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厭惡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損失厭惡理論錯了」 行為金融學的核心思想被推翻了?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被廣泛認為是行為金融學中最核心的思想。

不過,這一理論近期被人批評是一則謬誤。

1頭條人氣台股國際股A股港股外匯期貨房產理財消費雜誌鉅亨新視界專題區塊鏈研究報告時事「損失厭惡理論錯了」行為金融學的核心思想被推翻了?華爾街見聞2018/08/2116:34facebookcommentFONTSIZEICONPRINT損失厭惡(lossaversion)被廣泛認為是行為金融學中最核心的思想。

(圖:AFP)Tag厭惡解釋感受強烈科學論文賺到論據損失厭惡(lossaversion),被廣泛認為是行為金融學中最核心的思想。

不過,這一理論近期被人批評是一則謬誤。

首先需要簡單解釋「損失厭惡」的概念。

在行為金融學中,投資者對數額相同的損失和盈利的心理感受是相當不同的。

在某個參照點附近,損失帶給人的心理衝擊要比賺錢帶來的愉悅感受要強烈得多。

換句話說,損失帶來的痛苦感遠大於收益帶給人的滿足感,這就是「行為經濟學預期理論」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些賭徒或投機者在輸錢時比贏錢時更難離場的關鍵原因。

然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市場學教授DavidGal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American)上撰文,質疑「損失厭惡」理論的正確性。

他引述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教授DerekRucker的論文稱,損失厭惡本質上是一種謬誤。

行為金融學家們認為,人類的心理層面有這樣一個事實:在很大程度上,相比於強烈的願望,人們更多地會被恐懼所驅使。

但DavidGal並不贊成這種觀點。

作者的觀點與損失厭惡理論相左,認為價格下跌對行為的影響並不比價格上漲要大。

比如,與賺到10美元的開心感受相比,輸掉10美元造成的痛苦的強烈程度並不會更多。

當自己最喜歡的球隊輸球時,人們不會說他們的感受比輸球更強烈。

誠然,如果虧損金額比較大,那它給人們帶來的心理衝擊確實要比賺到大錢的開心程度力度更大一些。

然而,「這不是一個可以用損失厭惡來解釋的認知偏差,而完全是理性選擇行為」:如果虧掉10000美元意味著失去棲身之所,而賺到10000美元則可以擁有額外的假期,那麼,相比於賺錢,更加關心虧損的心理是完全合理的。

問題在於:這篇質疑的文章所提出的觀點似乎與普通投資者的實際心理感受並不相符,也與多數心理研究實驗的結論不一致。

作者似乎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解釋了為何損失厭惡的觀點如此深入人心:對於科學有一種偏理想化的觀點:無論是被接受亦或被拒絕,理論僅基於經驗主義。

事實上,科學不僅只是對真理的客觀探索,而且是一個社交過程,擁護者們必須用邏輯和論證對論據予以解釋,以說服其他科學家。

然而,這個過程中現有理論能壓倒其他具有挑戰性的理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確認偏差、社會認同、自滿思想,以及科學家的既得利益(將名譽甚至自我認知維繫在現有理論上)。

文章作者認為,這樣做存在一種後果,那就是科學惰性,也就是出現較為淺薄或者沒有確實根據的理論,有時甚至在論據令人對理論的真實性生疑的情況下,它們也還能獲得一些勢頭。

而且,在損失厭惡的情況下,與其矛盾的論據往往被駁回、忽視或者搪塞,而那些模稜兩可的論據則通常會朝着損失厭惡的方向被解釋。

比如,2016年GoogleScholar收錄的一份旨在說明價格上漲比價格下降更具影響力的論文獲得了65次引用,而挑戰這一觀點的論文僅被引用了17次。

另外,還有一些與損失厭惡無關的現象也依然被解釋為反映了損失厭惡。

比較典型的就是沉沒成本效應,一旦投入了資金,人們更有可能繼續投資,這被歸結為損失厭惡。

雖然沉沒成本反映出人們不願意承認損失,但這與損失厭惡無關,因為後者是在損失與收益之間進行比較。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facebookcommentFONTSIZEICONPRINT延伸閱讀投資人看好美股美銀美林:貿易戰是最大風險Q2全球配息金額年增近13%創新高分析師憂貿易戰衝擊H2企業獲利意見回饋我要投稿



2. 【論稟賦效應】為甚麼自己擁有的比別人的更值錢

主頁網誌支援傳媒Menu主頁網誌支援傳媒【論稟賦效應】為甚麼自己擁有的比別人的更值錢|「損失厭惡」反而損失更多?更新日期:29/07/2020相信大家都聽過「情人眼裡出西施」,但你理解背後的消費心理嗎?眾多服務提供者如Youtube、Spotify等願意推出30天免費使用其實運用了行為經濟學中的哪一項非理性行為?宜家傢俬會以較低價格將傢俱讓你自行拼裝真的有比較省錢嗎?這背後都和行為經濟學中著名的稟賦效應(endowmenteffect)息息相關。

 所謂的稟賦效應所指的其實是當一個人擁有或至少感覺自己擁有某項物品或資產時,將高估該事物的相對價值。

 1990年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教授(DanielKahneman)在康乃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找來一批經濟系和法律系學生參加實驗(康奈爾大學是常春藤盟校之一,選擇經濟系和法律系也是假定參與者相對理性)。

實驗內容如下: 參與實驗者被分為兩組:第一組參與者先會拿到一個印有康奈爾大學校徽的紀念馬克杯,並被詢問願意多少錢將其售出另一組則沒有拿到任何東西,被詢問願意為購買同一個馬克杯付出多少錢圖片來源:ThinkingFastandSlow–EndowmentEffect這裡補充一點背景資料,這種印有校徽的馬克杯在大學裡相當普遍,學生們一般不會特別購買或研究價錢,以其作為實驗物品的目的主要是假定學生們不會非常清楚相關價格,因此在雙方出價時不會過度考慮物品在市場上的「真實價格」。

 最後的結果讓人頗為驚訝,在剛開始時拿到杯子的「賣方」在出價上是沒有杯子的「買方」的近3倍(7.12美元VS2.87美元)。

這裡特別值得大家留意的一點在於所謂「賣家」其實從頭到尾都不曾真正「購買」或者「擁有」過手上的馬克杯。

所以,一切都是測試人員把杯子放到受試者手中這樣一個簡單的行為,就構成了買賣雙方在價格判斷的天壤之別。

 回到文章開首裡列出的例子,YouTube和Spotify的30天免費就是深諳消費者心理學的高明運用,在30天裡用戶很自然地形成日常使用習慣,並會認定相關服務是「屬於」他本人的,自然地願意在試用期完畢後願意付出相對他對「擁有物」高估的價值而言「很值得」的價錢續訂相關服務。

Source:YouTube其實稟賦效應和行為經濟學中常說的損失厭惡(LostAversion)也息息相關,當用戶本身已經習慣YoutubePremium帶來的去廣告服務,重新失去的痛苦將遠遠超越他獲得時的快樂,為了免除這種痛苦,用戶也只能乖乖掏出錢包付錢了。

 IKEA自製傢俬背後也是異曲同工的消費者心理學。

如果大家曾經在IKEA購買傢俬,大概都經歷過自己拼裝的過程,說實話,看著一件傢俱從幾塊木板、幾根螺絲到最後完成的時候確實會帶來不少的成功感,從而打心底裡覺得這次購物體驗物有所值。

但如果純粹從傢俱本身的物料和設計而言,宜家的性價比不見得是同類產品當中最高,畢竟宜家的木板往往採用的是碎木料填裝的「蔗渣板」,成本較低,耐用程度其實有限。

但在稟賦效應之下,不需要IKEA多宣傳什麼,客人很自然地會自己的「傑作」加上一層美好的「濾鏡」,下次繼續為此消費。

圖片來源:IKEA另外,在投資股票的時候,由於對自己本身持有的股票價值有不符合理性的高估,不少投資者往往在大市下跌的時候不願出手,甘冒股價繼續下行的風險繼續持有,最後損失更為慘重,稟賦效應在這裡可為罪魁禍首之一。

 當然,「稟賦效應」是否一種純粹的非理性消費心理,只會為我們帶來負面影響呢?個人認為未必。

誠如前文中引用的「情人眼裡出西施」,放在愛情之中,稟賦效應其實會讓伴侶雙方對彼此更加珍惜,也不會輕易變心。

此外,我們也更容易省錢,比如當我們考慮到本身擁有的同類產品的時候,就不會願意為此額外消費。

 最後,稟賦效應就如其他的非理性心理一樣,只要我們對此有基本認知,在日常消費和決策中有所覺察,所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便能大大消弭。

PrevPrevious科網股推高港股走勢?一文睇清各大推動因素Next全球黃金金價逼近新高,拆解背後2大原因Next親子主題兒童理財育兒秘笈投資小知識Mellow資訊理財日常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理財教育】學校沒有說和沒有教的事八月23,2019【理財教育】淺談「窮爸爸·富爸爸」中的理財觀念九月6,2019【理財教育】眼不見為淨的「綿花糖實驗」九月23,2019【形式可變,精神不變】略說多種兒童理財的要旨九月23,2019【Mellow教學】開始使用Mellow|Ge



3. 你在意獲得,還是更在意失去?

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人卻選擇不參加賭局,因為損失10 萬的厭惡感遠遠超過對於得到10 萬元的期待感。

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個有名的實驗,杜克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精神心理你在意獲得,還是更在意失去?reBuzz來報這・2013/02/07・217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追蹤文/Lux,畢業於東海經濟系、清大服務科學所你面對一場擲硬幣遊戲的賭局,如果結果是正面你將贏得10萬元、但如果是反面你將失去10萬。

你會參加這個賭局或是退出不玩呢?從古典經濟學來看,上述賭局對於一般理性人來說,兩個選擇(期望值)看來是一樣的。

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人卻選擇不參加賭局,因為損失10萬的厭惡感遠遠超過對於得到10萬元的期待感。

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個有名的實驗,杜克大學的籃球賽門票非常搶手,有時連半夜排隊也搶不到,觀眾必須先登記要買票,然後最後再以抽獎的方式抽出可以買票進場的人。

學者Carmon和Ariely利用杜克大學搶手的籃球賽門票買賣做了一場實驗,進而了解買方與賣方之間對於商品的訂價差異。

研究學者從這些登記買票的名單中,挑選了100名學生進行實驗,Carmon和Ariely分別打給抽到門票的人問他們多少錢肯賣出,而沒抽到門票的人則是詢問他們肯出多少錢買門票。

研究結果發現一道買賣雙方的經驗鴻溝─賣方平均出價大約是2,400美元,而買方則是175美元,價差高達十幾倍。

從行為經濟學與心理學角度,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損失規避(lossaversion) 或是人的 天賦效應(endowmenteffect) ─ 損失的痛苦遠遠大於獲得的喜悅。

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出,人們對於損失和獲得的認知落差。

x軸是最終得到的結果、實質產出(outcome)、y軸是人們心中對於結果的「認知價值」。

從A到B點、或是A到C點,x軸的變動是一樣的(也就是實質產出變動是一樣的),但人們對於這樣變動結果的認知價值卻有很大的經驗落差,A到C(y軸)的變動遠遠大於A到B(y軸)的變動。

實際上有許多商業模式是根據這種「損失規避」認知模式所產生的,接下來帶大家看幾個案例:1.拍賣網站0元起標,穩賺不賠?在網路拍賣中,常常可以看到0元起標的商品,不禁讓人感覺有種可以撿到便宜的感覺,但賣家這樣真的有賺錢嗎?事實上,0元起標商品的結標價經常等同甚至超越商品原價,原因就是出在損失規避,對於參與出價競標的人,他的認知中會覺得這個商品可能將會是他的,會不自覺產生一股擁有感(ownership),即使競標價已超過原定的預期價格也不想損失它。

而將這種0元競標發揮到極致,則是前幾年興起的點數競標模式。

消費者每次下標都要花點數,而點數需要另外花錢買(可以參考T客邦的詳細介紹)。

這種模式更加強了消費者「規避損失」的認知,因為他們每下標一次都得花一筆錢,即使那些錢是經濟學所說的「沉沒成本」(sunkcost),他們心理認知就是不想損失這筆錢。

而最後獲利者當然是舉辦點數競標的網站了。

2.即時折價卷與事後折價卷,效果大落差商家在進行促銷活動時,常見的手法有兩種,一種是給你即時的抵用卷(比方說拿卷去現場使用可以折抵100元或是多贈送一道菜);而另一種做法是事後折價卷(你至現場消費完,給你下次可以抵用100元的優惠折價卷)常見的結果是,事後折價卷往往都被人丟棄或忘記。

而給你即時抵用卷的商家,像是一些速食業者會在店門口附近發折價卷傳單,當我們拿到以後,是不是就會突然想說..不然今天中午就吃這個吧?當消費者擁有了即時抵用卷100元,如果不花掉就等於是損失阿!相較之下事後抵用卷則較難形成消費者的「擁有感」,這也是損失規避認知所產生的落差行為。

3.突破網路業先佔者優勢的關鍵─成敗都緊扣損失規避在網路產業中,先佔者優勢(firstmoveradvantage)非常難以動搖,像以Facebook來說,雖然許多人很討厭Facebook造成的個資問題或常擅自強硬改版面設計,但他們卻離不開Facebook。

因為我們不想損失在上面的許多朋友,像這種社群類平台的先佔優勢,其實也跟損失規避的效應緊扣著。

但,網路業的先佔者優勢真的那麼牢不可破嗎?這就不一定了,為何LINE能用極短的時間追上市場領先者whatsapp?其實也是因為損失規避的效應,LINE的策略很簡單,先針對女性為目標客戶(TA),利用可愛的貼圖吸引她們。

但對男生族群說,使用LINE的原因,一開始真的是因為可愛貼圖嗎?對於宅宅男生來



4. 紅包的心理學:損失厭惡與各種增強

這叫做「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面對同樣數量的「獲得」和「損失」時,「損失的痛苦」比「獲得的快樂」大了兩倍以上。

就像拿紅包,如果 ...>致富>紅包的心理學:損失厭惡與各種增強MelodyLiao紅包的心理學:損失厭惡與各種增強2019-01-31致富melody的心理學,Money,心理學有讀者問我,他去年剛結婚,第一次包紅包給對方家長,心理師是否有包紅包的建議?選擇紅包的數字一直以來都不是簡單的事,包少了怕失禮,包多了很傷本。

還好以心理學來說,包多少不是重點,重點是「明年不能比今年少」。

大家小時候有拿過紅包嗎?如果舅舅以前都包六百,今年卻只包兩百。

你會不會覺得,「舅舅是不是討厭我了?」,還是「舅舅工作出狀況了嗎?」以心理學來說,人非常痛恨損失,失去一百塊帶給我們的痛苦遠比得到一百塊大得多。

這叫做「損失厭惡(Lossaversion)」:面對同樣數量的「獲得」和「損失」時,「損失的痛苦」比「獲得的快樂」大了兩倍以上。

就像拿紅包,如果曾經拿過六百,今年卻只拿到兩百,我們會覺得好像被剝奪了,獲得兩百的快樂被比下去了。

所以包紅包的重點,就是不能變少!可是每年的景氣跟工作狀況不太一樣,今年能包一萬,明年不一定包的了那麼多,怎麼辦?固定金額+貼心額外小禮物這邊有一個小建議,選擇每年都能負擔得起的金額(例如:每年6000元),再用今年多出來的預算挑一份禮物。

禮物不一定每一年有,不一定多少錢,也不一定要除夕夜給。

因為「時間、次數都不固定的禮物」,反而比固定在過年期間拿到的紅包更讓人驚喜。

 這來自心理學的增強理論,當我們想要塑造一個行為,我們可以利用「增強物」來幫忙。

例如想訓練狗狗學會坐,在狗狗每次坐下後,我們就立刻給牠一塊餅乾並稱讚牠,久而久之牠就會學會坐下。

對動物來說,初級增強物是「食物」,次級增強物則有「金錢」、「禮物」、「讚美」等等。

每次坐下就給餅乾,叫做「連續增強」:每一次只要正確反應,就給予增強物。

好比每次去見公婆都帶著禮物去,久而久之公婆就會很期待看到你(理論上啦…),不過如果你很長一段時間沒送禮,他們的期待也會減退(這叫消退反應)。

 有趣的是,「部分增強」的效果更好:部分增強是當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只選擇一部分反應給予增強物。

1950年的老鼠研究驗證了這點:研究人員將大鼠分為AB兩組,當它們走過某一通道,就能獲得食物獎賞。

A組大鼠每次走過通道都會獲得食物,B組大鼠則只有30%的機率獲得食物。

接下來,兩組大鼠的食物獎賞都取消,而牠們還是繼續剛剛學到的「走通道就有食物」。

但是,兩組大鼠有所差異,B組大鼠嘗試走通道的行為比A組大鼠的次數更多,維持的時間也更長。

也就是說,每次都得到獎賞的「連續增強組(A組大鼠)」被獎賞塑造出來的行為,遠不如「部分增強組(B組大鼠)」來的持久堅定。

部分增強分為好多種,依據不同的時間和次數,分為「固定時距增強」、「變動時距增強」、「固定比率增強」和「變動比率增強」四種。

「固定時距增強」:固定時間下,對行為進行增強。

一年內,固定時間會送禮(例如每一季、每半年)。

也像是公司裡的年終獎金。

「變動時距增強」:不固定的時間下,對行為進行增強,個體不知何時能得到酬賞,但一定會獲得。

一年內有時一季、有時兩季送一次禮,送禮時間不固定。

「固定比率增強」:固定比率下,對行為進行增強。

每見面幾次後,就送一次禮。

或像飲料店的集點卡,滿十杯送一杯。

「變動比率增強」:有時見面送禮,有時不送禮。

像是買樂透、玩吃角子老虎(或是捉摸不定的壞情人?!)。

其中有時送、有時不送這種「變動比率增強」的效果最好,消退的速度最慢。

此種沒有規則可循,不能事先預測的獎賞,更能夠刺激我們腦中的激勵系統反應。

就像吃角子老虎會讓我們上癮,就是無法預料何時會中獎,所以會一直重複那個拉下橫桿的動作。

最後你問我,連禮物的錢我都想省,行嗎?剛剛不是有提到「讚美」也是一種次級增強物?想要省錢,嘴就要甜一點。

「爸,你怎麼看起來更年輕了?」「爸,每次跟你聊天我都學好多!」「媽妳這道菜怎麼煮的,比餐廳好吃多了,一定要教我!」「媽,你好有品味,把家裡佈置的好舒適~」甜言蜜語的效用大家都知道,



5. 損失厭惡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損失厭惡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損失厭惡(Lossaversion)目錄1損失厭惡概述2損失厭惡相關實驗3損失厭惡在電商中的應用4損失厭惡的理論研究5相關條目[編輯]損失厭惡概述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例如,試驗顯示,許多人寧願選擇無風險(即100%的機會)地獲得$3000,而不會選擇有80%的機會贏得$4000的賭博;然而,在同樣的這些人當中會有一些人偏愛20%的機會贏得$4000,而不會選擇25%的機會贏得$3000。

實際上,後一組方案的形成只是將前一組方案的原有概率分別降低75%而已。

  還有一種情況是短視損失厭惡(myopiclossaversion)。

在證券投資中,長期收益可能會周期性地被短視損失所打斷,短視的投資者把股票市場視同賭場,過分強調潛在的短期損失。

這些投資者可能沒有意識到,通貨膨脹的長期影響可能會遠遠超過短期內股票的漲跌。

由於短視的損失厭惡,人們在其長期的資產配置中,可能過於保守。

[編輯]損失厭惡相關實驗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Kahneman)曾經設計了一個擲質硬幣的實驗,硬幣是均質的。

如果是正面,你將得到150美元;如果是背面,你將輸掉100美元。

這個賭局對於參與者來說,長期下註的話,肯定是穩賺不賠的,畢竟輸贏概率相同,贏的收益大於輸的損失。

  但是實驗結果卻是,大多數人仍然拒絕了這個賭局,因為對於多數人來說,損失100美元的痛苦遠遠大於得到150美元的快樂。

最少收益多少,快樂才能彌補普通人是失去100美元的痛苦呢?答案是,200美元。

  由上述實驗我們可以看出: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編輯]損失厭惡在電商中的應用  每逢換季、過節時一些電商平臺經常會搞一些促銷活動,比如  1.2件8折,3件7折,預計到手XX元;  2.現價99,倒計時x小時恢復199;  3.線下店面到期最後一天全場5折的海報(每次路過的時候都是最後一天)。

  商家都是為了營造現在不買就沒的“稀缺感”對你刺激消費,套路還是老套路,但是一直都很有用。

如果我們真喜歡這件物品,即使湊單也要享受7折優惠去購買,因為你會感覺便宜很多,省下了不少錢還有一年一次的店慶,淘寶的雙11,京東的618,也以用戶的“損失厭惡”心理為基座。

  用戶從第一個角度想,能在這樣的狂歡節中買到如此實惠的產品,一定要抓住機會,熬夜也要買買買!用戶從第二個角度想,一年一次,要是錯過這個機會,如此實惠的產品可只有明年才有了,越來越多的人有這種心理,所以淘寶雙十一的總額年年都在刷新記錄。

再就是拼團功能的應用,單買價格可能對你來說不貴,但拼團會讓你感覺更划算,能省則省,中國有14億人,有那麼3、4億消費者是不追求高質量、高標準的,對於他們來說便宜就行,也正是因為這樣一撥人,才促使了拼多多的在短短的34年就可以做到上市的原因之一。

[編輯]損失厭惡的理論研究  損失厭惡是KahnemanandTversky的前景理論的又一個理論基石,被行為經濟學家應用到消費決策、生產/供給、投資等多個領域。

BenartziandThaler首先嘗試用投資者損失厭惡來解釋股權溢價之謎,他重點考察了投資者投資成果評價期限對投資收益的影響。

Barberis(2001)將傳統的效用函數和展望理論結合起來,表明由於損失給投資者帶來的痛苦遠遠大於等量收益給投資帶來的安慰,所以投資者為避免損失必須要求風險資產有較高的期望收益,相反,由於無風險債券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收益,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較低,Arjan(2000)討論了



6. 如何運用「厭惡損失效應」來讓男人高度依賴你?

如何運用「厭惡損失效應」來讓男人高度依賴你? 2020-10-03 秋陽戀愛學. 從心理學角度看,夫妻之間的親和力是夫妻共同生活中維持婚姻關係的意圖和動機。

人人焦點影視健康歷史數碼遊戲美食時尚旅遊運動星座情感動漫科學寵物家居文化教育故事如何運用「厭惡損失效應」來讓男人高度依賴你?2020-10-03秋陽戀愛學從心理學角度看,夫妻之間的親和力是夫妻共同生活中維持婚姻關係的意圖和動機。

如果夫妻之間的親和力下降到最低點,就會產生離婚的念頭。

離婚心理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導致離婚心理的直接原因如下:1、精神型離婚心理:由於雙方在信仰、興趣、人格、道德、行為準則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長期衝突導致情感完全破裂。

2、挫折型離婚心理:因政治、經濟或生理上的挫折而導致的離婚。

3、變異型離婚心理:離婚的積極一面使離婚由不利上升爲有利。

4、專橫型離婚心理:一方優越於另一方,霸道,甚至殘暴虐待對方,另一方在不堪忍受的情況下提出離婚。

5、欲望型和情感型的離婚心理:如一方感官欲望不滿足而導致的離婚。

6、外控型離婚心理:當雙方感情良好時,離婚完全受外界因素控制。

7、利用類型離婚心理:離婚是由一個與愛情無關的因素引起的。

8、害怕離婚是由另一方主動提出的害怕離婚的心理。

其中最常見的是第一種和第五種,這可能與我們之前討論過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有關。

以小江爲例,她和她丈夫都很忙,他們的關係常年處於亞健康狀態。

不工作就呆在家裡,經過幾天的親密接觸後,他們發現他們並不合拍。

最初,他們的主要問題是夫妻生活不和諧,不過,兩人把事情的心理原因提出了「對方對自己不夠愛」,再到夫妻責任方面。

事情越鬧越大,最後到了離婚的邊緣。

從三個角度思考離婚危機!1、你的責任是什麼?當發生危機時,我們通常會甩鍋,以爲是因爲我們的搭檔。

打破感情不是一個人的責任,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反省自己的錯誤,比如敏感、情緒化、過份忘恩負義、言不由衷。

如果有這些問題,那麼如果你改正了,就沒有必要離婚了?2、他爲什麼會犯某些錯誤?在一段感情中,你的伴侶一定也是有錯的,但如果你處於敵對的境地,你可能會放大他的錯誤。

小江剛開始說:「結婚這麼多年,我一點也沒有感受到他的愛。

」老師讓他仔細考慮一下。

例如,她的丈夫總是抽完煙,沒有把菸灰缸里的菸頭完全熄滅,因爲在他以前的經驗中,他從來沒有把這看作是一件錯誤的事情,甚至是一件事。

因此,我們需要儘可能客觀地對待伴侶的問題。

如果仔細想想,丈夫也有很多優點,比如記住她喜歡吃的味道,這說明他並不愛妻子,而是有不同的表達愛的習慣。

我們常說,理解萬歲,當你客觀地看待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時,也許你不會離婚。

3、你們的關係有什麼問題嗎?大多數的分手都是因爲不好的關係,比如小江和妻子的相處方式。

如果一個人提出要求,另一個人就不得不同意。

在這樣的關係中,實力越強的小江會強調自己的期待,而忽略了伴侶。

小江的丈夫積怨頗多,這讓他越來越煩躁。

在這種不平衡的相處模式的驅使下,這種關係遲早會破裂的。

當我們思考這三個問題時,婚姻中的許多矛盾都是可以解決的。

如何避免離婚?首先,心理學中存在一種損失厭惡效應如果任何事情都要面對得失,人們會更加痛恨損失。

同一損失額的負效應是同一收入額正效益的2.5倍。

也就是說,如果外出時掉了100元,至少要掙250元才能感覺好些。

結婚也是一樣,在離婚之前,人們會儘量避免認爲離婚會帶來各種麻煩和各種痛苦,你可以在交流中放大痛苦。

其次,利用鳥籠效果營造和諧的場景190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姆斯和物理學家卡爾森打賭我很快就能讓你養一隻鳥。

卡爾森不相信,詹姆斯給了卡爾森一個鳥籠。

從那一天起,到卡爾森家的客人會看著空蕩蕩的籠子,關切地問他:那隻鳥去哪兒了?反覆的解釋只會給客人帶來更多的困惑。

久而久之,卡爾森心煩意亂,他覺得沒有鳥是無法忍受的,所以他不得不買一隻鳥。

一旦他開始養鳥,他就更不願意把鳥給別人。

婚姻情感也是如此,如果你一開始就假裝生活很好,很多人就會陷入「別人的判斷是對的」的誤解。

一開始,我可能只是應付,但我逐漸覺得最好不要離婚。


7. 損失規避

損失規避(英語:Loss aversion)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

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 ...損失規避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損失規避(英語:Lossaversion)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1]。

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由DanielKahneman(1934年~)和AmosTversky(1937年~1996年)在1979年發表的論文中,通過以下的對照實驗,觀察到了此種心理上的「趨避現象」。

次試驗分為兩組:第1組實驗:被實驗團體先行持有1000單位的現金。

在此基礎上做出選擇。

     A.50%的機率將持有的現金增加為2000。

     B.100%的機率將持有的現金增加為1500。

     此實驗中,被實驗團體的16%選擇了A,84%選擇了B。

第2組實驗:同實驗團體先行持有2000單位的現金。

在此基礎上做出選擇。

     C.50%的機率損失1000單位現金     D.100%的機率損失500單位現金     此實驗中,同實驗團體的69%選擇了C,31%選擇了D。

實驗中,A選項和C選項最終手中持有現金是1000或2000的機率都是50%。

相對的,選項B和選項D最終手中持有的現金是1500的機率是100%。

即是說,被實驗的團體在有可能獲得利益時傾向於選擇低風險,而在有可能遭受損失時,更傾向於選擇高風險。

還有一種情況是短視損失厭惡(英語:myopiclossaversion)。

在證券投資中,長期收益可能會週期性地被短視損失所打斷,短視的投資者把股票市場視同賭場,過分強調潛在的短期損失。

這些投資者可能沒有意識到,通貨膨脹的長期影響可能會遠遠超過短期內股票的漲跌。

由於短視的損失厭惡,人們在其長期的資產配置中,可能過於保守。

相關條目[編輯]展望理論稟賦效應沉沒成本機會成本參考文獻[編輯]^財來自有方:認識心理學投資更理性|蘋果日報|財經地產|20050824外部連結[編輯]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规避.百度文庫(中文(簡體)). 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騰訊網讀書頻道(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猴子也有“损失厌恶”.FT中文網.2010年4月30日06:21AM(中文(簡體)).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閱論編認知偏誤認知與決策偏誤不明確性效應錨定效應注意力偏誤可得性捷思法從眾效應巴納姆效應信念偏誤偏見盲點啦啦隊效應支持選擇偏誤集群錯覺雞尾酒會效應確認偏誤相合性偏誤文化偏誤知識的詛咒誘餌效應差異偏誤(英語:Distinctionbias)過程時間忽視(英語:Durationneglect)移情隔閡稟賦效應不當類比輕率概化聚焦效應框架效應功能固著投射作用史學家謬誤基本歸因達克效應暈輪效應難易效應後見之明敵對媒體效應尖角效應可辨識受害者效應宜家效應控制的錯覺效度的錯覺錯覺相關影響力偏誤(英語:Impactbias)資訊偏誤妄下結論公正世界理論損失趨避多看效應心靈投射謬誤負面偏誤忽略可能性正常化偏誤不作為偏誤樂觀偏誤鴕鳥效應結果偏誤過度自信效應(英語:Overconfidenceeffect)空想性錯視悲觀偏誤(英語:Pessimismbias)規劃謬誤當下偏誤(英語:Presentbias)迴歸謬誤自利性現狀偏誤刻板印象單位偏誤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熟悉路線效應主觀驗證倖存者偏誤雷斯多夫效應一廂情願零風險偏誤姓名決定論生日數字效應統計與機率偏誤基本比率謬誤合取謬誤辯護人謬誤估計量偏誤賭徒謬誤逆賭徒謬誤熱手謬誤檢察官謬誤選擇偏誤(英語:selectionbias)多重比較謬誤德州神槍手謬誤戲局謬誤其他偏誤歸納偏置全文偏誤教育中的偏誤(英語:Biasineducation)媒體偏見虛假平衡美國新聞媒體與越南戰爭(英語:UnitedStatesnewsmediaandtheVietnamWar)南亞的媒體偏見(英語:MediabiasinSouthAsia)美國的媒體偏見(英語:MediabiasintheUnitedStates)媒體對阿以衝突的報導(英語:MediacoverageoftheArab–Israe



8. 感情總是不順利?搞懂戀愛中常見的3種心理學效應讓他離不開 ...

損失厭惡心理. 以心理學來說,人們都很痛恨損失,在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損失會更加令人難以忍受,這就是所謂的「損失厭惡(Loss ...回首頁facebookLINETwitter複製連結最新名人時尚奢逸潮流美麗生活特企愛情搞懂KOLHer首頁>最新ETtoday>ETfashion2019-11-0322:51編輯/Molly 圖/翻攝自[email protected]人們的行為反應常會受到心理狀態的影響,也因此生活有許多有趣的現象可以用心理學效應來解釋,當然,在戀愛上也是。

像是以下這3種心理學效應在戀愛關係中就十分常見,想讓感情生活更順利、長久?先搞懂這些心理效應,做個聰明又有高情商的女人吧!1.拍球效應吵架為什麼會越吵越兇?這跟「拍球效應」很有關係。

當你拍球時用的力量越大,球跳得就越高,而拍球效應原有的寓意是:當人承受的壓力越大,潛能發揮的程度就越高;相反地,人的壓力較輕時,潛能發揮的程度就較小。

而情侶間吵架時的互動狀況就跟拍球一樣,如果兩個人都一直處於情緒高昂的狀態,很容易互相賭氣,說出傷害彼此、甚至危害關係的話語,但只要有一方能先冷靜下來,事情的結局就會好很多。

2.破窗效應破窗效應說的是一間房子如果有一扇窗破了都沒人修補,不久之後,其它窗戶也會莫名地被人打破。

談戀愛也是如此,當第一扇窗戶被破壞出現裂痕時,要盡量及時修補,兩個人之間遇到一些小矛盾、不愉快時,要及時面對並解決問題,好好溝通,彼此暸解並達到共識,讓問題順利解決而不是堆積。

如果你放任小的裂痕不管,那就會有越多越多矛盾陸續出現,演變成更大的問題。

►閨蜜跟男友感情更甜蜜的秘密!3.損失厭惡心理以心理學來說,人們都很痛恨損失,在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損失會更加令人難以忍受,這就是所謂的「損失厭惡(Lossaversion)」,比方說失去100元帶給人們的痛苦比得到100元的快樂大得多。

這也反應了人常有的一種心態:當你還沒擁有某樣東西時,你可能不會特別想得到它或覺得有什麼特別的,但一旦得到了之後,又會很不想放棄,而在最終要放棄時或放棄以後,你的珍惜感會達到最強。

在感情關係中也是一樣,一方越想要分手,另一方就會越想留住他,珍惜的程度甚至會比得到的時候更強烈;而當你越想脫離一段戀情,對方也會越極力挽留你。

因此,在一段關係中苦苦哀求對方不要離開你不是一個好方法,而是要讓自己變得更有吸引力,讓對方害怕失去你,你就能掌握戀愛中的主動權,這才是最高級的挽回方法。

►►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關鍵字:兩性,愛情,感情,戀愛,情侶,心理學,心理效應,吵架,分手,挽回分享給朋友:追蹤我們:※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熱門文章【連鎖咖啡懶人包】星巴克、路易莎全台禁內用【持續更新】疫情升級 全台82間百貨營業時間調整一次看營養師曝「減肥失敗」9大原因!只吃一餐反而大NG包.開箱/MOSCHINO超萌「T恤包」!厭世字樣惹人愛蕭敬騰腳踩Dior拖鞋調吉他 宅男連眼罩都是精品五月生日石是祖母綠 花園戒指、項鍊都美炸從喜歡的「冰淇淋口味」看出愛情觀與性格精品口罩特蒐!粉嫩LV太夢幻、FENDI加長緞帶超美3,600元的G-SHOCK「農家橡樹」太誘人 盧廣仲包色了5個讓你「不知不覺就發胖」的壞習慣! 第3條超容易被忽略ETFashion推薦閱讀《月薪嬌妻》新垣結衣妝容重點解析!一起變身好感系女孩9成人都做錯!洗面乳直接上臉、洗臉前不先洗手都是錯誤示範《轉學》娜諾厭世邪氣狂吸粉 私下最愛手袋曝光:幾乎全是YSL落髮一族要少吃甜食!頭皮專家指出「5個習慣」讓頭髮掉不停AppleiPad特價了!下殺9990元、限量100台 立刻出手搶貨宋仲基童顏「牛奶肌」大逆齡變20歲!「床照」洩女友視角居家辦公都在耍廢?「5件小事」增添儀式感 擺脫鬱悶、工作更賣力安海瑟薇「浮誇後腦勺」化身復古女伶 不愧被封「現代版奧黛麗赫本」包・開箱/LONGCHAMP療癒「麵包包」手感驚人 最推翡翠綠、純白色太高級鄭秀晶「瘦回閃電」鉛筆腿逆天! 裸色套裝超完美比例網看呆我想要說....回到最上面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