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苦等台積電跌回當初買點?掉進「錨定效應」投資陷阱,讓 ... | 錨定效應股票

錨定效應,讓你總是小賺大賠 ... 所謂的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是認知偏差的一種類型。

人類在進行決策時,容易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 ...在今天看見明天×還在苦等台積電跌回當初買點?掉進「錨定效應」投資陷阱,讓你總是小賺大賠B.D金融洞見焦點新聞shutterstock2019-12-2415:56+A-A加入收藏美國股市最近漲翻天了!這一篇,讓我們來研究投資人的行為學。

 投資的汪洋大海中,有許多暗礁藏於其中。

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萬劫不復。

 這些暗礁,有可能來自市場,也有可能來自於自己。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的就是投資人給自己設的陷阱: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讓你總是小賺大賠  所謂的錨定效應(AnchoringEffect),是認知偏差的一種類型。

 人類在進行決策時,容易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有先入爲主(或稱爲錨點)的觀念,進而產生過度偏離事實,甚至扭曲的認識。

 舉例來説,你交了一個恐怖情人,一開始都很美好。

但只要遇到意見不合,對方就口出惡言,亂摔東西,甚至暴力威脅,你心軟下來,給他一次機會。

 但往後只要對方情緒不穩,就容易激動,你心裏卻會想説:沒事,只要不像之前那樣有暴力行為,就沒事。

 這時候,你心中對於這個關係的錨定點,已經不知不覺往下修正。

因爲第一次事態嚴重,即使自己知道這個人不是好對象,卻因爲往後的行爲沒當初嚴重,因而日復一日,無法果斷停止。

 人類容易過度利用錨點,來對其他資訊與決定做出詮釋,當錨點與事實有出入的時候,就會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

 投資也一樣,以下常見的投資情境,看看你是否已經落入錨定效應的陷阱裡? 情境一、你關注的美國ETFA長期在$50–$70間盤旋,有天來到$51的價位,你心想終於等到這個好機會,立馬買入,股價之後如你期望上漲到$60,這時候你會: 1.恩…之前都會漲到$70左右,到 $67、$68左右,我就賣掉。

2.20%的獲利不錯了,落袋為安。

 情境二、美國ETFA上漲到$60後,沒有繼續上穿突破,而是一路下跌到$40元,這時候你會: 1.$%&@….下次再漲到$60就賣掉,還是再等等好了2.看來情勢不對,先止損賣出好了 研究顯示,大多數人在以上兩個選項,均選擇了1。

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情境很熟悉?在心理學中,我們稱這樣的行為:錨定效應。

 上述情境,你可能一開始認爲自己可以賺30%,結果股價一路往下,然後你心中又開始想著下次只要漲到20%就賣掉,但結果卻可能股價一路往下不回頭,反而倒賠更多。

 運用在投資上,在散戶心裡,股票A已經有價格基準點,你的後續決策都會被此影響。

這也是許多散戶最後落得小賺大賠的原因之一。

 若是反過來看,假設你今天在100元的價格買入藍籌股台積電,120元賣掉,後來發現股價一直上漲至160元,你心裏想説,當初你的成本價是100元,現在買太不划算了!於是你一直等台積電股價回跌,沒想到股價一路上漲不回頭。

又或者,台積電終於跌倒100元,你即刻買入,沒想到股價一直下跌,你一直等他回漲,卻始終等不到,最終變成套牢一族。

 這就是所謂的錨定效應。

你心中已經為股價設定一個基準點,而各種市場消息與散戶心理,讓你一直落入小賺大賠的循環。

 如何不落入錨定價格陷阱?  思考買入邏輯與決策原則,設定股價的安全邊際。

 想要賣出時,檢視當初設定的買入邏輯是否還存在?是否依然值得持有?還是被錨定效應影響了呢? 切記在投資領域上,考驗的是人性,戰勝這些心理陷阱,會讓你比其他投資者更能持盈保泰,掌握下一個投資機會。

 在股海之中,你最不需要的就是拋錨停滯。

一個公司的價值不該只是價格,而是這個公司實際的好壞。

設定安全邊際,保護好你的大船;將落下的船錨拉起,才能自由地航行。

 作者簡介_B.D金融洞見團隊成員背景來自國立台灣大學、美國財務工程碩士,累積超過20年國際股市投資&交易經驗,曾任美國華爾街工作、大型金融機構交易員與避險基金經理人,並為CFA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

透過「傳統基本面質化分析」與「價格籌碼面的型態分析」以及「大數據的量化分析」的綜合維度,不同角度的視野,跳脫框架思考,提供金融投資各個思維角度的洞見。

臉書專頁「B.D金融洞見」 本文獲「B.D金融洞見」授權轉載,原文:投資陷阱系列(一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