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 | 電子商務發展歷史

在過去的30年間,電子商務的概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初,電子商務意味着利用電子化的手段,將商業買賣活動簡化,通常使用的技術包括電子資料交換(EDI)和電子貨幣 ...信息科學原理小組報告搜尋這個協作平台首頁-電子商務的發展-Amazon電子商務網站分析1.小組成員2.專題:電子商務的發展2.1何謂電子商務?2.2電子商務分類2.3電子商務對企業的好處2.4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2.5電子商務的成功因素2.6電子商務交易安全3.Amazon電子商務網站分析3.1Amazon高品質的綜合書目資料庫和檢索系統3.2Amazon書評3.3Amazon靈活多樣的行銷手段3.4Amazon注重塑造品牌3.5Amazon不斷開拓市場3.6對Amazon的評價4.任務分配5.檔案櫃-其他有關的檔案協作平台地圖2.專題:電子商務的發展‎>‎2.4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YouTube影片在過去的30年間,電子商務的概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初,電子商務意味着利用電子化的手段,將商業買賣活動簡化,通常使用的技術包括電子資料交換(EDI)和電子貨幣轉帳,這些技術均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應用。

典型的應用是將採購訂單和發票之類的商業文檔透過電子資料的方式發送出去。

電子商務中的「電子」指的是採用的技術和系統,而「商務」指的是傳統的商業模式。

電子商務被定義為一整套透過網絡支援商業活動的過程。

在70年代和80年代,資訊分析技術進入電子商務。

80年代,隨着信用卡、自動櫃員機和電話銀行的逐漸被接受和應用,這些也成為電子貿易的組成部分。

進入90年代,企業資源計劃(ERP)、資料探勘和資料倉儲也成為電子商務的一個部分。

在「.COM」時代,電子商務增加了新的組成部分——「網絡貿易」,客戶在資料加密傳輸技術支援下,利用網上商店的虛擬購物車和信用卡等電子貨幣支付形式,透過互聯網完成商品和服務的採購。

如今,電子商務的涵蓋十分廣泛的商業行為,從電子銀行到資訊化的物流管理。

電子商務的增長促進了支援系統的發展和進步,包括後台支援系統、應用系統和中介軟體,例如寬帶和光纖網絡、供應鏈管理模組、原料規劃模組、客戶關聯管理模組、存貨控制模組和會計核算/企業財務模組。

當互聯網在1994進入公眾的視線時,很多記者和學者預測電子貿易將很快成為主要的商業應用模式。

然而,安全協議(例如HTTPS)用了四年的時間才發展的足夠成熟並獲得大範圍的應用。

接下來,在1998年和2000年之間,大量的美國和西歐公司開發了許多不成熟的網站。

雖然大量的「純電子商務」公司在2000年和2001年的「.COM」衰退期消失了,還是有很多傳統的「水泥加磚塊」的零售企業認識到這些「.COM」公司揭示了潛在的有價值的市場空間,開始將電子商務的功能增加到網站上。

消費者可以直接線上訂商品。

電子商務是在資訊科技的發展和商業環境的變化等雙重因素驅動下發展起來的。

CommentsSignin|RecentSiteActivity|ReportAbuse|PrintPage|PoweredByGoogleSites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