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福利新篇章2】農業保險新篇章,農產遇損免驚惶 | 農業保險

農業保險保障範圍更廣水梨水稻都有獲得理賠. 目前在所有項目當中,水稻、梨和農業設施是投保率前三名。

以梨來說,由於是第一 ...首頁豐年雜誌封面故事【農民福利新篇章2】農業保險新篇章,農產遇損免驚惶【農民福利新篇章2】農業保險新篇章,農產遇損免驚惶豐年雜誌20210121facebooklinetwitter文/段雅馨201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和富邦產險合力開發出第一張水梨農業保單,「替作物保險」的概念正式被介紹給臺灣的農漁民。

農業保險試辦迄今6年,2021年1月1日《農業保險法》正式上路,完成保障農民福利的最後一塊拼圖。

農業保險將擴大服務範圍,不只有望在今年(2021)上半年開發出茶葉、葡萄和蜜蜂產業的新保單,農委會也預計設立「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專業管理保險基金並再保險以降低保費,還有培育勘損人力、舉辦推廣講座、建置農業保險資料庫等任務,寫下農業保險歷史性的新頁,讓從農更加有保障。

當支撐自己的強大拐杖 投保農業保險分攤災損風險替農產保險究竟為什麼如此重要?看天吃飯並非老生常談,甚至堪稱當今農業面臨的重要考驗。

農委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周妙芳表示,農業與天氣的關係本來就密切,而近幾年極端氣候發生得更加頻繁,農業生產受到的挑戰可說是日益增加,「在這樣變動劇烈的大環境之下,更得要避免『看天吃飯』。

」農業金融局局長李聰勇更指出,去年下半年西部缺水停灌,然而宜蘭地區卻因多水產生農損;12月更發生前一天高溫逼近30℃,隔日卻立刻下探6℃的情形,這表示極端氣候不但正在發生,更牽一髮動全身,在生活中有感,更深刻影響農業生產,凸顯農業保險的重要性。

農業設施投入成本高,加入農業保險可降低遇災的損失。

(攝影/張家瑋)周妙芳根據過去15年的資料統計表示,臺灣每年平均因天然災害而產生的農損金額約124億,農委會提供給農民的天然災害救助金每年平均約為32億,只有農損金額的約25%,也就是說災損的其他約75%仍須靠農民自己負擔,光靠救助金,無法填補災損缺口。

「這也是農業保險的用意,就是把這些風險(災損的約75%)分攤掉,農民付相對少的保費,當災害損失時能獲得相對高的理賠金。

」周妙芳說,農業保險推動至今,投保率從初辦的0.93%提升到去年的9.76%,目前共有21個品項33張保單。

在亞洲地區,日本、韓國和中國都已有農業保險,富邦產險企業保險商品資深協理李慧玲是臺灣首張農業保單的開發者,第一張保單也是借鏡日韓,從高接梨著手。

從試辦開始就參與農業保險推動的她觀察,大部分會令農友持觀望態度的原因,還是源於對產險的陌生。

「一般大家比較認識壽險,就是繳多少錢可以拿回多少錢。

很多農友會問:『我高接梨花3萬塊保險可以拿多少?如果沒有拿回來不是就丟到水裡?』就可以看出是因為在概念上比較陌生。

這也使得推動不易。

」而另一個挑戰則是農業產業長年以來只能依賴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針對這一點,周妙芳也表示,其實初衷是希望當災損發生時,天然災害救助金能給予農民一個基本的協助,進而東山再起。

不過她也強調,「就像資料看到的,這個救助金只是實際損失的25%而已。

要真正降低風險、在遭逢變異時重振,就得藉由農業保險填補另外75%的缺口。

」農業金融局副局長周妙芳表示農業受極端氣候影響,挑戰更加嚴峻,更凸顯農業保險的重要性。

(攝影/王志元)農業保險保障範圍更廣 水梨水稻都有獲得理賠目前在所有項目當中,水稻、梨和農業設施是投保率前三名。

以梨來說,由於是第一張保單備受關注,再加上一年就出險、有理賠,農民投保意願相對踴躍。

李慧玲分享一位梨農投保第一年就獲得理賠,第二年不但主動續保,還會「呷好道相報」拉鄰近農友加入;周妙芳也認為年年出險是梨品項投保率高的原因,臺中是梨的主要產區,農民風險意識高,前年(2019)就因為沒有雨而獲得400多萬的理賠金,再加上梨品項的保單形態多元,實損實賠型和災害連結型都有,天氣指數型裡又分風速、多雨量和少雨量,「等於無論哪一種情況發生,都有可能理賠。

投保意願自然就高。

」而水稻因為種植面積最廣、涉及農民數量最多,投保範圍為全國性,在一期稻作有10.79%的投保率,二期稻作的投保率更達15.31%。

在補助方面,農委會給予保費50%的補助,地方政府可依財務狀況再加碼,像是臺南市就有25%,而雲林縣則有40%;以雲林縣為例,一位稻農只需要負擔10%的保費就能享有保險。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