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榜單揭曉》富可敵國就是它們!台灣最強50大集團,20年 ... | 台灣石化業排名

台積電的市值更飆升至近8兆,超過老客戶英特爾,一度擠進全球排名前20 ... 台塑保住第二、長春逆勢成長,台灣石化業能否擺脫成為時代眼淚的 ...回首頁English預購最新兩千大企業調查免費訂閱電子報搜尋頻道分類財經貿易戰財經焦點財經週報投資理財產業製造服務金融科技國際兩岸四地東南亞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紐澳管理管理行銷創新創業人才職場競爭力環境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環境能源教育教育趨勢創新教育親子教養人物大師觀點CEO觀點人物特寫政治社會政治政策社會現場調查排行2000大調查兩岸三地1000大快速成長企業100強CSR天下企業公民標竿企業金牌服務業調查縣市調查2000大調查資料庫健康關係健康醫療兩性關係心靈成長時尚品味時尚精品旅行設計藝文影視運動生活運動生活重磅外媒經濟學人BBC中文網日經中文德國之聲路透社專欄作者多媒體數位專輯互動專題深度專題品牌專區數據圖表資料新聞數字說話圖表動畫調查報導聽天下重磅封面財經週報國際聚焦天下好讀記者開講好主管的12樣禮物創新突圍軍師四端看天下大數據,熱品牌天下書房天下影音雜誌策展企業突圍傳承接班數位轉型創新突圍經營管理Off學風格文化旅行美食特色頻道未來城市@天下[email protected]天下獨立評論@天下創新學院我讀網換日線天下影音微笑台灣粉絲專頁官方instagram官方Line不斷更新最新台灣疫情,關鍵數字企業突圍經營管理獨家榜單揭曉》富可敵國就是它們!台灣最強50大集團,20年誰上位?2000年,《天下》首度調查「台灣50大企業集團」,睽違20年再度進行,誰還屹立不搖、誰已掉出榜外?對台灣經濟發展舉足輕重的這50大巨人,如何揭示台灣的未來?30427瀏覽數圖片來源:邱泰元製作分享其他文呂國禎吳靜芳天下雜誌698期2020-05-1930427瀏覽數2000年,《天下》首度調查台灣50大企業集團,今年推出了新50大企業集團調查,20年前後對比,物換星移、一葉知秋,揭示了台灣集團的變貌。

20年前的時代意義是,台灣的經濟實力從中小企業正式轉變為企業集團——這個事實如今愈來愈穩固,今年,50大集團營收總額已經超過了台灣GDP總額。

這份歷時20年的對比,最大的變化是,有的企業集團已經挺進世界舞台,與全球龍頭平起平坐;有的卻跌出榜外,傳承接班都出了問題,導致經營不善。

各集團差距拉大,背後的機遇與管理意義是什麼?20年間,台積電集團從營收不到1000億台幣,成長到1.1兆,年複合成長率超過13%。

台積電的市值更飆升至近8兆,超過老客戶英特爾,一度擠進全球排名前20。

本土食品廠統一的營收已衝進全球前12名,超越美國家樂氏、日本日清及中國蒙牛等大廠。

電子代工業更已經是台灣集團的天下,鴻海、和碩及緯創幾乎就撐起了全球電子代工產業。

跌出榜外的集團,包括力霸、東帝士、華隆、太平洋電纜、大同、慶豐,這些紅極一時的紅頂商人,發生了什麼事?《天下》分別針對躍升與衰弱的企業集團,深度解析台灣集團這20年來的變化。

資通訊電子業:站在巨人肩膀上,但利潤下降新50大集團榜單上,有一半企業是資通訊產業,也是台灣經濟最重要的支柱。

「第一個要素是跟對了巨人,」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觀察,這20年來,資通訊產業興起,尤其蘋果供應鏈是決定20年前後榜單的關鍵,「你要做市場的先驅者,抓對重要客戶。

」從晶圓代工台積電,到電子代工鴻海、和碩、金仁寶、廣達集團,都突破兆元關卡。

但資通訊營收雖然大,稅後淨利卻相對偏低,例如營收破兆的金仁寶、9000多億元的緯創,淨利1%不到,和碩淨利率只堪過1.4%。

聯電是20年前的獲利王,比台積電還賺錢,如今稅後淨利比當年退步近一半。

廣達營收越過兆元關卡,成長了12倍多,獲利卻僅成長7成。

和20年前相比,生意雖愈做愈大,但利潤愈來愈薄。

廣告這是電子代工業的宿命。

因產業升級與外移的動盪,為了減少競爭對手的數量與市場不確定性,代工廠會犧牲純益率,換取企業規模擴張。

「成長率長期低迷,已經不能再透過產業趨勢尋求有機式的成長,」周建宏觀察,資通訊產業的未來,必須靠併購。

台積電集團獲利3519.4億元,是台灣最賺錢、也最會賺錢的企業集團。

(劉國泰攝)日月光併矽品、鴻海併夏普,都是成長有限下的突圍策略。

而新擠進榜、排名第12的電子通路商大聯大集團,更是一例。

電子通路是成熟產業,廠商作為中間人,附加價值有限,只能不斷在物流、管理成本上擠毛巾。

而且客戶一旦規模成長,就愈傾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