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合理嗎? | 合理房價

一坪50萬以上的房子,只是超出許多受薪階級的負擔能力,但那不等於價格不合理。

假設一棟4層樓的透天厝,2到4樓每層都有三間套房可以出租, ...快訊日職/王柏融本季首轟出爐砲打歐力士王牌山本由伸17:38北市SOGO復興館疑有確診者足跡1630提早打烊全館消毒17:06udn雜誌商業企管聽新聞test0:00/0:00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台灣房價合理嗎?2020-07-2409:33聯合新聞網/北美智權報【蔡佑駿╱北美智權報專欄作家】※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台灣房地產,相對於大部分的受薪階級,確實很貴,但貴不等於不合理,就跟所有日常商品一樣,有不同等級的價格,匹配不同等級的商品,房地產也跟商品一樣,甚至是高度資本化的金融商品,因為他跟金融市場掛勾非常深,本身是價格波動相對穩定的抵押品,同時又可以產生很大的資本槓桿,屬性完全就是金融市場的一項商品,汽車、珠寶、貴金屬、精品,價格穩定性都比房地產更差,房地產毫無疑問就是金融商品的一種,事實就是如此,要釐清台灣房地產的價格合理性,首先就是要認清房地產的屬性,因為地球上所有的商品都離不開經濟學原理。

美國次級房貸爆發以後,台灣的房價不斷的上漲,很多人認為台灣房地產很貴,價格不合理,但是從資本市場效率的角度來看,台灣的房價並沒有不合理,房地合一稅制以前,台灣房地產確實炒作比較明顯,但房地合一稅制以後,脫離基本面的房價飆漲,很明顯就是消失了,沒有高把握度的套利空間,投機者自然就會散去。

所有在資本主義市場機制下的商品,價格從來沒有長期高估或低估的,如果低估了,慧眼者會進場套利,直到沒有套利空間為止,高估了也一樣,市場機制會讓持有者拋售,直到價格沒有高估為止,錢是很「精明」的,不會有商品可以長期在公開市場上,維持價格高估的狀態,小規模的商品還勉強可以,主力和大戶們可以鎖籌碼,但是像房地產這種規模非常大的產業,基本上是做不到的,就像改變河流流向還可以做到,但是改變洋流流向,那困難度就非常高了。

以台北市鬧區一間小套房價格高達900萬的例子來說,如果那間套房可以月租1.5萬順利出租,代表市場機制下,那間套房的經濟產值一年18萬是可以達成的,按照目前的市場利率去推估,假設殖利率2%(台灣房貸約1.5%左右,十年債殖利率約0.5%,假設環境不變,2%的殖利率是可以長期存在的水平),那該套房售價900萬完全合乎市場機制,而且屋主還要負擔修繕、稅務與維護成本,年報酬率一定低於2%。

屋主只賣900萬,並沒有高估或低估,如果那間套房面積是10坪,那1坪90萬也是合理的數據推估,因為市場機制下,那個物件的生產力就是這麼高,高到撐起1坪90萬的價值,就跟有些名車售價可能超過500萬以上,因為那台車的綜合性能,只要有很多買家願意用500萬以上去買它,那就是市場機制下的合理價格。

房價也許高,但不會不合理一坪50萬以上的房子,只是超出許多受薪階級的負擔能力,但那不等於價格不合理。

假設一棟4層樓的透天厝,2到4樓每層都有三間套房可以出租,該地段套房平均月租7000元,1樓店月租10萬元,整棟房子的一年產值就高達195.6萬,報酬率抓2%去反推,整棟房子賣個1億元也是剛好而已,如果該棟房子權狀是200坪,那一坪就是50萬,這些都是符合市場機制的概念去推算,買不起或價格很高,不等於價格不合理,勞動生產力低,卻又想買經濟生產力極高的商品,買家能力自然就難以負荷了。

我覺得一個LV包包售價20萬根本不合理,這邏輯是有問題的,因為我對LV包包的價格判斷方式是不完整的,所以我對它的訂價機制肯定不認同,但那不等於一個LV包包賣20萬不合理,那跟股市一樣,很多時候未必是價格不合理,也可能是觀察者的估價方式有問題,LV精品能長期出現在市場機制下的價格,它就是合理的,不然它早就倒閉了,我也可以選擇買一個幾百塊的路邊攤,或者平價的實用背包,反正市場機制下,你付出的成本,會有相對應的品質,低於市場平均價格的商品,它一定有相對應的缺點,價格會反映品質。

在全球各地,那種方圓面積半徑少於20公里,生活機能便利性極高的大城市,房價都不會低到哪去。

如果不是高房價,那就是高租金,價格往邊陲地帶才會遞減,公共交通、醫療、治安,高便利商業等各種機能都擁有的國際城市,居住成本一定高,因為那些地段的經濟生產力太高了,使用者付費,自然要負擔相對高的居住成本,如果能找到成本比較低的物件,那個物件一定有其缺陷,然後反應在價格上。

以台灣來說,如果是距離大都市較遠的地區,北部基隆、中部南投、南部屏東,台灣並不是所有的房地產物件都貴,也有便宜的物件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