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型與返還型保險到底該選哪個--財經--人民網 | 返還型保險

通過賺錢君找到的兩套保險方案以及計算結果來看,如果單純從投資收益的角度來講,返還型保險的投資收益率其實很低,連銀行定存都比不上。

共產黨新聞要聞時政法治|國際軍事|台港澳教育|社會圖片觀點地方|財經汽車房產|體育娛樂文化傳媒|電視社區政務通博客訪談|游戲彩信動漫RSS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保險頻道消費型與返還型保險到底該選哪個2015年07月06日07:54    來源:新快報    手機看新聞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分享到...分享到人人分享到QQ空間  保單成為很多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保險產品中永遠存在一個兩難的選擇:消費型保險產品保費低、保額高,但不出險保費就是白交﹔返還型雖然貴點,到期能連本帶利返還,總讓人覺得很劃算。

“消費型”與“返還型”到底應該選擇哪個?通過賺錢君找到的兩套保險方案以及計算結果來看,如果單純從投資收益的角度來講,返還型保險的投資收益率其實很低,連銀行定存都比不上。

選擇哪個,要依照個人經濟能力和現下處境來決定,並不是有返還的保險就是好保險。

  ■新快報記者李馳  消費險or返還險?兩種方案推演逐步看  現在的人身險產品無非三類,即“付了保費不返還的消費型”、“到期后返還保費和收益的返還型(如兩全險)”,還有“傾向於投資理財功能的理財型(如萬能險、投連險)”。

賺錢君主要帶大家認識一下“消費型”和“返還型”這兩種。

為了方便對比,賺錢君找到了同等保額、相同保障內容及保障期的兩款不同類型產品。

  概況說明  30年內健康度過,8.88萬等於白花  先看看保險方案A,這款產品隻要繳滿20年的保費,可以保障到60歲(假設投保人今年30歲,那麼保障期則為30年)。

投保人每年需要交納的保費相對較少,每年4440元。

20年后,投保人總計交納的保費是8.88萬元,保障期間發生人身意外或疾病(身故)等,最高能夠獲得50萬元的賠付。

但問題是,在這30年的時間裡,投保人要是健健康康度過了,那8萬多的保費就等於白白交給保險公司,一毛錢也拿不回來。

基於這個原因,這種消費型保險往往顯得“有點不太合算”。

  30年后人還健在,保險公司多給10萬  有比較才會有鑒別,再看看保險方案B。

這是一款返還型保險,與保險A是同樣的保障期間和保障內容,保障的額度也一致。

但從表格中也可看出,投保這款產品的費用是比較高的,一年就要交25000元給保險公司,20年下來一共是50萬元,這比保險A貴多了。

但比較誘人的是,如果投保人在30年后還健在,保險公司會將你交的50萬元全部還給你,而且還多給你10萬。

這也是返還型保險最大的賣點:不用花錢、還連本帶利返還保費。

  投資分析  現在市場上,保險經紀人也比較喜歡推薦返還型保險。

但我們應該知道,倘若這款保險真的那麼“合算”的話,早就該一統天下了,為何還會有其他類型的,如消費型和理財型保險呢?如果僅從投資收益來考慮,投保返還型保險並不抵,具體看如下計算。

  ★計算  買方案A省下來的錢定存,30年后本息比方案B返還額多  從投保效果來說,我們可以把返還型保險拆開,即一份不返還的保險加上一份投資保費。

參照這一標准,案例中的保險B就等於保險A+投資保費20560元/年。

保險B就相當於是,把其中一部分保費用來提供和保險A同等的保障服務(保費為4440元),而剩余的20560元則由保險公司統籌,另作他用。

  如果將這20560元投資於其他渠道——首先就用大家最常見的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作比較。

根據央行最新的存款利率標准,一年定存的年化利息是2%。

假設我們沒有選擇保險B,而只是選擇保險A,每年交4440元,然后將多出來的20560元在銀行存一年定期,第二年到期之后連本帶利,再加上新一年的20560元繼續存,一直持續20年。

賺錢君計算得知,到第21年連本帶利是50.95萬元。

  因為保險B的保障期間是30年,隻有等到30年之后才能取回60萬元。

為了公平比較,前面的50.95萬元還得在銀行繼續存10年,這才能與保險B的時間一致。

算下來,最后的本息共計約62.11萬元,高於保險B最后的返還額度。

  ★延伸  若是其他高收益投資,相差額度會更大  從上面的這筆投資賬單中不難看出,如果把返還型保險看作一項理財投資的話,它的利率連銀行定期存款都比不上,隻有2%不到。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