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支付未算普及港人消費寧願帶卡在身?|香港01|01觀點 | 流動支付定義

根據消費者委員會圖示,流動支付服務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支付者先下載手機程式,開設帳戶並綁定銀行或信用卡帳戶、或以現金為儲值類的帳戶儲 ...港聞奧運娛樂生活科技玩物國際觀點經濟體育女生熱話社區好食玩飛中國藝文格物影像更多服務登入港聞社會新聞突發01偵查政情香港經濟天氣奧運最新焦點直播時間表香港隊專區港隊獎牌希望數據解密娛樂即時娛樂電影眾樂迷生活健康教煮親子寵物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科技玩物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國際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觀點社論01觀點周報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體育即時體育跑步Jumper武備志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社區伙伴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中國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影像紀實動感影像熱話攝影界訂閱《香港01》周報01線報關於我們01招聘廣告查詢01App常見問題聯絡我們私隱聲明條款及細則香港01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21登入/註冊首頁港聞奧運娛樂生活科技玩物國際觀點經濟體育女生熱話社區好食玩飛中國藝文格物影像訂閱《香港01》周報01線報關於我們01招聘廣告查詢01App常見問題聯絡我們私隱聲明條款及細則香港01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21流動支付未算普及 港人消費寧願帶卡在身?01觀點撰文:評論編輯室2018-07-2618:33最後更新日期:2018-07-2618:33不少近年到過內地旅遊的讀者應該都會發現,支付寶在內地各大小商戶大行其道,連小販檔(甚至乞丐)都欣然接受此支付工具。

反觀香港,以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都要常靠八達通,在街上的小食檔更賴以「碎銀」交易,便利程度顯然不及內地。

《香港01》早前(25日)報道,支付寶曾接觸300間旺角廟街商戶,但只得50間響應合作;雖然支付寶的用家主要為內地人,但如斯現象亦正正反映港人流動支付使用率低,以及商戶不太積極開拓收款平台。

本港流動支付發展滯後非新鮮議題,問題究竟出在哪裏?流動支付工具分為儲值和非儲值兩類,前者需要支付者預先存入現金,並交營運商保管,如八達通、支付寶HK及微信支付等;後者則不涉及儲值功能,如信用卡和ApplePay。

據《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紀錄冊》,本港有16個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包括3間持牌銀行。

根據消費者委員會圖示,流動支付服務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支付者先下載手機程式,開設帳戶並綁定銀行或信用卡帳戶、或以現金為儲值類的帳戶儲值。

之後,支付者可透過近場無線通訊(NFC)功能、二維碼QRCode等方式,進行購物付款及點對點(P2P)轉帳。

最後支付者會收到交易提示作核實。

縱然流動支付平台數量多,本港整體流動支付使用率並不高。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本月公布首份智慧支付普及指數調查結果,本港普及指數僅為53.9(100分為滿分),當中用家接受程度只得45.5,以50-64歲受訪人士的接受度最低(32.2分)。

調查更發現只有29%受訪市民曾使用手機支付。

比較各項流動支付平台,本港仍以信用卡為最主要的交易工具,手機支付僅得半數人使用。

大多港人寧願多攜帶幾張卡傍身,亦不肯善用「無卡在身」的手機支付,顯示他們仍對這種付款模式缺乏信心。

【當拮魚蛋都可以用支付寶】廟街300商戶只得50戶登記使用智慧支付普及指數僅合格不足三成人曾使用手機支付不能忽視的是,流動支付平台近年亦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專辦本港手機電子支付的TNGWallet,雖與的士業合作失敗,但亦成功夥拍7-11,提供提款和購物功能;港鐵亦於七個港鐵站推出與微信支付、WeChatPayHK等相容的單程票售賣機,不過尚未能掃描入閘。

綜合各支付平台的發展進程,依然反映本港流動支付要達至「普及化」仍有一大距離。

回看21年前八達通面世,當年由政府牽頭,邀請各鐵路、巴士、渡輪等公共交通營運商共同開發,迅速廣為大眾所用,造就領先全球、令港人驕傲的科技產品。

時至今日,政府多番提倡發展「智慧城市」,但即使金管局在2015年開始為儲值支付工具發牌,仍未能使流動支付的應用普及化,提高港人對新興支付平台的信心。

上述例子可見,交通為大多港人日常的消費範疇,要提升各種流動支付平台使用率,政府從交通工具營運商入手是可行做法。

網上討論區高登有網民今日帖文,指旺角有火鍋放題店強制顧客用微信QRCode或其開發的軟件下單。

(網上截圖)本港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總交易情況 2017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