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計算4%法則-有效提退休高成功率 | 4%法則 計算機

每個家庭(人)的4%法則數字都不一樣. 當你想要退休或是提早退休時,你必須得知道你的生活花費。

這不是說一個月要花5萬,因此一年需要60萬,所以依照4% ...SkiptocontentMenu關於我理財議題英股ETF(愛爾蘭註冊)相關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議題房地產議題FB粉絲專頁退休年份計算機COASTFIRE計算機Postedon2020年8月26日2020年9月22日by魯爸內容目錄每個家庭(人)的4%法則數字都不一樣在(提早)退休前幾年,試著紀錄並了解自己的生活花費每個家庭(人)的4%金額必須包含”需要”與”想要”退休前夕避免掉債務與固定扣款消費保險-別讓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打亂退休對於FIRE族群每個家庭(人)的4%法則數字都不一樣當你想要退休或是提早退休時,你必須得知道你的生活花費。

這不是說一個月要花5萬,因此一年需要60萬,所以依照4%法則我需要準備1500萬這麼”簡單”這麼”隨便”的事情。

這種隨意的估算方式只是會增加準備退休金的困擾與退休時的不安,有人說他的家庭一年需要花80萬,但是這80萬裡面的必須性消費與非必需性消費卻分不出來,這讓你在退休時面臨資產下跌時所要應對的動態提領方式不知所措。

對於A家庭來說可能是60萬生活必須、20萬非必須性消費,但對於B家庭來說可能是75萬生活必須,只有5萬非必需性消費。

當你在計算自己的4%法則時,你無法正確的知道自己的消費模式,那只會增加自己退休生活的不安。

在(提早)退休前幾年,試著紀錄並了解自己的生活花費首先你必須試著記錄一年前的費用,當你離退休時間點越近時,這件事情更顯得重要。

正確的紀錄年花費有助於精準地控制未來提領率的變化。

這不意味著你必須節儉度日,但你要知道你的錢花在哪。

舉我的例子:我當研發替代役時期,第一年只領著國防部給我的2.8萬元,因此我嘗試著這一年精準地控制我的支出與紀錄花費。

希望月花費能控制在1.5萬以下,大致上平均一個月的費用如下。

2015年消費紀錄這是平日省錢,假日會跟女友偶爾吃大餐的消費紀錄。

平均月花費在14851左右。

那時因為有設定1.5萬的目標,所以會造成剩下一個禮拜還剩1000~2000的話,周末就犒賞自己吃大餐。

如果消費的太快,就會連續幾天自己煮乾麵來吃(很省錢的)。

記錄到最後你大概就會知道你一天餐費吃200或吃300所造成的影響,可能就會讓你周末可以稍微寬裕一點。

如果你選擇搭客運或搭高鐵回台北對於最後一周花費影響。

到現在我已經沒在記帳了,大概知道每筆消費對於月支出的影響。

每個家庭(人)的4%金額必須包含”需要”與”想要”從上面的紀錄你大概可以知道你的花費有多少比例是在於必須性消費與非必須消費。

當然在設定4%目標的同時,如果只設定必需性消費,那這退休生活過的也未免“太危險”與”枯燥了”。

這邊給大家一個建議,必需性消費控制在3%以內,剩下的才是非必須性消費,也就是4%扣除必須性消費後的1%)。

我們可以知道並非所有4%的提款率都是一樣的。

想像一下2個60歲的退休人士,他們在同一年度都依靠4%法則來執行退休計畫。

單從提領率來看,他們似乎在遵循完全相同的方法,具有相同的風險和報酬,成功率都一樣。

※假設每人每年必須的最低生活花費在台北為40萬元,在花蓮為30萬元現在讓我們檢查一下4%的金額。

第一位在台北退休的A先生需要4%的費用就能生存,因此他依照每人最低生活花費他必須準備1000萬的退休金。

如果他們的提款額低於此水平(並且按通貨膨脹率每年調整),他們將難以支付生活必須開銷。

相比之下,想像一下我們的第二位退休的B先生選擇在花蓮退休,而他僅需要3%來支付生活開銷。

剩下的1%用於出遊和非必需性消費,但他也是必須準備1000萬的退休金(3%用於30萬最低生活花費,1%用於10萬非必須消費)。

從生活質量的角度來看,這種休閒活動可能很重要,但對於”生存”而言卻不重要。

現在我們假設他們兩位人士在2008年退休,隨即遇上了難得一見的金融海嘯,A先生還是得提領著4%,因為那是他在台北每年生活最低花費。

而B先生因為資產大減,他選擇改提領3%,他必須減少非必須消費來度過退休生活。

A在2008年初提領一次4%後便遭遇到了金融風暴,但還是只能提領4%的情況下,在一年後繼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