

常見的影響是當事人因過度刷卡,最後無法支付而出現債務問題,而為了償還債務,以欺詐手法向家人及朋友借貸,使朋友及家人對其失去信心,導致關係破裂。

另又可能因擔心債務問題而出現焦慮、憂鬱情緒,直接影響當事人的工作表現或學業,更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影響深遠。

你有消費成癮症的徵狀嗎?消費行為是人人每天必須要做的,那要如何檢視自己是否可能有消費成癮症?陳秉彥建議,可透過幾個簡單的問句幫自己做檢示。

回想看看,在過去的12個月內,你是否有以下徵狀呢:你是否花大量時間回想或計劃進行購物?你是否覺得自己要越買越多以獲得原先的效果和感覺?你是否以購物逃避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你是否嘗試減少或停止購物但不成功?當減少或停止購物後,你是否會感到坐立不安或心煩氣躁?你是否因進行購物而影響身心健康、工作、學習、經濟、興趣、社交或與家人/朋友的關係?陳秉彥表示,這6個問句中,肯定的答案越多,有消費成癮症的機會就越高。

但真正的診斷仍建議求助專業人士,如精神科醫師作完整的評估。

延伸閱讀:遵守醫生建議的這3招消費成癮者成功擺脫購物慾!雙十一掃貨醫生教妳怎麼挑面膜「強迫性購物」是精神病啊!5個問題測出你是不是購物狂買東西好紓壓!避免成為真的「購物狂」請做到這4點心理學研究:較暗的燈光讓你更願意花錢!文/林以璿圖/許嘉真Heho熱門文章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Delta變異株更像重感冒2021-06-292.整理包/50歲以上成人都開放疫苗施打意願登記!預約關鍵四步驟一次懂2021-07-083.打疫苗前需要準備什麼?1分鐘搞懂注射流程及接種後該注意的事!2021-06-254.COVID-19/德國強烈建議混打疫苗!還有哪些國家進行混打?台灣為什麼不混打?2021-07-035.COVID-19/打完莫德納疫苗肌肉痠痛、皮膚過敏?出現「新冠手臂」有3方法緩解2021-07-02影音健康【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



2. 消費心理學

他們的這種心理特征表現在消費行為上,那就是容易產生衝動性購買,在選擇商品時,感情因素占了主導地位,往往以能否滿足自己的情感願望來決定對商品的好惡, ...消費心理學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消費心理學(ConsumerPsychology)目錄1消費心理學概述2消費心理學的發展2.1知識積累階段2.2體系凝構階段2.3學科創新階段3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的關係4消費心理學的研究4.1消費心理學的研究對象4.2消費心理學的研究內容4.3消費心理學的研究原則4.4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5顧客消費心理分析5.1青年人消費心理5.2老年人消費心理5.3女性消費心理6消費心理學的案例分析6.1案例一:基於消費心理學的企業營銷策略淺析[1]6.2案例二:個人銀行產品創新研究—基於消費心理學角度[2]6.3案例三:基於消費心理學的廣告策劃研究[3]7相關條目8參考文獻[編輯]消費心理學概述  消費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

消費心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在日常購買行為中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個性心理特征.消費心理學是消費經濟學的組成部分。

研究消費心理,對於消費者,可提高消費效益;對於經營者,可提高經營效益。

[編輯]消費心理學的發展[編輯]知識積累階段  這一階段大致從兩次社會大分工一直到19世紀。

在這漫長的社會歷史進化歷程中,消費心理科學基本完成了它的基本知識的積累使命。

馬克思指出:兩次社會分工以後“出現了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即商品生產,隨之而來的是貿易”商品生產和貿易往來促使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程度不同地開始關註與消費心理範疇有關的問題。

伴隨人類文明漸進的步履,人們對屬於消費心理範疇的有關問題的認識逐漸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進而展開邏輯思維並提煉出一系列理論範疇。

東西方思想家至少論及或探討了以下重要範疇。

  消費需要問題。

在東方,中國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從分析消費需要入手,以“計然七策”經營商業,荀子提出生產要“養人之欲,給人之求”(《荀子·禮論》),講的就是滿足人的消費需要;在西方,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亞里期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運動的資源,一切情感、需要、動作和意志均為欲望所引發”的命題,古希臘哲人色諾芬最早提出“消費”這個術語,法國古典學派的終結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會生產目的是滿足消費者需要的觀點。

  消費時間與消費習慣問題。

在東方,倡導生產要註重消費季節變化和士、農、工、商的消費習慣;在西方,早期思想家也有論及消費時令和消費習俗的朴素思想。

  消費階層的劃分問題。

除了東方的分士、農、工、商為四個消費階層外,西方的柏拉圖也提出了“哲學王、武士和勞動者(奴隸除外)”的觀點。

此後雖然也有些學者提出不同的分類觀點,但他們都受到歷史社會局限,沒有把貴族、奴隸(農)另列為兩個消費階層。

  家庭消費問題。

在西方,色諾芬較早分析了家庭收入與家庭消費的相互關係;在東方,中國古代先哲們亦論及了家庭消費的基本問題。

  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問題。

在物質消費方面,中國理論家們圍繞主儉還是主奢問題自先秦諸子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管子一直論戰到近代的魏源和譚嗣同;西方重商主義傑出代表托馬斯·曼則提出了折中的消費原則,而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們則強調節制消費。

在精神消費方面,英國的托馬斯·莫爾、法國的西斯蒙第等人也較早地討論了精神文化消費的問題。

  消費權益問題。

這在東方可追溯到中國的《周禮》,在西方可考查到“兩河流域”的《烏魯卡基那改革銘文》。

這個問題在中國一直到清末沈家本擬定的《大清現行刑律》都包含在一些市場管理的政策、法令之中;在西方,一直到美國成立世界第一個消費者組織之前,其有關思想也都包含在一些市場管理法規和政策條文之中。

這些思想共同反映出人類對自身權益的要求與召喚。

  此外,在這個歷史大跨度中,東、西方思想家們還就消費知覺與學習、消費環境、消費習慣、消費政策等提出了一些朴素的思想。

上述與消費心理範疇有關的知識只是我們經過“逆向還原”後所考察到的結論。

由於這一階段中“消費理論”與“心理理論”尚未產生有機的“合奏”,因此,它只能說明“消費心理學有一個久長的過去”,還不足以說明這個階段就有了消費心理



3. 衝動消費:衝動消費是指顧客在外界因素促發下所進行的事先 ...

心理分析衝動消費衝動消費是指顧客在外界因素促發下所進行的事先沒有計畫或者意識的購買行為。

衝動消費具有事前無意識、無計畫,以及外界促發下形成的特點。

貴陽市一位中學教師程婧為記者算了筆賬,她花費500元購買了商場化妝品專區的600元購物券,原本以為是享受了20%的讓利優惠,然而在消費時才意識到,600元的購物券有消費時間限制,10月5日之前必須消費完,而且不足消費金額的部分不找零,在消費剩餘部分時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現金,陷入了商場的循環消費,原本只打算購買基本護膚品,循環消費下來購買了接近1000元的閒置商品。

基本信息中文名稱衝動消費解決辦法十秒鐘,再考慮一下等特點無意識、無計畫影響因素商品因素、顧客特徵、經濟因素等類型純衝動型,刺激衝動型等行為購買行為類型純衝動型顧客事先完全無購買願望,沒有經過正常的消費決策過程,臨時決定購買。

購買時完全背離對商品和商標的正常選擇,是一種突發性的行為,出於心理反應或情感衝動而“一時興起”或“心血來潮”,或是“圖新奇”、“求變化”。

刺激衝動型顧客在購物現場見到某種產品或某些廣告宣傳、營業推廣,提示或激起顧客尚未滿足的消費需求,從而引起消費欲望,而決定購買,是購物現場刺激的結果。

計畫衝動型顧客具有某種購買需求,但沒有確定購買地點和時間。

如得知某超市要讓利銷售,專門到該超市購物,但沒有具體的購物清單,因而買“便宜貨”是有計畫的,買何種“便宜貨”則是衝動的。

影響因素商品因素商品是滿足顧客需要的基礎。

是影響購買動機最主要的因素。

衝動購買行為多發生在顧客捲入購買程度較低、價值低,需頻繁購買的便利品。

對日用品而言。

顧客對其一般性能、用途、特點都比效熟悉,且花費不多,又是必需的開支,取決於個人偏好、類似的產品不需比較。

做出衝動購買的情況特別多。

另外如玩具、糖果、小食品、便服等休閒商品。

它的外觀、包裝、廣告促銷、價格、銷售點等對銷售起著重要作用,品牌上的隨機性較大,衝動購買也很強。

顧客特徵從顧客的氣質分析,衝動型氣質的人。

心境變化劇烈,對新產品有濃厚興趣,較多考慮商品外觀和個人興趣,易受廣告宣傳的影響。

而想像型氣質的人,活潑好動,注意力易轉移,興趣易變,審美意識強,易受商品外觀和包裝的影響。

從顧客的心理特徵看,生活必需品最有可能成為衝動購買品。

經濟因素近年來我國城市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消費者非計畫購買率的增加與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係。

這主要是因為,隨著人們富裕程度的提高,對食品、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購買風險意識降低。

近年來,我國超市中生鮮食品銷售的大幅增加就印證了這一點。

如對於收入相對較高的顧客來說,購買海鮮品則更多地體現為衝動購買。

環境因素在超市中廣泛地採用了自選售貨方式,在自由挑選商品的環境下,商家通過通道設計、陳列設計、燈光色彩設計、廣告設計等行銷手段,吸引顧客,延長顧客在店內的逗留時間,最大限度地誘發顧客的衝動購買慾望。

促銷因素現場的促銷形式是影響顧客衝動購買行為的直接誘因,現場營業推廣活動和P0P廣告,有助於激發顧客相應的心理反應,促其衝動購買。

概述衝動消費每逢節假日,“折扣、買贈、省現金、抽獎、新品上市”等促銷方式讓貴陽各個商場擠得滿滿當當。

消費者中在促銷方式的刺激下“衝動消費”的,也有專門等待假日促銷實惠而“待機消費”的。

對此,專家建議消費者,只有明確消費目標才能真正得實惠。

“買券”陷入“循環消費”怪圈商場通常在節假日期間推出了“假日購物幾級禮”的購物活動,即買滿固定金額返現金、送禮品、餐券及低價購買特定商品。

另外,一些商場還新推出了“買券”購物的活動。

如500元兌換600元的“買券”活動,是指用500元現金可換成商場600元購物券使用,但購物券必須在指定消費區域、指定期限內消費完,逾期不退還現金,一次性購物不滿購物券金額也不予找零。

有購物大人表示,相對於消費者熟悉的購滿返券、特價促銷等模式而言,“買券”活動更容易刺激百姓衝動消費,購買閒置商品。

貴陽市一位中學教師程婧為記者算了筆賬,她花費500元購買了商場化妝品專區的600元購物券,原本以為是享受了20%的讓利優惠,然而在消費時才意識到,600元的購物券有消費時間限制,10月5日之前必須消費完,而且不足消費金額的部分不



4. 透視「衝動性購物」:戰勝自己的心魔,遠離那些引誘你的手段 ...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衝動性購物,又該怎樣避免自己陷入不理性的消費中。

標籤: 框架效應, 消費者心理, 衝動購物.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19/11/27,生活PhotoCredit:Depositphotos胖哥哥心理行銷諾貝爾經濟學獎已有兩次頒給認知心理學家,心理學家顛覆經濟學中「人是理性的」這一項最基礎假設。

社會不時看到有人落入不理性的決策時,總覺得應該要有人出來講講話。

一邊理性解釋研究發現,一邊感性舉出生活中心理行銷案例。

雖名胖哥哥,但還是希望朝著心寬體不胖發展。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在創業的時候常看到拿到投資的公司,隔一周改坐人體工學透氣網椅,再下周員工都換Mac筆電。

好像投資是拿來讓辦公環境升級而不是投資在事業上面的。

他們可能創業苦太久,好不容易有一筆錢,所以想要好好的犒賞一下公司的團隊。

但認真想想,換了人體工學椅,同事真的可以被激勵到嗎?又或是換了椅子能夠提升的績效真的有這麼多嗎?再舉一個生活化的例子,想像一下你在週年慶的時候,帶著一份清單,想去買等了很久才打折的商品。

當清單的物品都買完以後,櫃姐不斷告訴你現在滿千送百,而且累積到3000還有抽獎,1萬有刷卡禮。

於是你不斷的買,心裡只想著要累積拿到優惠,忘記你實際會花出去的錢。

過了過年家中大整理時,你發現你買了一雙從不穿的鞋子,更糟糕的是還有一件搭配這雙鞋子的衣服也沒穿過。

發生什麼事?難道真的要剁手才能不買嗎?以上兩種情況或多或少會發生在你我或是周邊的親友身上,在心裡行銷上被稱為衝動性購物(ImpulseBuying)。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衝動性購物,又該怎樣避免自己陷入不理性的消費中。

有關衝動性購物的族群,有以下幾個輪廓:衝動性購物的人在乎自己的地位,也在乎形象Hubert與Marco2013年的一篇研究,發現好看的包裝會激發腦中獎賞的區域,而不好看的包裝會激發腦中有關負面情緒的區域。

我們總會有一些朋友,會買一些看起來比較漂亮的東西,不斷的追著新的iphone手機,即使原本的手機也都還是使用正常,但就是無法克制自己。

別人有的我也要有,所以就會很容易地去購買自己不需要的物品。

如同小孩子一樣,喜歡有新的東西放在手上這種情況從在嬰兒的時候就會開始,不斷的想要去嘗試新的東西,即使我們長大了,還是很難避免這一種很原始的慾望。

在網絡上瀏覽或是商店試穿衣服的時候,都會增加虛擬的擁有感,讓我們想要實際擁有這些衣服來產生快樂。

衝動型購物的人跟賭徒一樣,在賭錢時只記得贏的時候,忘記輸錢的時候;衝動性購物的人只記得買東西當下增加的擁有感,卻忘記賺錢的痛苦,也忽略買了額外的東西時,家裡放不下的窘境。

規避損失當我們看到特價時,如果我們現在沒有買,就會損失現在的折扣。

在Tversky與Kahneman一篇研究中有討論一個框架效應(framingeffect):大家希望有確定的獲利而不要有確定的風險。

百貨公司的滿千送百就是最好的案例,當我買到900,櫃姐只要結帳時告訴我差再多買100,就可以賺回100,等於這一百是送你的,這時我的理智線就會斷掉,不斷的去找還可以再買甚麼,這時就很容易做出衝動的購物。

包裝上面過多的資訊,會讓我們趨向使用直覺的思考方式例如買牛奶原本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到了牛奶的冷凍櫃,牛奶上面有各種營養成分的差異,有加鈣、去脂、加鐵、低糖、還有生乳等等一堆搞不清楚的資訊,再結合上不同的價錢與品牌,過多的資訊會使我們的腦力超過負荷。

過多的資訊會讓我們傾向使用捷思法(Heuristic,依照經驗簡單快速,並非完全精準、正確的思考方法),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理智上,應該是要看這幾瓶牛奶是不是有我們需要的營養,或最少要看牛奶到期日,但我常看到在大賣場常會有大瓶牛奶用膠帶綁著兩瓶小瓶的牛奶一起賣,而且真的就是有人,是看送多少小瓶牛奶,來做購買的決定。

壓力比較大的人,會為了紓壓產生衝動購物的行為神經科學發現當腦中的杏仁核(Amygdala)在受到壓力的時候,會激起神經內分泌作用,讓我們容易做出未經深思的決定。

許多購物



5. 當全世界都在學操作消費心理,讓顧客衝動消費《金錢心理學 ...

當全世界都在學操作消費心理,讓顧客衝動消費《金錢心理學》帶你抵抗非理性,​成為金錢的主宰. 2019-12-27. SmartM/漳羽珊 ...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精選文章熱門時事電子商務跨境電商電商平台網路賣家電商服務電商心法行動電商網路趨勢網路行銷社群經營網路廣告關鍵字行銷行銷心法網紅/直播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金融科技FinTech軟體應用網路人才學職場競爭力課程活動線上學習搜尋文章大大學院文章搜尋搜尋執行力當全世界都在學操作消費心理,讓顧客衝動消費 《金錢心理學》帶你抵抗非理性,成為金錢的主宰2019-12-27SmartM/漳羽珊圖片來源:PhotobyPixabayfromPexels生活中充滿各種跟「金錢」有關的決策,從便利商店的每日消費到未來幾十年後的退休儲蓄,各種日常、人生議題,都免不了跟金錢牽扯上關係。

金錢不是人生中唯一重要的事,但它著實影響了我們對人生中其他重要事物的價值判斷,包括時間管理、職涯規劃、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如何了解這個世界。

  知名資深媒體人/專業財經主持人陳鳳馨,在大大讀書中解析《金錢心理學》一書,帶你了解用錢習慣背後的心理機制。

擺脫月光族、守財奴,善用「心理帳戶」3原則,幫你區分每一筆錢的用途,成為金錢的主宰:同樣是1,000元,為什麼花在這比較無感?  曾經有一個實驗,假設受試者今天要去聽一場演唱會,發生以下兩種情境:一、受試者事前花了1,000元買門票,到了現場後卻發現門票遺失。

二、受試者要到現場買票,到了卻發現自己掉了1,000元現金。

這時都可以選擇當場買票,或是掉頭就走。

試驗的結果,發現如果掉的是門票,絕大多數的受試者會選擇掉頭回家,但如果掉的是現金,多數人還是會再掏錢出來買門票。

  雖然同樣損失1,000元的價值,卻有這樣的結果,這是因為我們都有一個隱形的「心理帳戶」,為每一筆錢區分它的用途,比如日常花費、娛樂花費。

人們的認知有限,無法針對每一筆支出比較機會成本,導致花錢時猶豫不決或衝動消費。

心理帳戶就幫助我們在有限的範圍內做出選擇。

   然而心理帳戶最大的的缺點,就是我們容易自欺欺人,常會挪用其他費用來代墊不足的額度,破壞原有的規劃。

花錢別再自欺欺人,記下來的帳才知道錢去哪  透過記帳,你可以清楚了解自己每個月的正常支出是如何。

經過一兩個月的紀錄,你可以回過頭來重新規劃自己的心理帳戶。

這將幫助你制定較合理的花錢額度,也比較不容易衝動想要破壞這個心理帳戶的規定。

  舉例來說,你原先的心理帳戶預設娛樂費大約5,000元,卻發現自己每個月都超支,花費10,000元進行娛樂。

就應該適時調整花費比例,調降其他支出,將娛樂費提高至固定費用,避免隨便挪移心理帳戶,打亂心中對娛樂花費的認知規則,造成衝動消費。

讓未來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用未來目標制定你的花錢框架  將現在的你與未來的你連結,比如說你可以寫一封信給65歲以後的自己,告訴自己,你現在做了哪些努力,為65歲以後的你負責。

如此一來,可以讓你現在做的所有努力,都能夠有一個目標。

或是設定一個目標日,比如說,2041年5月1日,你希望自己可以退休。

當你設定一個明確目標,為將來的你負責的連結就出現了。

   「心理帳戶」是一種人類本性,作為我們分配資源的第一步,讓我們在花錢時能有所依歸。

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折扣為什麼對我們總是有吸引力?花錢的時候其實腦中的痛覺神經會被活化?更多內容都在大大讀書由專業財經主持人陳鳳馨為你解析。

【超過300本影音說書陪你成就更好的自己】讓大大學院與你共讀,幫助「沒時間讀書」、「讀書速度很慢」、「讀完就忘記」、「抓不到重點」的你,利用18分鐘領略閱讀的樂趣,吸收並帶走鮮明觀點,真正讓知識內涵融會於日常生活。

立即點擊加入大大讀書|全台最大線上影音說書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來信投稿、洽談文章授權。

關注職場最新趨勢,為知識學習創造最佳環境大大學院「全台最大影音說書.知識學習平台」,致力於推廣終生學習、培養職場人士的閱讀習慣。

按讚、追蹤「大大學院」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新最新職場趨勢文章,帶你掌握關鍵資訊。

加入「大大學院|職場趨勢新觀點」,最新、最實用的職場課程都在這,學習資訊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Line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Code加入。

FB粉絲團加LINE好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