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院如何判斷「績效獎金」是不是工資? | 季獎金算法

首頁其他實務見解評析文章類別行政法行政法院如何判斷「績效獎金」是不是工資?行政法院如何判斷「績效獎金」是不是工資? 分享至                                                               作者:台北律師公會行政法委員會委員林三加律師勞工於遭雇主資遣或退休時,依法需計算其平均工資,以利計算資遣費及退休金,如發生職業災害或職業病,其得請領之職業災害補償金,亦與勞工每月取得之工資數額有關。

因此,實務上常見勞資雙方就「工資」之數額如何計算,在訴訟上進行攻防及爭執,例如「全勤獎金」、「夜點費」、「績效獎金」等項目是否為工資之一部,均有許多訴訟案例曾做爭點之探討。

本文簡述目前行政法院就判斷「績效獎金」是否為工資之分歧意見,並肯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數則進步的判決,正將審認工資之要件作更細緻化之進展,應予肯認及稱許,並值得各界進一步的觀察。

一、行政法院判斷「工資」之二項原則基準為「給付經常性」及「勞務對價性」:判斷工資之法律標準,已規範於勞動基準法(以下稱勞基法)第2條第3款,工資之定義為「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

」;且勞動部就如何判斷雇主給付之項目是否屬於「工資」,亦作有函釋,例如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以下稱勞委會)85年2月10日(85)臺勞動2字第103252號函表示:「工資定義重點應在該款前段所敘『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至於該款後段『包括』以下文字係例舉屬於工資之各項給與,規定包括『工資、薪金』、『按計時......獎金、津貼』或『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但非謂『工資、薪金』、『按計時......獎金、津貼』必須符合『經常性給與』要件始屬工資,而應視其是否為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而定。

又,該款末句『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行政法院歷來亦有許多案例就「工資」之判斷,均以具有「給付經常性」及「勞務對價性」二項要件為判斷基準,似乎也已有非常成熟而明確之標準。

二、行政法院就「績效獎金」是否為工資,仍有不同見解的案例:改制前勞委會87年8月20日(87)台勞動2字第035198號函表示:「績效獎金如係以勞工工作達成預定目標而發放,具有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之性質,依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暨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應屬工資範疇,於計算退休金時,自應列入平均工資計算。

」,基本上肯認「績效獎金」具有「勞務對價性」時,即應認屬工資。

不過,行政法院就「績效獎金」是不是工資,近年來就金融及證券機構所給付勞工之「績效獎金」,多則判決採否定見解,其主要理由似在於認為勞工之「績效獎金」不符合「勞務對價性」之要件,雖績效獎金之計算並不見得與勞工之投入完全無關,但採否定見解之判決大致上以勞動契約所規範勞工取得之「績效獎金」係取決於公司是否有達到某種程度的獲利為前提,且計算「績效獎金」並不完全以勞工個人之勞務貢獻為對價等理由。

例如:1.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657號判決持否定見解: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657號判決理由謂:「雇主依勞動契約、工作規則或團體協約之約定,對勞工提供之勞務反覆應為之給與,無論其名義為何,如在制度上通常屬勞工提供勞務,並在時間上可經常性取得之對價(報酬),即具工資之性質。

反之,如給付之性質欠缺『勞務對價性』或『給與經常性』之一,即難認屬於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謂之『工資』。

而雇主為激勵勞工士氣、留住或吸引人才,按績效由年度盈餘中抽取部分所得發給在職員工之獎金,由於需視雇主年度盈餘狀況、個人表現及是否在職,以決定是否核發及其金額,顯見其非單純因勞工提供勞務即可必然獲取之對價,亦非勞工於制度上得經常性領得之給與,核屬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0條第2款所定具有恩惠、勉勵性質之給與,而非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謂之『工資』。

...個別理專貢獻之收益,須扣除被上訴人投入各級理專之營運成本,其淨利大於零者,再通過財務與非財務指標,始得領取獎金,並非單純提供勞務即得領取獎金。

此外,業務獎勵金之發給,除前述財務與非財務指標考核結果外,須視加減後計績收益而定,其中包含金融商品收益、市場變化、扣款情形、違失懲處等非員工勞務因素。

若理專未達基本門檻致被上訴人未能獲利,縱有勞務之付出,亦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