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流通貨幣 | 香港貨幣單位

港元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港元(或稱港圓,俗稱港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流通貨幣。

按照《香港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的自治權包括自行發行貨幣的權力。

其正式的ISO4217簡稱為HKD(HongKongDollar);標誌為HK$。

港幣單位為“元”,十分一元為“毫”,十分一毫為“仙”。

1元=10毫=100仙。

“仙”由1995年10月1日開始不再是香港的法定貨幣。

  港元的紙幣絕大部分是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監管下由三家發鈔銀行發行的。

三家發鈔行包括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香港),另有少部份新款十元鈔票,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自行發行。

硬幣則由金融管理局負責發行。

自1983年起,香港建立了港元發行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

發鈔行在發行任何數量的港幣時,必須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兌換匯率向金管局交出美元,記入外匯基金賬目,領取了負債證明書後才可印鈔。

這樣,外匯基金所持的美元就為港元紙幣的穩定提供支持。

  值得註意的是,香港所有鈔票的式樣都有版權。

所以,任何人在未有得到版權持有人的許可前,都不能任意複製鈔票的式樣。

在香港多年來有幾家機構因為未得鈔票版權持有銀行的批准而在廣告上運用,結果被判支付巨額罰款。

  雖然港元只在香港有法定地位,在中國大陸和澳門很多地方也接受港元。

而且,在澳門的賭場,港元是澳門元以外唯一接受的貨幣。

同時,港元的防偽技術也是全世界最高的防偽技術之一。

目錄1港元歷史2港元類型3港元流通貨幣4港元的防偽特征[編輯]港元歷史香港現行流通貨幣一覽  據考,香港是最先把通貨稱為“圓”的地方。

本來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初,採用英國的貨幣。

但因為當時與中國大陸的貿易主要以銀作為單位,使各地的銀圓:包括墨西哥鷹洋及中國大陸的銀圓都在香港自由通行。

後來,政府為更有效規管當地的通貨,而採用了銀圓為基本通貨單位,而銀圓一詞亦由原先的形容詞變成量詞。

1863年香港首次發行官鑄貨幣,並於1866年在香港成立鑄幣廠。

當時香港生產的一圓銀幣,都會印上“香港壹圓”四字。

這個通貨的名稱亦由香港傳回中國大陸、日本及南韓,併成為各地通貨的單位名稱。

後來鑄幣廠於1868年關閉,香港改以其他銀元作為法定貨幣,1872年港元輔幣才於倫敦重新鑄造。

  1935年,因為美國等地的銀價上升,引起中國及香港的白銀外流。

香港政府在1935年11月9日通過貨幣條例,公佈以“港元”作為香港貨幣單位,並將港元與英鎊匯率定為16.8港元兌1英鎊。

(中國是在香港通過以港元為貨幣前的五天,即11月4日宣佈放棄銀本位,改發法幣。

)1937年8月1日,終止了各種銀元的流通,正式以港元作為法定貨幣。

二次大戰日本點領香港時,強行以日本軍用手票代替港元。

戰後港元才恢復法定地位。

  港元最初與英鎊掛鉤,但是戰後英國的經濟實力減弱,更曾一度大幅貶值,影響香港經濟。

香港政府於是在1972年6月英鎊作自由浮動後,改為將港元以美元掛鉤。

匯率由1972年7月6日開始,最初為5.65港元兌1美元。

1973年2月改為5.085港元兌1美元。

1974年11月起,改作自由浮動。

直至1983年,由於香港前途問題引發的信心危機令港元匯價大幅下降,到了同年9月一度下跌至9.6港元兌1美元。

同年10月17日起,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宣佈港元匯價與美元掛鉤,定為7.80港元兌1美元,一直維持至今。

[編輯]港元類型  現時,港元同時以紙幣及硬幣的形式存在。

截至2006年,香港流通的紙幣有$10、$20、$50、$100、$500及$1000;流通的硬幣有$0.1、$0.2、$0.5、$1、$2、$5及$10,但$10硬幣已停止新發行。

[編輯]港元流通貨幣最新港元硬幣及紙幣式樣硬幣面值($)材質形狀一毫($0.10)黃銅合金圓形二毫($0.20)黃銅合金波浪形邊緣五毫($0.50)黃銅合金圓形一元($1)白鎳合金圓形二元($2)白鎳合金波浪形邊緣五元($5)白鎳合金圓形,邊緣上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