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買實支實付醫療險,留意保費和理賠項目認定 | 實支實付膳食費

吳沛純指出,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最大的優點是,只要醫療費用在保障額度內,每次住院或門診 ... 包含住院期間的病房費、膳食費、護理費、醫師診察費等。

下一篇年領股利200萬!謝士英45歲後的傻瓜投資法:只要會乘法,3年帳戶數字變5倍理財退休理財生活百科購物車不是花多少就賠多少!50後買實支實付醫療險,留意保費和理賠項目認定保險條款看清楚,避免花大錢卻沒保障!share52261share文/陳莞欣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編按:年紀愈大,潛在的醫療開銷愈多。

不少人會選擇購買實支實付型醫療保險,讓老後的財務多一層保障。

在大眾印象中,所謂「實支實付」,應是指「用多少、賠多少」。

但不少人繳了多年保費,真的有需求時才發現自費項目的理賠金額不如預期。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請看保險專家分析。

人生下半場的財務規劃,一定要把健康也納入考量。

隨著身體老化,50歲以後,就醫的頻率可能比以往更高。

此外,醫療技術日新月異,臨床上有愈來愈多需自費的新型手術、醫材。

不少民眾選擇實支實付型的醫療保險,填補未來可能出現的就醫開銷缺口。

金管會甚至在2019年公告,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每人最多只能購買3張,熱門程度可見一斑。

但是,實支實付險真的是用多少、賠多少嗎?「多數人對實支實付險的印象是,只要有醫院收據就能賠,而且理賠範圍包山包海統統包。

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保險經紀人吳沛純說。

她擔任「保險本舖」店長,長期為民眾提供保險諮詢服務。

她觀察,大眾知道要買實支實付險,卻未必清楚保險確切的內容。

直到理賠時,才發現「為什麼我繳很多錢,保險卻不是所有醫療費用都理賠?」實支實付險有上限、分項目 魔鬼藏在細節裡吳沛純指出,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最大的優點是,只要醫療費用在保障額度內,每次住院或門診手術的花費都可申請理賠。

然而,實支實付險最容易引起爭議之處,就在於理賠項目及額度的認定。

每家保險公司的商品內容不同,但基本上,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的理賠項目可以分成3大類:1. 每日病房費用包含住院期間的病房費、膳食費、護理費、醫師診察費等。

但各家保險公司的保單,條款定義略有不同,購買前應先確認。

2. 手術費用由於當前手術種類極多,此項費用的認定方式是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最容易發生爭議的項目。

一般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的條款中,對於手術項目的認定有幾種寫法:一種是依據保險公司的「手術項目給付表」,按比率乘以保障限額,在額度內給付。

不在表上的手術項目,保險公司會依健保給付點數換算進行理賠,或與被保險人協議比照表內程度相當的手術項目給付比率,核算給付金額。

另一種,則是依照健保署公布的「醫療費用支付標準」第二部第二章第七節中所列出的手術(簡稱「健保2-2-7條款」),認定理賠項目。

若保單條款採用的是此種認定方式,則不在「健保2-2-7條款」中的手術項目基本上不會理賠。

同樣的手術,因保單所採用的手術項目認定方式不同,理賠額度也會有所差異。

民眾在購買保單前,應先釐清手術定義、給付內容為何,才能依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3. 住院醫療費用即俗稱的「雜費」,包含醫師指示用藥、處方藥、醫材、輸血、救護車等,以及超過全民健保給付之住院醫療項目。

多數就醫的自費項目都屬於「住院醫療費用」的範疇。

不過實際理賠項目仍依各家保險公司條款所載為準。

但須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自費項目,保險公司都會全額理賠。

例如,間隔未超過14天的住院治療費用,會視為同一次住院的費用。

超出住院醫療費用限額的部分無法全額理賠。

保險專家劉鳳和也提醒,同樣是自費藥物,「醫師指定用藥」和「病患自願用藥」是不同的。

以前者而言,醫師會在患者的用藥紀錄上清楚記載健保藥物已無法發揮有效作用,故患者需改用非健保藥品。

後者,則是由患者填「病患自費用藥同意書」,表示自願選擇自費藥物。

保險公司可以「健保藥物即有效,為何需要自費」為由,打折理賠或者不理賠。

若發生理賠爭議,金額100萬元以下的案件,民眾可至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調解。

評議書經送法院核可後,與民事確定判決具同樣的效力。

相較於打官司,是民眾處理理賠爭議時較為經濟實惠的選擇。

想購買實支實付險 留意4件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