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台灣 公司 市值排名 2020?推薦回答

作者:潘小俠

  台灣作家一百年紀錄作家影像,計畫攝影對象以榮獲歷年吳三連獎(40屆)、國家文藝獎(20屆)文學獎得主為主要的參考名單。像作家用筆寫歷史,畫家用畫筆畫歷史,攝影家用相機紀錄歷史,這本攝影書籍的意義是記錄台灣百年來作家的風貌及文學歷史的鏡位。   《台灣作家一百年》共分:   一、台灣作家,戰前(1945前):郭水潭、龍瑛宗、巫永福、王昶雄、周夢蝶、陳千武、林亨泰、林良、鍾肇政、杜潘芳格...

作者:朝日新聞社王佐榮

  《大東亞戰爭與臺灣青年寫真報導》原書發行於1944年12月25日,此後臺灣邁入最困難時期,所以原書是臺灣總督府所批准發行的最後一本寫真報導,其歷史地位不言可喻。本書為原書珍本高階復刻,記錄了日治時代皇民化最高峰期的臺灣青年實態,可說是研究臺灣史的最後一塊拼圖,在臺灣史研究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研究者不能不參考的一本書。更難得的是書中同時出現最後兩任臺灣總督長谷川清和安藤利吉的撰文,這...

作者:瞿宛文

台灣在戰後持續了數十年的快速經濟成長, 發展成績與南韓並居後進國之首。 瞿宛文專論《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探討造就這優異績效的原因, 挑戰了當今台灣社會的主流論述。   就「如何做到」而言,主流的自由市場理論實難以提供合理解釋,關鍵因素確如對該學派採批判立場的結構學派所言,是國府在有利的客觀條件配合下,在當時採取了符合時宜的經濟與產業政策。再則,日本殖民遺產與美國的援助,雖提供了重要有利...

作者:本田善彥

隨台籍口譯官在毛澤東、周恩來、蔣介石等兩岸領導人身邊 見證台灣國際地位轉變的歷史性時刻 以第一手訪談直擊七十年間中、日、台的外交祕辛   看台灣人如何在時代的動蕩中堅持信念、尋找認同 如何於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擺盪於台、中、日三地的政治角力中   1972年9月29日,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表共同聲明,宣布兩國邦交正常化,也正式宣告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斷絕邦交」。從1...

作者:彭百顯

一個讀書人的一生,林鐘雄伴隨臺灣經濟起飛轉型 他書生報國一隻筆,守著臺灣,守著歷史 —彭百顯   林鐘雄老師是一位真正的經濟學家,他的一生辛勤耕耘著經濟相關方面,以社會知識份子或改革者的身分,追求更遠大理想的抱負於經濟專業領域,貢獻所長於臺灣。他關懷臺灣,在許多重大的社會公共議題上,提供見解建立體制,推行政策,改善經濟資源配置,釋放經濟要素活力,促進經濟成長,穩定物價,並提昇經濟公平、社...

作者:丁希如

本書特色   日據時期的臺灣圖書出版業,在日本政府抑制漢文,利用檢查制度打壓漢文出版的情勢下,由臺灣人所開設,以販賣中文圖書為主的漢文書店,克服了諸多障礙,擔負起生產、銷售漢文圖書的工作,不但提供民眾在正式教育體制之外,自學漢文的管道,更為漢文的傳承留下一線生機,成為保存傳統文化的功臣之一。   黃茂盛創立的蘭記書局,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漢文書店,創立於1919年,於2004年正式結束營業...

作者:臧振華劉益昌李匡悌

  臺灣本島正式進入文字歷史的時間晚到1620年代,荷蘭人在臺南建立熱蘭遮城(Zeelandia),逐步統治南部臺灣。西班牙人在基隆、淡水建立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與聖特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統治北部臺灣,使得局部區域進入文字紀錄的歷史。臺灣的考古學者,大都將此一階段以前稱為史前時期。   《臺灣史前史專論》代表臺灣考古學界近10年左右部分研究走向,主題...

作者:陳添壽

本書特色   本書論叢裡的16篇論文,是作者長年在大學的教學與研究,講授有關經濟學、經濟思想史、文化創意產業、臺灣政經與兩岸發展、臺灣治安史等課程的部分內容;也是作者藉由國內外研討會、演講和刊物所發表的論文集。       書裡選錄的內容主要聚焦在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的結構與變遷,論述臺灣歷經原住民、荷蘭西班牙、明清、日本殖民,和中華民國等不同體制時期的政權統治,在政經結構與發展變遷的過程中...

作者:陳添壽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思想已成為一股不可逆的潮流,縱然它存在著許多令人極為不滿意的缺點。換言之,當前實施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理論與政策也到了必須有所變革的時刻,臺灣亦不能置身事外。本書希望帶給讀者更多省思與啟發。 作者簡介 陳添壽   陳添壽(筆名陳天授)   1951年出生於臺灣臺南   主要簡歷:   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動員委員會研究委員   國家發展研究院諮詢委員   中華...

作者:曾健民

1949 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與再生 ! 用 100 多張珍貴照片見證台灣當代歷史 以史料追溯一段驚天動地的時代記憶   本書主要從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綜述了1949年國共內戰的歷史過程。從抗戰勝利後,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並召開了「政治協商會議」,及至國共內戰再起,政經陷入總危機開始,1949年經歷了「三大戰役」、蔣介石「引退」,以及第三次「國共和談」破局;接著,解放軍過江京滬易幟...

作者:連克

  臺灣早期的保險主要為產物保險,且與貿易、航運密切相關。1860年代臺灣開港通商後,保險作為洋行貿易的附屬行業,以代理人的經營型態來到臺灣,臺灣商人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本書聚焦於清末開港通商以來經營產物保險的臺灣商人,指出過去保險史研究中甚少提及的清末外商保險,實際有許多臺灣商人參與其中。臺灣商人一方面與洋行合作,擔任洋行買辦,在辦理洋行進出口貨物的過程中,參與產物保險的經營;...

作者:陳添壽

本書特色   本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臺灣經驗與近代中國化,第二部分為臺灣觀點與治安史書寫,第三部分為臺灣企業與中國式管理。作者嘗試透過政治經濟學研究途徑以凸顯「相互主體性」、「歷史結構性」、「多元文化一體化」的思維,來加強臺灣與中國大陸歷史關係發展的論述。   作者簡介 陳添壽 (筆名陳天授)   1951年出生於臺灣臺南   主要簡歷:   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動員委員會研究委...

作者:傅中

  台灣歷史,是大家都知道,也是大家不太知道的題目,在台灣及大陸已有幾位專家寫了台灣史,而筆者在看完這麼多資料後還是決定提起筆來,以不同之觀點、不同的角度來敘述一下台灣在被日本佔領之一段歷史!以及用深入淺出方式敘述台灣在1950年後如何經濟發展到了1985年成了亞洲四小龍?

作者:聯經出版

  遊戲簡介   《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妖鬼神遊卷》,蒐羅編寫臺灣的妖怪、神魔與怪譚的記述。這些神妖故事和這片土地奇幻共生,與山、與海,與人共同存在,留下神祕傳說,或者漸被遺忘…。   妖怪臺灣桌上遊戲,將書籍內的神妖引入遊戲之中,玩家與神妖共處,共同創造這個年代的故事。   遊戲一共分4個季節進行,玩家在這4個季節中,扮演村裡德高望重的管理者,溝通村民們的生活和居住,同時也和神...

作者:蔡石山

  在20世紀初期國與國息息相關的世界裡,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的政治海嘯迅即傳到中國與日本,並在1920年代初期從日本傳到臺灣島。最初,在山川均、麻生久、佐野學之類日本社會主義者引導下,並經總部設在大阪的日本農民組合指導下,一些臺籍年輕知識分子,特別是關心甘蔗寡占事業支配臺灣農村一事的簡吉、李應章、趙港,開始糾集佃農成立農民組合。他們把矛頭指向大多為日本人所有的製糖會社,希望替臺灣佃農爭取...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