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一个心理学上的东西,叫抛锚效应,求教 | 拋錨 效應

锚定效应,指用户对事物的认知,总会根据第一印象或信息形成一个自己对此事物的片面认知。

就好像锚对于船只一样,用户会在自己的心里抛下一个对该事物的认 ...百度首页商城注册登录首页在问全部问题娱乐休闲游戏旅游教育培训金融财经医疗健康科技家电数码政策法规文化历史时尚美容情感心理汽车生活职业母婴三农互联网生产制造其他日报日报精选日报广场用户认证用户视频作者日报作者知道团队认证团队合伙人企业媒体政府其他组织商城手机答题我的百度知道>无分类以前看过一个心理学上的东西,叫抛锚效应,求教当然是抛锚效应是什么了...当然是抛锚效应是什么了展开 我来答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

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心理学抛锚效应搜索资料7个回答#热议#吃完周黑鸭嘴巴颜色是什么色号?活宝dggs高粉答主2019-08-24·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知道答主回答量:2采纳率:50%帮助的人:4064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关注展开全部锚定效应,指用户对事物的认知,总会根据第一印象或信息形成一个自己对此事物的片面认知。

就好像锚对于船只一样,用户会在自己的心里抛下一个对该事物的认知锚一样。

锚是一种工具,专门用于船只停泊或靠岸时所用。

一般使用较重的石头或铁器打造,目的是想把船固定在其停靠的地方。

由此得知,沉锚效应就是人们对某物形成的固有看法。

比如对于某个城市的认知,大多是取决于第一次去这个城市的某个地方的认知。

如果这个地方脏、乱,那在认知中就会觉得这个城市比较脏乱;如果这个地方干净、舒适,那在认知中,很可能就会觉得这个城市特别的干净舒服。

其实这个是片面的,也是非常不科学的,可是那个城市的印象早已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也就是人们根据这个城市的某个局部地区就在心中抛下了一个“锚”,一个对此城市认知的“锚”,从此你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知,一直停留在了那个锚点。

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大中小杯”、“高中低等级”等,其实均是锚定效应的实例。

扩展资料:沉锚效应的影响因素1、参考物是否能够引起决策者的足够注意。

2、参照物与目标之间的相似性。

3、极端型的参照物。

研究发现,参照物越是极端,沉锚效应越小。

4、受试者的认知能力和学识程度。

5、奖励的效果。

综上所述,沉锚效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潜意识里自然生成的,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正是由于这种天性的存在,才导致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容易形成偏差,从而影响最终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沉锚效应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BrimanC推荐于2018-02-12·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知道大有可为答主回答量:3269采纳率:50%帮助的人:1655万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关注展开全部通常翻译为锚定效应(Anchoringeffect),也有翻译为沉锚效应,指的是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心理学家特沃斯基和塔尼曼曾因此发现获诺贝尔奖)。

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

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所谓锚定(anchoring)是指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已采用过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建议的影响。

生活的例子如讨价还价,一件衣服如果标价1000元,消费者就会以1000元为基准进行还价;如果标价100元,消费者就会以100元为基准还价——同样的衣服、同样的消费者...但最终的卖价会明显不同——在此,最初的标价就是“锚”。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duckie082011-09-28·TA获得超过2.4万个赞知道大有可为答主回答量:1.1万采纳率:66%帮助的人:3740万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关注展开全部我们的决定和选择有一个奇怪的、使人为难的习惯:它们会和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到一起。

这被称为“抛锚效应”。

告诉某人一个数字,然后让他预估一个与该数字毫无关联的事情,他的估计结果会“锚固”于第一个数字。

我们来看看称为“成吉思汗之死”的经典实验。

研究人员要求一组受测人员先写下自己电话号码的最后三位,然后估计成吉思汗的去世年份。

这项实验一再出现相同的结果:两组数字存在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