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推薦買「返還型保險」!套路到底有多深? | 返還型保險

返還型保險,也是我們俗稱的儲蓄型保險,即被保險生存至約定年限後,保險公司有返還所交保費或者合同列明的保險金額。

很多人以為:買了這類 ...很多買了返還型保險的朋友,始終想不明白,雖然保費很貴,但是有病理賠,沒病幾十年後保費還能全部返還,這看起來簡直不能更良心了,怎麼會不划算?那些返還保費的保險看起來好像"買到賺到",實際到底靠譜嗎?...一、怎麼識別返還型保險?返還型保險,也是我們俗稱的儲蓄型保險,即被保險生存至約定年限後,保險公司有返還所交保費或者合同列明的保險金額。

很多人以為:買了這類保險,如果出險的話,能賠約定的保額,到了約定的時間如果沒有發生過理賠,還能退還所交的保費。

看起來非常不錯,再加上保險公司賣力宣傳,吸引了不少關注。

而出於順應市場需求的考慮,保險公司也設計了大量產品,大部分的分紅險,萬能險都屬於這類別。

細分下來,這些產品又可分為返還型健康險,返還型理財險和返還型養老險。

返還型健康險:如具有返還屬性的普通醫療保險、住院險、重疾險等。

返還型理財險:如教育金、婚嫁金,創業險金等。

返還型養老險:如具備養老屬性的返還型年金保險、定期保險、終身保險等。

以上也僅僅是粗略的分類,通常這些產品屬性會有交叉。

比如一些終身保險其實也是返還型保險。

二、返還型產品的顯著特徵在各種產品中,比較常見的是返還型意外險和返還型重疾險。

返還型意外險的顯著特徵是:號稱保障百萬起步,看起來也特別全面,貌似保險這片魚塘都被它承包了,但是需要注意一點:只是普通意外的話,保障額度一般會比較低。

除了意外險,部分定期和終生型重疾險也帶返還功能,不過,好的返還型定期重疾險其實不多,並且返還的前提是未發生理賠,還要保障期結束。

而終生型返還重疾險,這類產品的顯著特徵是:約定在某個年齡(如70歲、80歲等)退還所有的保險費,保障依然有效。

要注意的是,若在約定年齡之前發生重疾理賠或身故,保費不會再退還。

選取了6款備受關注的兒童重疾險進行測評,通過圖表可以看到,返還型的重疾險,在保障接近的情況下,每年所交保費比不返還的貴很多。

30年定期返還型兒童重疾險測評...簡單來講,返還重疾險本質是:投保人多交了很多錢,被保險公司拿去投資,然後在幾十年後返還已經貶值很多的"老本"。

廣義上,所有帶身故責任的儲蓄型重疾險,其實都屬於返還型保險。

其實,普通工薪家庭購買消費型的重疾險已經足夠,沒必要為了返還,購買返還型徒增負擔。

返還型產品到底值不值得購買?為什麼不建議購買"返還保費型"保險呢?因為返還型保險的保費一般會貴不少,在一定的保費預算下,這就制約了保額的提升。

其實,保險公司的收入主要有兩部分:保費、投資收入。

保費就是投保人交的保費,投資收入就是依靠保費產生的投資回報。

保險公司的支出主要有兩部分:保險金給付、費用支出。

保險金給付除了保險事故的理賠外,返還型保險的"返還(100+x)%的已繳保費"也屬於保險金給付,費用包括保險公司的運營費用比如員工的工資、也包括給代理人的佣金等。

通俗來說,羊毛出在羊身上,返還型保費實際上就是你的保費先借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證一定的保障責任後,滿期了再連本帶一點利還給你。

因為國內保險定價的限制,保險公司折算投保人收益的利率一般不超過3.5%。

...舉個例子:小明打算花10000元買個保費返還型保險,如果發生保險事故,可以拿到50萬元賠款,如果沒有,20年後小明能拿回11500元,小明會覺得心理很平衡。

但是如果把這10000元中的2000元拿去買一個非返還保費型保險,保額同樣是50萬元,雖然保障期結束,這筆保費沒發生事故就沒了。

但如果小明把剩餘的8000元拿去投資,投資收益為4%(無風險一般人都能輕而易舉能做到),20年後,小明投資拿到的錢,其實會比返還的保費多不少。

最後,還想說一點。

保險,是用來轉移風險的。

買返還型保險,一定要充分考慮通貨膨脹。

魚和熊掌兼得很多時候只是美好的奢望,投保人如果既要保障又要保本,甚至期待收益,那恐怕是要失望了,畢竟現在的10萬元和30年後的10萬元,價值不可同日而語。

最重要的是,選哪種產品還是要根據自身收入、家庭以及需求的情況來定。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mxsb001作者:小晶點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