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創公司常在幾輪VC融資後,出現後繼無力、成長趨緩 ... | 新創股權稀釋

然而,VC的投資也相對拿走了公司一定的股份,進而稀釋創始人原本的股權,表面乍看風光,卻可能一步步走向充滿道德風險與政治角力的路途。

直接觀看文章大和有話說GoodtoGreat.「通往地獄最穩妥的路是漸進的—坡度平緩,走起來鬆鬆軟軟,舒服極了,沒有突然的轉彎,沒有里程碑,沒有路標。

」—英國作家C.S.Lewis《地獄來鴻》在這篇文章開始前,我想先簡單介紹一下何謂VC。

所謂VC(VentureCapital;在台灣稱為「創業投資」,簡稱「創投」;在大陸則稱「風險投資」、「風投」),指的是對企業或項目進行有風險的投資,並為被投資企業出錢或出力,最後透過IPO(InitialPublicOfferings;首次公開發行)、併購、破產清算等方式退出投資,以獲取企業成長的報酬。

這概念與大家常聽到的「私募基金」(PrivateEquity;簡稱PE)有點類似,差別就在於VC通常是投較早期的項目,也就是新創公司的萌芽期,或是初具規模但商業模式還不成熟的時期,而PE則大多投資商業模式已成熟、也具一定規模的企業,因此PE的投資風險會較VC小,金額也往往比VC大。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與大陸近年來都開始出現了「創投PE化」的現象,意思是越來越多的VC為了規避風險,漸漸朝PE的業務發展,這也使得台灣新創公司的籌資環境越來越艱辛。

對很多創業公司來說,能被VC(VentureCapital;簡稱「創投」)投資絕對是創業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代表過去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未來的前景也獲得了投資機構的認可。

然而,VC的投資也相對拿走了公司一定的股份,進而稀釋創始人原本的股權,表面乍看風光,卻可能一步步走向充滿道德風險與政治角力的路途。

所以接下來,我想用一個案例,帶大家看看「融資」這把雙面刃,是如何影響創業家、VC以及公司的前景。

Sam是一個滿腔熱血的青年,剛從頂尖名校畢業,拒絕了外商所開出的高薪offer,只為一圓他的創業夢。

他有一個很有創意的商業點子,於是在找到了三位夥伴後,便沒日沒夜地開始將這點子商品化。

不過由於他是個風險趨避者,不願將自己的錢投入在創業上,因此Sam開始到處參加商業競賽以爭取投資機構的注意。

後來,Sam團隊終於從上千個商業計劃書中脫穎而出,得到了A創投的青睞。

A創投最後決議投資200萬給Sam去創辦公司,並要求VC投後將取得25%的股權。

因此,Sam的公司估值就達到了800萬(200萬/0.25=800萬)。

而Sam與其他三位合夥人決議分別取得剩餘的36%、15%、7%、5%的股權,其餘的12%留做未來員工的分紅。

拿到了第一筆VC資金後,Sam的信心大增,於是開始招兵買馬,準備實踐夢想。

然而不到一年,這筆錢就花光了,產品的研發週期比Sam當初想的還長。

幸運的是,商品還算有前景,於是Sam在到處尋求VC協助之下,最後又獲得了B創投1,000萬元的融資,順利度過這次難關,產品也終於上市,雙方並協議B創投佔投後股權的20%,企業估值也順勢提高至5,000萬元(1,000萬/0.2=5,000萬)。

又過了半年,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及未來的發展策略,Sam又開始尋求第三輪融資。

這次C創投決議投資5,000萬元,佔投後公司的25%,因此企業估值來到了2億元。

乍看之下,台面確實風光,但包含Sam在內的幾位合夥人卻也逐漸喪失了經營好公司的誘因。

這過程到底發生什麼事呢?我們可以觀察這些創始人的股權變化來略知一二:從Sam這三輪的股權結構可發現,其從前兩輪的36%、23.8%,到最後一輪只剩下12.85%。

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情況,實務上VC可能還會加入對賭合約,一旦公司沒有達成業績目標,就要用現金或是股份來進行補償。

這樣一來,創始人的股份將可能還會變更少。

在第一輪時,Sam與其他合夥人協議後取得36%的股權。

而到了第二輪,B創投決議花1,000萬取得該公司投後20%的股份,這也代表原本的股權比例都將縮水80%,因此Sam從36%掉至28.8%,而A創投也從25%掉至20%。

不過,通常VC會與公司簽訂下一輪融資的優先認股權,因此A創投為了維持原股權比例,又向創辦人Sam以「買舊股」(只是其中一種方法)的方式購入5%,此時Sam的股份又瞬間掉至23.8%。

到了第三輪時,C創投花了5,000萬取得公司投後25%的股份,雖然這次A創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