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cable-length | 訊號線 粗細

喇叭線應有足夠的粗度,以免訊號過度損耗。

... 一般長度(< 7.5 米) 的喇叭線的阻抗,應控制在約0.1 Ω 以內,越少越好。

... 若是不得已的狀況,喇叭線需要特別長(> 7.5 米), ...audio-club音響俱樂部:guide-cable-lengthskiptomain|skiptosidebarguide-cable-length線材的長度&粗度我們說...不要將又高又大的"音響架"擺在兩個喇叭中間,會破壞立體成像。

這表示...音響架應該移到旁邊去。

●參考不必花大錢的系統升級絕招...不過,這麼一來,勢必...喇叭線、訊號線至少其中之一要比較長。

那麼...應該...喇叭線長+訊號線短?!或是...喇叭線短+訊號線長?!...P.S.你如果沒這種煩惱,而擴大機、訊源都擺在喇叭附近,那自然喇叭線、訊號線都越短越好。

...要分析這個問題,得先來了解一下線材的阻抗......線材的阻抗線材越細,或越長,阻抗就越大,而阻抗越大,不只妨礙電流通行,並且會讓訊號損失越多。

...以下,是一般通用的美國線徑標準規格(AmericanWireGauge)。

AWG的編號越小,表示線徑越粗、阻抗越小。

若是24AWG規格的線材,則一般通稱為"24號線"。

...AWG編號:直徑(英寸in)/直徑(毫米mm)/截面積(mm²)/阻抗(Ω/m)02AWG:0.2576/6.54/33.6/0.000504AWG:0.2043/5.19/21.2/0.000806AWG:0.1620/4.12/13.3/0.001308AWG:0.1285/3.26/8.37/0.002110AWG:0.1019/2.59/5.26/0.003312AWG:0.0808/2.05/3.31/0.005214AWG:0.0641/1.63/2.08/0.008316AWG:0.0508/1.29/1.31/0.013218AWG:0.0403/1.02/0.82/0.021020AWG:0.0320/0.81/0.52/0.033322AWG:0.0253/0.64/0.33/0.053024AWG:0.0201/0.51/0.21/0.084226AWG:0.0159/0.41/0.13/0.133928AWG:0.0126/0.32/0.08/0.2129...P.S.此為單芯線的規格,若為多芯線,則適用另一套更複雜的標準。

不過,對音響迷而言,沒必要計算得太過詳細,只會徒增困擾,一般以"總線徑(個別線徑的總和)"來估算即可。

...P.S.AWG容有一定的誤差範圍,所以就算線材的AWG相同,但實際的直徑或截面積,及其阻抗,也不一定會完全相同。

...前級&後級的關係當兩個器材連接時,前端的輸出阻抗(Ra)和後端的輸入阻抗(Rb)串聯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個分壓網路。

根據"分壓原理"...Vb(後端得到電壓)=Va(前端輸出電壓)*(Rb/Rb+Ra)如果讓Rb>>>Ra,就較不會因"阻抗"而耗損前端器材輸出的訊號,造成失真過大(尤其是高頻)。

一般,後級的輸入阻抗都很高(至少>10kΩ),前級的輸出阻抗都很低(通常<100Ω),就是基於這個道理。

若後級輸入阻抗為10kΩ,前級輸出阻抗為100Ω,則...10k/(10k+100)=0.9901(損失0.99%)●參考如何挑選唱頭放大器-規格-阻抗...現在,把訊號線阻抗考慮進去...假設訊號線阻抗為0.1Ω(每米),用了10米,阻抗有1Ω,加入上式...10k/(10k+100+1)=0.9900(損失1.00%,增加0.01%)或者,用了100米,阻抗有10Ω,加入上式...10k/(10k+100+10)=0.9891(損失1.09%,增加0.10%)和未考慮訊號線的狀況比起來...幾乎沒有差別。

這是因為...訊號線的阻抗,就算高達10Ω,相對於後級高達數萬歐姆的輸入阻抗,根本微不足道(不會分掉多少電壓)。

也就是說...訊號線阻抗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論長度有多長,你都用不著擔心。

同理,這也是為什麼訊號線不必很粗的原因。

...至於訊源&前級的關係...因為前級的輸入阻抗一樣非常高,所以狀況相同...不必在意訊號線的粗細長短。

...但唱臂線涉及阻抗匹配,就得多注意一下...●參考如何挑選唱頭放大器-規格-阻抗若是MM...都是匹配高阻抗(47kΩ),如同一般訊號線,不必在意。<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