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成民眾期待退休金能按月領回 | 2020臺灣退休理財規劃大調查

為了解台灣民眾對退休規劃及相關金融商品的需求,施羅德投信、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及《Smart智富》月刊合作,在2020年4月份進行「2020台灣退休理財規劃大調查」,針對 ...諮詢專線諮詢專線預約專人創富理財創富理財首頁創富觀點投資理財心法精選文章逾6成民眾期待退休金能按月領回來源:SMART智富月刊授權轉載分享至:在全球高齡化趨勢下,退休準備已成為極其重要的議題。

上班族雖有政府與企業年金作為退休生活費來源,但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未來退休規劃更為堪慮。

面對後疫情時代,民眾對退休規劃有何想法?哪些金融商品適合用來準備退休金?退休規劃意識抬頭,9成受訪者已在做準備。

為了解台灣民眾對退休規劃及相關金融商品的需求,施羅德投信、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及《Smart智富》月刊合作,在2020年4月份進行「2020台灣退休理財規劃大調查」,針對全台22縣市800位35歲~60歲負責個人或家庭理財規劃的民眾進行網路調查。

調查結果發現,民眾的退休規劃意識抬頭,有97.1%的受訪者已在進行退休規劃,相較2015年的不到5成受訪者有行動,已成長近50個百分點,顯示民眾在退休規劃的行動力明顯大幅提升。

另外,台灣民眾普遍保守選擇退休理財工具(編按:題目為複選),仍是以儲蓄或定存為大宗,占比為84.8%,其次則為保險(78.2%)與股票(64.9%)。

若進一步詢問受訪者,退休理財規劃最重視之處,可看出3大發現:市場波動下,退休理財心態更趨保守。

本次調查詢問受訪者,進行退休理財規劃時,最主要的考量為何,前3名分別為「保本」(35.6%)、投資報酬率(27.4%)以及「固定配息」(20.1%)(詳見圖1)。

<圖一>做退休規劃時,民眾最優先考慮保本、報酬率。

進一步觀察發現,40歲~60歲的民眾優先考慮「保本」與「投資報酬率」,可能與其理財經驗相對豐富有關;較年輕的35歲~39歲受訪者,則以「保本」與「固定配息」為主要考量。

但不分年齡,保本都居於首位考量,可看出在市場波動下,退休理財心態更趨保守,對風險的接受度偏低。

其次發現,受訪者愈來愈有「退休靠自己」的意識,且偏好退休金固定給付且發放頻次短的提領模式。

近9成受訪者表示,「自己的儲蓄」為退休後主要生活費來源,過去備受民眾倚重的「政府退休年金」退至第3位,僅有67%的受訪者選擇。

至於最期待未來的退休金提領方式為何,有60.5%的受訪者最期待的提領方式為「按月領回」(詳見圖2)。

<圖二>不到一成民眾期待一次領回退休金第3個發現是台灣民眾希望退休規劃更彈性,本次受訪者平均計畫的退休年齡為60.86歲,正式突破60歲大關。

但有51.9%的受訪者表示,當面臨投資市場大幅波動時,將延後原本規劃的退休時間,尤其是35歲~39歲的年輕族群決定延後退休年齡的態度更顯著;只有45.4%的受訪者會維持原本的退休時間,主要以50歲~60歲的屆退族為主。

從這3個發現可看出,台灣民眾的退休規劃仍走安全路線,希望能有一個保本、有現金流的「退休理財基底」,同時具備彈性與靈活度,讓老後退休生活有一個安心的基本水準。

用符合3大性能投資工具,為退休生活打底。

施羅德投信總經理謝誠晃也認同這個「退休打底」的觀念,他說過去7年施羅德投信一直透過問卷調查了解台灣民眾對退休規劃的看法與行動。

從今年調查結果可看出,民眾對退休規劃的意識有所提升,或許是受到年金改革、高齡少子化等議題觸發而加快行動,這是一件好事。

至於退休規劃追求保本、現金流、更彈性,代表台灣民眾希望退休要有底,讓未來人生才有底。

呼應這3大需求,他建議民眾在選擇退休理財的工具時,應重視「安全性、明確性、應變性」3大性能。

1.安全性:以保本安全性來說,謝誠晃認為以往資產保本成本相對便宜,但全球早已出現高齡少子化、經濟發展放緩以及長期低利3大現象,加上疫情催化,導致資產保本成本相對提升。

他認為民眾應調整過去退休理財追求的保本觀念,在合理的保障範圍內,透過定期定額、長期投入降低風險,做好資產配置,才有機會在穩健中成長。

2.明確性:其次是選擇能明確配發一定資產收益為現金流的金融工具,滿足退休理財規劃對被動收入的需求。

3.應變性:最後,則是藉由投資標的的多元配置,衡量個人風險承受度,控制投資組合波動。

他認為能滿足這3大性能的金融工具,是符合現今台灣民眾在退休規劃需求與想法的好工具。

退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