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地產王林陳海靠「猴群管理」跨界壯大 | 林陳海宜蘭人

忙著穿梭尾牙各桌,招呼這群金融業面孔的,是一位年紀超過七十歲,白髮蒼蒼的老先生,他是寶佳機構的創辦人林陳海。

... 這三年來,林陳海攜手四十四歲的兒子林家宏,大筆購入台企銀、三信商銀、永 ... 1946年:於宜蘭出生商業周刊發布於2018年04月25日08:59•馬自明聯合報系/陳正興攝今年年初,台灣建案推案量最大的寶佳機構在南港展覽館裡舉辦尾牙,席開二百五十桌,但其中約七十桌、接近七百位,請的全是金融業,大到董事長,小到業務員,不分官階,不分退休或在職,全都入席。

忙著穿梭尾牙各桌,招呼這群金融業面孔的,是一位年紀超過七十歲,白髮蒼蒼的老先生,他是寶佳機構的創辦人林陳海。

向來低調的他,一條西裝褲穿十年,磨出毛邊也不換。

但這位地產大亨,身價超過千億元,財富實力不在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之下;買金融股,一出手,現金兩百億元,金控老闆對他高度警戒,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王道銀行董事長駱錦明對他也畏懼三分。

這三年來,林陳海攜手四十四歲的兒子林家宏,大筆購入台企銀、三信商銀、永豐金持股;最近的戰役是,他左手敲進華票一七%股權,讓早想購併華票的駱錦明,不得不分出董監席次,與他共治;右手進逼台新金,買進九%股權欲爭奪董監席次,吳東亮只好縮減董監人數,把當選門檻拉高,就怕二十五年的金融基業,一夕變天。

林陳海究竟有什麼本事,一跺腳,金融界就跟著地震?他的左右手、現任寶佳機構董事長李其白,曾對媒體形容:我們(指寶佳集團)就像是「一群猴子」。

為什麼他這樣說?●林陳海抓緊2次機會,逆勢坐大1946年:於宜蘭出生1985年:擔任明峰建設總經理1991年:成立寶佳機構,推平價宅2003年:機會1》SARS房產大跌,寶佳逆勢崛起2011年:參與投資台中銀2015年:和蔡友才、尹衍樑成立鑒機2016年:機會2》蔡友才、尹衍樑退出,接手鑒機2017年:先後參與農林、三信商銀董監改選,是其幕後推手2018年:參與華票、台新金董監改選,提名董監人選放猴群摘果內部創業制,幹部身價十億寶佳機構員工總數估計超過一千人,林陳海就是這群猴子的猴大王。

他的「猴群管理」,讓他成為千億富豪,更從地產王,跨足為地產界持有金融股價值最高的金融王。

寶佳連續八年都是推案冠軍,一年推案量逾三百億元,但寶佳不是靠一家公司辦到的,它旗下擁有約七十家子公司,數量排名建商第一,稱為佳瑞、佳展等的「佳」字輩,就達十二家。

這群子公司,資本額大多只有兩千萬元,稱不上大公司。

他們像為數眾多的猴群,手持猴大王給的工具,分別到各個樹頭摘果,多摘的果實自己留著,其餘拿回花果山,奉獻給如孫悟空的猴大王。

林陳海一週只上班兩天,一天去新北市五股的寶佳機構總部,一天去桃園的寶佳分部;近年來,更是退居幕後,半數的時間都在澳洲經營物業,在台灣的地產事業,則由李其白接手打理。

林陳海敢放手,讓旗下的「猴群」四處摘果,原因在於寶佳內部的創業制度。

寶佳的任何一位員工都可以自立門戶。

你只要找到一塊地,提出建案計畫,核可後,只須自付兩成到三成資金,其他七成到八成的資金,林陳海幫你出,並運用母公司資源,幫你找建商、找設計師、找代銷。

如果你的建案暢銷,不但林陳海賺得多,你也賺得越多,因此寶佳的子公司,這十五年來,數量成長約八倍。

據了解,當年和林陳海一起打天下的高階主管,現在個個身價在十億元左右。

只管大方向但誰敢咬布袋,重罰十倍錢「他(指林陳海)只管大方向,不愛自己插手,大部分的事都交給專業經理人去盯,」與林陳海家族熟識的金融界高層指出。

林陳海用同樣的原則,進軍金融業,他負責出錢,但實際操盤的人,交給專業。

他找來合庫票券前董事長唐楚烈、萬泰銀行前財務長吳素秋等人,組成約十五人的金融團隊,為他操盤資產規模兩百億元的寶佳資產管理公司。

外人看寶佳,如同一盤散沙,子公司招牌獨立,連寶佳名字都不掛,但林陳海雖給旗下主管胡蘿蔔吃,誰敢不聽話,棒子照樣打下去。

他生活低調簡樸,堪稱建商界的「不沾鍋」,只跟老朋友往來,平常幾乎不應酬、不交際,跟政治圈也不常往來,連吃飯通常都是一碗清湯麵。

建商代銷表示,雖然有千億元身家,但他兒子林家宏也不敢買超跑,「如果想開超跑過癮,他就跟朋友借。

」如此「清湯掛麵」的作風,林陳海也要求寶佳和其他協力廠商比照辦理,不能送禮、不能應酬,違反就嚴懲。

林陳海曾經立下一個規矩:假設包商明明只用七分錢買材料,卻虛報成十分錢,抓到則罰十倍的金額。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