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格倫實驗 | 權威效應

米爾格倫實驗(英語:Milgram experiment),又稱權力服從研究(Obedience to Authority ...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 從眾效應 · 集体主义 · 洗腦 · 宗教教義.米爾格倫實驗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實驗者(E)(有時會是米爾格倫)命令「老師」(T)為「學生」(L)給予「電擊」,扮演「老師」的參與者被告知這樣做真的會使「學生」遭受痛苦的電擊,但實際上「學生」是實驗的一名助手所扮演的。

參與者相信「學生」每次回答錯誤都真的會遭受電擊,但其實並沒有真的施刑。

在與參與者隔離以後,助手會設置一套錄音機,而該錄音機則由「老師」的「電擊產生器」所操控,並會根據電擊程度而播出不同預製錄音。

米爾格倫實驗(英語:Milgramexperiment),又稱權力服從研究(ObediencetoAuthorityStudy)是一個針對社會心理學非常知名的科學實驗。

實驗的概念最先開始於1963年由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倫在《變態心理學雜誌(英語: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裡所發表的〈BehavioralStudyofObedience〉一文,稍後也在他於1974年出版的《服從權威:實驗觀點(英語:ObediencetoAuthority:AnExperimentalView)》裡所討論。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實驗開始於1961年7月,也就是納粹黨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審判並被判處死刑後的一年。

米爾格倫設計了這個實驗,便是為了測試「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萬名參與了猶太人大屠殺的納粹追隨者,有沒有可能只是單純的服從了上級的命令呢?我們能稱呼他們為大屠殺的兇手嗎?」[1]目錄1實驗方法2結果3對實驗的倫理和意義質疑4解釋5複製實驗6參考7註釋8參考文獻8.1影片實驗方法[編輯]米爾格倫實驗廣告傳單實驗小組在報紙NewHaven上刊登廣告並寄出許多廣告信,招募參與者前來耶魯大學協助實驗。

實驗地點選在大學的老舊校區中的一間地下室,地下室有兩個以牆壁隔開的房間。

廣告上說明實驗將持續約一小時,報酬是4.50美元(大約為2006年的20美元)。

參與者年齡從20歲至50歲不等,包含各種教育背景,從小學畢業至博士學位都有。

實驗小組告訴參與者,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並告訴參與者他將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參與者——「學生」,然而學生事實上是由實驗人員所假冒的。

實驗小組告訴參與者,他被隨機挑選為擔任「老師」,並拿到了一張「答案卷」,並向他說明隔壁被挑選為「學生」的參與者也拿到了一張「題目卷」。

但事實上兩張紙都是「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參與者都是擔任「老師」。

「老師」和「學生」分處不同房間,他們不能看到對方,但能隔著牆壁以聲音互相溝通。

在其中一個版本的實驗,「學生」明確告知參與者,他患有心臟疾病。

報酬在實驗前就先發放,並表示就算受試者中途退出實驗也不需退還報酬。

「老師」被給予一具據稱從45伏特起跳的電擊控制器,控制器連結至一具發電機(Shockgenerator),並被告知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學生」受到電擊。

「老師」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單字,而「老師」的任務便是教導隔壁的「學生」。

老師會逐一朗讀這些單字配對給學生聽,朗讀完畢後老師會開始考試,每個單字配對會唸出四個單字選項讓學生作答,學生會按下按鈕以指出正確答案。

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會繼續測驗其他單字。

如果學生答錯了,老師會對學生施以電擊,每逢作答錯誤,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

參與者將相信,學生每次作答錯誤會真的遭到電擊,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真的受電擊。

在隔壁房間裡,由實驗人員所假冒的學生打開錄音機,錄音機會搭配著發電機的動作而播放預先錄製的尖叫聲,隨著電擊伏特數提升也會有更為驚人的尖叫聲。

當伏特數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假冒的學生會開始敲打牆壁,而在敲打牆壁數次後則會開始抱怨他患有心臟疾病。

接下來當伏特數繼續提升一定程度後,學生將會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並停止尖叫和其他反應。

電壓「學生」的反應75V嘟囔12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