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一甲子不敗傳奇 | 台灣石化業排名

長春石化待遇好、福利佳,員工還可以無息向公司預支80天薪水。

兩位大家長堅守儉樸作風. 雖然已經是台灣排名第十三名的富豪, ...在今天看見明天×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一甲子不敗傳奇長春石化昔日的鐵三角已缺一角,林書鴻(左)與鄭信義(右)仍將財務大權委由故世創辦人廖銘昆之子廖龍星掌舵。

謝富旭焦點新聞攝影/吳東岳743期2011-03-1713:36+A-A加入收藏剛出爐的《富比世》二○一一年全球富豪排行榜,長春石化三位大股東林書鴻、鄭信義以及廖龍星各以十六億美元的資產,名列全球千大富豪之列。

這個成立已逾一甲子的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在三個家族共治下,到底有什麼「長春」的祕訣?二○一一年的《富比世》(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有三個讓人感到陌生的台灣人名字同時上榜,他們同樣以十六億美元資產的身價名列全球第七八二名富豪,更包辦台灣富豪第十三至十五名。

他們是長春石化集團的董事長林書鴻、總經理鄭信義以及財務副總廖龍星。

  三位創辦人一同打下江山 長春石化集團是一家年營收達一千四百億元,規模僅次於台塑的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

集團旗下數十家公司皆沒有上市,林、鄭、廖三個家族持有長春石化近百分百股權,長春的股票不僅鮮少在市場流通,連員工都買不到公司的股票。

六十二年前,同樣就讀台北工職(台北工專、台北科技大學前身)的林書鴻、鄭信義以及廖銘昆(廖龍星的父親),共同出資五百元創辦長春人造樹脂廠,開發生產電木粉。

如今,長春石化集團產品種類已達數百種之多,從郵票背後的膠水、建築用的防水膠,到半導體及面板用的特用化學品,都有長春集團的影子。

一甲子以來,長春石化集團一直維持家族企業的傳統,三位創辦人家族不僅其第二代與第三代已經進入企業體任職準備接班,長春也歡迎員工介紹子女或家人進入公司任職。

在長春石化集團裡,一家子甚至三代都在同一家公司的例子屢見不鮮。

這家以高毛利產品見長的超低調集團,為「家族企業」這個字眼創造了新的定義:把員工當作家人不只是口號,還落實成為公司的政策。

創辦人林書鴻以及鄭信義雖然以節儉出名,但對待員工卻如家人般大方。

集團不但提供每位員工免費的健康檢查,還有一項獨特的員工福利政策:員工如有需要,可以無息向公司預支八十天的薪水,而集團平均年薪更年年高達十八個月(全薪)以上。

一位年資近三十年的長春資深員工指出,除了二○○一年網通泡沫及○八年的金融海嘯,年終獎金「只」發四個月外,其他每年皆維持在六個月以上,而且「一定會比台塑集團多出一點點!」台塑集團是台灣石化業將成本合理化控管發揮到極致的典範,而長春集團則是憑藉研發實力、深耕利基市場有成的代表;相較於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兄友弟恭、一人決策一人執行的合作模式,長春集團三位創辦人則謹守「會議內炮火四射,走出門就是共同決策」的同窗默契,打出今日一片江山。

三位創辦人到目前為止,仍維持清楚的分工(廖銘昆的職位由兒子廖龍星接棒)。

擔任長春石化董事長的林書鴻,主掌工安與人事大權,即使已經八十三歲,仍經常自己開著車,到全台各地的工廠巡邏,進行突襲工安檢查,把每個需要改進的細節親自向廠長叮嚀。

 長春石化待遇好、福利佳,員工還可以無息向公司預支80天薪水。

 兩位大家長堅守儉樸作風 雖然已經是台灣排名第十三名的富豪,林書鴻節儉個性依舊。

十多年前他開的是豐田汽車,隨著中油開始以無鉛汽油取代高級汽油後,台北市提供高級汽油的加油站越來越少,到最後整個台北市竟只剩下一個鄰近濱江市場的加油站有提供,當時不少人勸進林書鴻趁機換車,但他仍堅持「車子好好的,為什麼要換車?」予以拒絕。

 最後,連僅存的這座加油站也因故歇業後,林書鴻還一度萌生「摻配高級汽油」的想法,而看不下去的親友則以「浪費時間、沒地方存放,以及安全顧慮」等三大理由極力勸說,才打消他自製汽油的念頭,同意換成一輛富豪汽車。

 身價與林書鴻差不多的鄭信義,則是擔任長春石化集團總經理一職,執掌業務大權,員工給他取了個綽號叫「超級業務員」。

八十三歲的他,身體硬朗,迄今仍帶頭跑業務,集團內許多大訂單與購併案都是鄭信義談下來的。

 鄭信義的父親在日據時代當過「保正」(類似村里長),台灣光復後,還擔任過台北市中山區的里長,家裡經營鐵工廠,叫作吉源鐵工廠。

長春剛草創成立時,所需要的機械設備或需要自日本進口設備,鄭信義家裡的鐵工廠出了不少力。

雖然身為鐵工廠的小開,家道也頗為殷實,但他節儉的個性與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