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 | 養老金

退休金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個人理財金融信用及債務抵押信用卡·卡債貸款(放款)·無抵押個人貸款助學貸款典當標會債務整合破產僱傭工資·工資支票工資直接存款員工股票選擇權員工福利退休退休計劃退休帳戶退休金·社會保障年金保險·企業改制個人預算與投資個人預算理財規劃師證券經紀人財務自由資產分配計劃生命周期基金閱論編退休金(英語:Pension)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職場退出時,公司或僱主必須給予退休僱員的一筆較大額酬勞。

這筆金額,僱員可以選擇要一次提領全額(一次性退休金),或是分期以年金(終身俸)方式領取。

退休在不同的國家及職業有不同的法定年齡或工作年資,滿此年齡或年資的職員,被視為應該退出職場,將位置讓給年輕人。

此時僱主必須給予一筆大額金錢作為勞工勞苦一生的獎勵,並以此作為不工作後的養老生活費和醫療費來源。

各國退休金一般可分為三種型式:一為政府或相關機構出資給付的年金,二為以受僱者在職時繳納退休基金及企業為受僱者提撥金為財源的年金,三為個人為自己退休準備的儲蓄投資(例如商業保險、基金投資等)。

目錄1弊端2繳費率3替代率4軼事5相關6參考文獻7外部連結弊端[編輯]近年來由於世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使得有些企業為了降低人事成本,避免付出大筆退休金給退休的員工,而以工讀、人力派遣等非常規雇用取代正職員工(但企業仍不能規避為工讀、人力派遣員工,依勞退新制提撥退休準備金)。

甚至以各種手段,如任意調動工作、減薪或是逼退等,讓屆退勞工自行離職逃避退休金給付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尤其是部分國家的退休金計算法偏向長期在同一僱主下工作的勞工,所以當資方倒閉或是轉換資方時,退休金的年資計算引發很大的紛爭,常常勞工都是受損的一方。

有些國家採用制度改革法律防止這些行為,並推動國民年金等年金式國民保險制度,由政府託管定期提撥的金錢,等勞工退休後由政府將退休金轉交勞工,以加強基本的保障。

英國抗議退休金制度的人日本年金手帳(日語:年金手帳)歐洲退休基金規模此外還有一些問題存在失蹤問題:為了預防當事人可能已去世而家人得以詐領會規定失蹤者不得領退休金,但家屬可能要靠這筆錢維生,若因當事人失蹤就停領,對於家屬的傷害非常大,故堅持失蹤仍能領月退等。

[1][2]資格問題:有些未設置行為制度以維護退休金制度的完善,規定如「因不良行為勒令退伍不能領取退伍軍人福利且剝奪退休金等」,但尚完整規定「因犯下嚴重不良行為或嚴重犯罪者,不得領取年金」,而這些人還能領取年金不被社會所認同。

[3]無效醫療:有些子女為渴求退休金利益,不讓退休金領有者得以善終,也是尚未規定這種情形不得繼續領取退休金。

[4]繳費率[編輯]在職工作者定期繳納的養老金費用占其同期薪金收入的百分比。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職工按規定養老保險個人繳費8%,單位繳費20%,合計繳費率達28%,位於世界前列。

替代率[編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準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準之間的比率。

它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準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

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反映退休人員生活水準的經濟指標和社會指標。

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來獲得。

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員領取的平均養老金為650元/月,而同年該城市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收入為1100元/月,則:2002年該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為(650÷1100)×100%=59.09%。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養老金替代率不應低於55%。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0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7147元,月均3096元。

而2010年全國企業養老金月平均水準僅為1300元。

據此計算出的2010年全國企業養老金平均替代率僅為42%。

軼事[編輯]2020年11月10日,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表示,他願意讓自己的退休金被削減10%,但前提是這筆錢能用來幫助失業者:「我願意讓我的退休金削減10%,只要這是用來減輕失去收入者的負擔。

我承認,我的生活一點都沒有因為封鎖和被迫遵守的標準作業程序(SOP)而受到影響。

」「為了減低那些幸運的人及不幸者的差距,安好的人減薪10%給予不安好的人是合理的。

」[5][6][7]。

相關[編輯]中國國營養老保險制台灣軍公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