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投資一百萬每個月領四千的投資形保單 | 投資型保險ptt

類型其實投資型保單大概20年前就有了當初的形式大概都是月繳3000元繳20年 ... 類全委保單通常保險業務不會比你還了解市場除非自己有花時間去研究所以1.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1.7.50 (臺灣) ※ 文章網址: ...批踢踢實業坊›看板Stock關於我們聯絡資訊返回看板作者awne(小減)看板Stock標題Re:[請益]投資一百萬每個月領四千的投資形保單時間SatAug3109:41:152019※引述《luke0710(綠島小夜曲)》之銘言:我剛好屬於業內人士也許可以提供另一個角度的看法給各位為什麼這麼多人買投資型保單至於投資型保單適不適合你就留給各位自己去做判斷1.類型其實投資型保單大概20年前就有了當初的形式大概都是月繳3000元繳20年前面10年投入金額進入保險的比重通常都超過1半所以常常有客戶會投保7.8年以後才發現績效相當差(因為錢都花掉了沒有進入投資標的)這也是早期大家對投資型保單的印象最近這10年的投資型保單又分兩種1.自己挑標的跟2.類全委保單通常保險業務不會比你還了解市場除非自己有花時間去研究所以1.類型通常都是挑聯X全球高收益債XXX林新興市場固定收益類似這些高收益債或新興市場債,讓客戶領利息這樣至於類全委保單是最近這5.6年開始流行顧名思義就是將錢委託給基金公司公司通常會有一套加減碼的動態調整策略隨著市場去調整這筆資產可能股5債5或是股4債6之類的所以這種保單很看基金公司的操作績效另外投資型保單有兩種平台年金平台以及壽險平台兩種的唯一差異就在於身故有沒有保本所以年金平台就是沒有身故保障的投資型保單:這種保單之前在CFP板我有解析過了:原文轉給你如下:這種我之前有研究過,我發現銀行理專不知道是不懂還是不願意告訴你:但是我實際問過之後不懂的比較多,大概是佣金高吧:我只能說這是目前銀行很愛推的"理財"產品:詳細內容我來告訴你:1.為何可以領100萬+15%回來?:因為這筆保單除了去買基金之外:還會另外幫您長輩保115萬的壽險:壽險費用是內扣的,意思就是你投入100萬先不算手續費跟管理費:會有一筆錢先拿去買壽險,剩下的錢才是進行投資:他們會有個年齡係數x壽險金額的公式來計算保費:而且隨著長輩年齡越高,每年所繳的保費也越高:以上就是他們所謂的保本,但是就是拿你的錢去買壽險:死了才保本?我個人是認為挺可笑費用的部分其實壽險成本真的沒有非常高如果以第5回生命表來看目前62歲女性每萬元保額的費率是4.99所以假設你投入100萬保額115萬每個月的保險成本就是15*4.99=74.85元另外我覺得身故給一個保障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過去有很多人沒有保險的觀念或是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買保險等到5.60歲了才想到要買一些基本的壽險不好意思保險公司不賣你了或是你的費用會超級貴投資型保單的費用的確是比較貴因為你付出了投資的成本以及保險的成本:2.投資基金管理費以及手續費?:我只能說,這種保單都非常高明:現在投資人只要看到手續費幾%幾%幾乎投資的意願會降低:所以一般來說會跟你說"在投入時"不會有管理費跟手續費:但是是事實上這些費用都是從基金內扣的,:意思就是基金所投資的標的若是都沒上漲或是下跌:基金淨值還是會下降,因為管理費直接內扣:主要只是規避或是不想跟你說有手續費的事情:所以跟你談的時候,應該都會說這種保單投入時沒手續費:但是卻沒跟你說,我手續費每個月都跟你從基金淨值內扣回來,想逃也逃不掉:3.解約風險:這個不知道所謂的理專有沒有跟你說,但是我猜沒有:因為講了你應該就不大想買,原則上是簽約時才會淡淡的跟你帶過:這些一般都大同小異,原則上綁三年,我拿我看到的來說:第一年解約-8%:第二年解約-5%:第三年解約-3%:4.配息來源:其實你要知道,這種基金跟股票沒啥分別,你要買他保單上應該會有一行字:"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只要基金的績效沒有高過你的配息+管理費+手續費:那配息來源就一定是你的本金,不然他錢從哪裡來?:舉個例子,若是他主張配息5%,管理+手續各1%:那基本上他績效一定要每年有7%以上,配息來源才不會是你本金:另外這保單還會有個但書,這理專應該也不會跟你說:就是若是基金淨值降低到一個程度,是不會配息的,因為配不出來,也沒錢配:結論::若是現在有個理專跟你推基金跟壽險我看你應該不會理他:但是他換這個方式跟你說,你就想買了:所以現在會用這種月配息的基金再綁壽險再包裝成一個產品:但是層層的包裝暗藏了很多細節,你沒一一剝開根本不知道他在玩什麼:現在銀行也真的很聰明,懂得利用很多包裝來吸引大眾買他們"穩賺"的產品:然後產品也經過設計讓你無法短期內解約,也會弄個停損點讓你無法配息:怎麼玩你都不會是贏家:我也可以很清楚的跟你說,今天若是我是基金公司基金淨值根本不需要CARE:他們CARE的是手續費跟管理費,因為那才是他們的收入來源:但是基金淨值太爛又吸引不到資金,所以他們會辦說明會:目的是要吸引新的資金進來,把基金淨值用買的買上去:但是只要後續新的錢沒進來,或是績效上不去,基金淨值就是趴在地上:所以,這保單內應該會有另外說他們會辦教育訓練,定期會議等:費用大概600萬也是從基金裡面扣,教育訓練拿來辦什麼?:當然是拿來辦說明會阿,辦一場150萬,一年可以辦四次:請銀行叫幾個VIP客戶,租個場地,雞尾酒外匯叫一叫:又可以吸到另外一波資金進來,這些錢誰出的?:別懷疑,就是你幫忙出的,他們根本不用出到任何一毛錢:但是你們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你們不願意做功課:只想錢放著就可以領5%又要保本,那他們不賺你們的要賺誰的?:若是真的想保本又不懂財經知識,請你去定存吧:不然電影中那些基金經理人酒池肉林的畫面真的不是虛構的。

:現在原來這種保單還存在啊:看來真的是熱賣前面稍微介紹一下投資型保單再來談談為何還是有很多客戶買單1.稅務投資型保單的收益要併入所得稅課徵(2009年11月解釋令)但是由於投資型保單的收益來源大多來自海外股票或債券計入最低稅負制當年度海外所得有100萬的免稅額簡單來說我今天買股票2000萬股利100萬要繳股利所得還有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買投資型保單2000萬年撥回金額100萬不用繳2.沒時間研究市場一般人不會像板上的各位這麼專業買甚麼賺甚麼但是又期望可以投入市場拿到好一點的報酬只好把錢交給基金公司但是又擔心風險所以加一個保障3.資產保全保險的觀念就是明天跟風險不一定哪一個先來假設你今天投入2000萬買股票好死不死看到金融海嘯-50%心臟嚇的忘了跳那你的繼承人只能領到1000萬很多人其實想把錢留給小孩但是又不想太快把本金給小孩(失去財產的管控權)投入2000萬1年領個5%身故時給小孩2300萬我覺得投資型保單可能適合某些人去買以投資的角度是絕對不划算費用的確是比較貴但是他有一些功能性可以去規劃包含金流指定受益人等等其實很多醫師、律師(包含我們的金管會主委)等等都很喜歡投資型保單大家覺得他們真的不看條文不知道費用比較貴不會看股票嗎?只是他們覺得多付出一些費用可以得到一些他們想要的效果不管投資甚麼東西都一定要有一定的了解股票也好投資型保單也好基金也好都有很多人會為了業績亂賣所以自己要有一些分辨的能力話說我PO完才發現這邊不是CFP版跟股票沒關係會不會被砍呀...對了我不是保險業務請不要私信給我--三歲的時候,媽媽告訴我爽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上學以後,老師問我長大後的志願是什麼?我寫下"爽"這個大字他們說我沒搞清楚題目,我告訴他們是他們沒搞清楚人生。

--※發信站:批踢踢實業坊(ptt.cc),來自:118.171.7.50(臺灣)※文章網址:https://www.ptt.cc/bbs/Stock/M.1567215680.A.39F.html推Sunrisesky:推專業08/3109:49推vic6655443:客觀分析只能說各取所需ptt上大多是年輕人還不會08/3109:53→vic6655443:想到資產轉移所以比較討厭保單08/3109:53→tctv2002:這裡是股版沒時間研究市場這句話是不存在的雖然08/3109:54→tctv2002:有些是跟單仔不會研究08/3109:54推badfood:甚麼時候台灣才會引進真正的投資型"保單"投資獲利08/3109:55推joyca:主要是避稅跟壽險需求大且需要階段性調整的人比較適08/3109:55→joyca:合08/3109:55→badfood:歸保護投資風險歸保險公司早點引進吧08/3109:55→badfood:保戶08/3109:56推silver5566:資產轉移是很重要的一點08/3110:00推nightmareevi:推08/3110:11推fortinet:其實就是這樣,資產轉移和避稅。

還有研究投資是件非08/3110:14→fortinet:常花時間的事情,年輕時薪資不高,但如果你有份好08/3110:14→fortinet:的專業領域,最後時間投入工作的報酬會遠高於研究08/3110:14→fortinet:投資08/3110:14推wiggins510:專業08/3110:19推jeff872984:推推08/3110:26推xuane:如果是退休族群,非基於稅務考量的話,保壽險應該是08/3110:42→xuane:沒什麼必要。

08/3110:42推silent5566:這篇正解投資金額到一定數字之後要開始避稅保險就08/3110:50→silent5566:還不錯08/3110:50推danhunter:本多就是贏!普通人保險與投資分開最好08/3110:53推mariner26:終於有專家出來說話了,金融商品內能夠穩定獲利又能08/3111:10→mariner26:資產傳承就只有保險了!08/3111:11推agnel:推只能說這種商品適合某些特定族群或許買的人是08/3111:15→agnel:基於稅務或資產移轉考量真的想投資的年輕人當然純08/3111:15→agnel:投資就好08/3111:15推albert1229:專業08/3111:25推heveninferno:用心推08/3111:28推TuDu:少講資產隱藏功能其他不錯08/3111:30推f204137:買壽險業賣的保單不如買壽險業公司股票一起賺08/3111:32推emptie:說得合理08/3111:33→nptrj:為了省一點稅噴一堆本金08/3111:38推Simplebest:推推08/3111:42推Sarawak:請問若是儲蓄險,對於保守的人推薦嗎?08/3112:39推xm31mark:有錢人買給小孩避稅的很多,利率真的不是他們在意的08/3112:45推asole:推解釋淺顯易懂08/3112:46推nocebo:你說的都很好但保險業務不是把這個商品推給需要08/3112:46→nocebo:的人08/3112:46→nocebo:而是能賣幾個算幾個,對很多人來說就是買了不適合08/3112:46→nocebo:的商品08/3112:46推b18902040:結論是你錢太多像醫生一樣就會想買。

那沒錯阿。

基08/3112:56→b18902040:本上大部分人都不是有錢人所共以不買。

08/3112:56推NO8627:專業,無論股票基金保險,本來就會因人而異、因時08/3114:33→NO8627:間而變動。

自己身為業務,也會隨著時間調整配置投08/3114:33→NO8627:資比重。

08/3114:33推qqq5890003:沒錯這篇正解08/3114:59→qqq5890003:但是有些業務就是沒良心那種的,導致大家都很反感08/3115:00→qqq5890003:但是不得不說台灣很多基金真的都是拉機XD08/3115:00推tio2catalyst:好文08/3115:47推attpp:金庸有保單嗎?08/3115:49推tbere2002:推專業08/3116:43→JuiFu617:資產轉移每年不是200多萬,從小孩移轉到大會不夠嗎08/3117:27→JuiFu617:?08/3117:27推Smallfair:推!看那些為反對而反對的就覺得好笑08/3118:56推lovecut:推,只有適不適合08/3121:36推KEORY:這篇正解,投資沒有最好,只有自己是否適合08/3122:40推smalla1031:謝謝解釋08/3123:55→tsitned:富人才需要保險09/0110:57推hello130129:推09/0117:31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