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台灣 光復 1945 年 15 年 內 下列 哪些 嚴重 傳染 病 逐一 被 撲滅?推薦回答

作者:司馬光李宗侗夏德儀等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計跨十六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

作者:黃旺成許雪姬

  黃旺成(1888-1979)先生的日記自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七三年,中間缺一九一八、一九二○、一九三二、一九三八、一九四○、一九四四、一九四七、一九四八、一九五二、一九五四、一九六五、一九六七和一九六九,前後共有四十九年,記述其三分之二的人生歲月。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五年二月主要用日文寫作,之後以漢文為主,是目前僅見公學校教諭所寫的日記,也是一部擁有全臺性知名度的記者、評論家的日記史料。 此外...

作者:黃旺成許雪姬

  黃旺成(1888-1979)先生的日記自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七三年,中間缺一九一八、一九二○、一九三二、一九三八、一九四○、一九四四、一九四七、一九四八、一九五二、一九五四、一九六五、一九六七和一九六九,前後共有四十九年,記述其三分之二的人生歲月。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五年二月主要用日文寫作,之後以漢文為主,是目前僅見公學校教諭所寫的日記,也是一部擁有全臺性知名度的記者、評論家的日記史料。  ...

作者:鍾淑敏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以年度為範圍,蒐集具有歷史研究取向與學術規範的專書與論文書目。期適時提供正確的臺灣史研究的相關出版資訊與完整文獻書目,協助學界建立兼具累積性和前瞻性的學術批評傳統。   為便於讀者檢索利用,本書目分為總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史料等六大類。總類下分通史、人物傳記、工具書、研究方法等四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史料等五類則分為通論、史前與早期、清代、日治、戰...

作者:徐國章

  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蒐整當時臺灣總督府的重要公文書,總督府重大政策過程亦收錄其中,尤其明治時期的各項律令制定頗為完整。本書即以明治32年臺灣總督發布32項「律令」為對象,選編素材取自《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各項律令制定過程中相關文書,並採錄「亞洲歷史資料中心」網路公開文書和館藏《臺灣總督府報》的律令發令公告等史料,以圖文兼具方式撰述而成,深具參考價值。

作者:許雪姬

  黃旺成(1888-1979)先生的日記自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七三年,中間缺一九一八、一九二○、一九三二、一九三八、一九四○、一九四四、一九四七、一九四八、一九五二、一九五四、一九六五、一九六七和一九六九,前後共有四十九年,記述其三分之二的人生歲月。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五年二月主要用日文寫作,之後以漢文為主,是目前僅見公學校教諭所寫的日記,也是一部擁有全臺性知名度的記者、評論家的日記史料。  ...

作者:黃旺成許雪姬

  黃旺成(1888-1979)先生的日記自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七三年,中間缺一九一八、一九二○、一九三二、一九三八、一九四○、一九四四、一九四七、一九四八、一九五二、一九五四、一九六五、一九六七和一九六九,前後共有四十九年,記述其三分之二的人生歲月。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五年二月主要用日文寫作,之後以漢文為主,是目前僅見公學校教諭所寫的日記,也是一部擁有全臺性知名度的記者、評論家的日記史料。  ...

作者:Cheng YingClaude Aubert

  本書主要關注的面向為臺灣農村的社會變遷。1980年代正逢國家經濟起飛之際, 臺灣躋身亞洲四小龍之首,工業化程度日深,在現代浪潮衝擊下的臺灣農村,其原本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要如何適應這迅速變化的新時代呢?以構成社會最小的單位元素──個人與家庭做為切入點。本書詳細觀察記錄田野地居民的人際互動方式,傳統社群組織的演變與適應措施,以及個人化新經濟策略的施展等現象,並刻意保留報導人口述資料,讓農民...

作者:闞正宗張益碩

  《臺灣地震寫真老照片(1935年)》一書主要收錄了發生於1935年(昭和10年)的臺灣中部的大地震相關史料,分別是臺灣新聞社發行的《昭和10年臺灣大震災紀念畫報》、臺北觀測所發行的《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朝日新聞社發行的アサヒグラフ(ASAHIGRAPH)畫報中的新竹臺中地震大篇幅報導、邱清壽作《中部地動歌》與新竹州知事告示等等豐富資料。並額外收錄了1923年(大正12...

作者:郭禎祥

作者:朝日新聞社闞正宗

  本書原出版於1944(昭和19)年2月,正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面臨一敗塗地,美軍的跳島戰中,日軍不斷地「玉碎」的時候。臺灣「志願軍」持續地擴大,或前往南洋,或前進中國大陸戰場。   1943年當時末代臺灣總督長谷川清表示:「由於可以說臺灣的存在是大東亞共榮圈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僅極為重要,對今日的日本而言,是經營南方為首的經驗地,從各方面的意義來說,都必須重視……大東亞戰爭爆發後,臺灣全體協...

作者:李功勤

  本書以客觀的歷史高度,深入剖析臺灣百年來的政治發展。從日本殖民臺灣51年的統治下,曾引發的抗爭,以及皇民化效應;臺灣光復初期的228事件與土地改革等措施,對臺獨運動與臺灣經濟發展的影響;1949年的大遷徙,如何帶來臺灣巨大的衝擊與融合,並促使中華民國重建與再生。歷任總統的領導風格與時代意義,如蔣介石、蔣經國的「溫和威權主義」;李登輝代表的本土政權;陳水扁象徵的政黨輪替與民主化意義;馬英九...

作者:陳萱

  一直以來台灣和日本的關係緊密,而日本又是如何看待台灣?   本書以報章媒體的記載為文本,剖析1874年的「台灣事件」(牡丹社事件),進而發掘日人眼中的台灣印象。   1874年の「台湾事件」は、日本政府にとって、琉球の帰属問題、植民地の獲得及び経営、近代化に邁進する文明国としての自己認識など、きわめて広範な問題に及んだ事件であった。一般の日本人は、この事件をきっかけに台湾の存在を...

作者:李東華

  欲了解臺灣近現代學術史的發展脈絡,從臺北帝國大學轉型為臺灣大學的第一個五年,是不可忽略的關鍵。   1945至1950年的光復初期,為臺北帝國大學轉型為臺灣大學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期間,臺灣大學因其地位特殊,不但內有各股勢力傾軋,外亦有政治勢力掣肘,同時也受到社會文化變遷的種種牽連。   本書是李東華教授生前力作,為其臺大校史研究的總結集。全書共收錄十篇文章,包括正文七篇、附錄「傅斯年...

作者:徐國章

  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蒐整當時臺灣總督府的重要公文書,總督府重大政策過程亦收錄其中,尤其明治時期的各項律令制定頗為完整。本書即以明治33年臺灣總督發布31項「律令」為對象,選編素材取自《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各項律令制定過程中相關文書,並採錄「亞洲歷史資料中心」網路公開文書和館藏《臺灣總督府報》的律令發令公告等史料,以圖文兼具方式撰述而成,深具參考價值。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