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債券是什麼?高收益債適合做資產配置嗎? | 高收益債券

高收益債券是什麼? ... 高收益債券(英文:High yield bond)其實就是信用等級低於BBB級的企業債券,約占了美國企業債券市場的四分之一。

而在高 ...Mr.Market市場先生在投資基金或是ETF時,有許多網友提到一個問題:「如何做資產配置?」這篇文章市場先生要談談為什麼高收益債券不適合做資產配置的原因?在此之前,得先談談「高收益債券」是什麼?高收益債券是什麼?高收益債券(英文:Highyieldbond)其實就是信用等級低於BBB級的企業債券,約占了美國企業債券市場的四分之一。

而在高收益債券中,製造業公司的債券占了最大的比重,其次則有金融、保險、不動產業等。

而評估高收益債劵風險報酬的指標之一就是利差(spread),其指的就是高收益債與美國10年期公債的殖利率差異;換句話說,若該債券的利差小,就代表著信評等級較高、違約風險相對低。

>>延伸閱讀:買債券基金之前要怎麼評估?以「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為例回過頭來提提資產配置(Assetallocation),其實就是在買進持有的策略中,透過不同種類商品之間的漲跌互補性,讓自己的資產在投資的過程中不會因為遇到空頭就大起大落,也許整體報酬率不見得比較高,但晚上可以睡得比較好。

而最典型的資產配置就是股票+債券,這兩者長期而言都有正報酬,但在許多時候走勢卻是相反,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當時即使是在降息趨勢下,投資等級債券(含美國公債和高評等公司債)都是少數能保有正報酬的資產之一。

>>可閱讀:資產配置是什麼?怎麼做?雖然大家知道資產配置是股票+債券(當然如果想做的更完善可以在加上其他種類資產),其中大多數人會有疑問的地方是債券到底應該怎麼配置?高收益債券迷思:並非所有的債券都有資產配置效果最常被誤解的就是投資等級債(公債、高評等公司債),以及高收益債券(評等較低的債券、非投資等級債、垃圾債),雖然名稱都有個債券,但意義上非常的不同。

因此很多人會搞錯,或是被銀行理專的一些行銷話術誤導,以為自己買了債券就等於有資產配置。

以下拉出一張圖讓大家一眼就看懂:藍線:股市指數S&P500紅線:美國公債指數橘線:高收益債券指數資產配置很重要的意義在於「互補性」股市的長期報酬根據過往經驗大多時候都勝過債券,但之所以配置債券是因為他創造正報酬的同時跟股市走勢不同。

也就是股市大跌時,債券要能不跌或是上漲。

做股債的資產配置之後,即使遇到股災,你的整體資產下跌幅度也不會太大,讓自己的總資產長期來說可以平穩的向上。

那債券應該怎麼配置?並不是有買債券基金就有達到資產配置效果。

可以看到上圖橘色的高收益債指數,在2008年和2015年下跌時候它是和股市同步下跌的。

但紅色是長天期的美國公債指數,在股市下跌時它能保持不跌甚至上漲。

>>可閱讀:美國公債有哪幾檔ETF可以投資?高評等的債券中,除了美國公債能在空頭時保持穩定以外,投資等級公司債其實在2008年也有保持正報酬,只是它風險比公債略高,過程不如公債穩定,在大恐慌時依然有小幅的下跌。

>>可閱讀:投資等級公司債ETF是什麼?簡單來說:高收益債沒有資產配置的效果高收益債更多的時候走勢是跟股市一致,尤其是景氣不好的時候。

原因是許多評價較差的債券,在空頭市場容易違約(景氣不好導致公司經營不好、債還不出來),>>可閱讀:債券市場空頭時的違約率統計數據當然這不是說公債就一定比較適合你,因為公債畢竟安全所以報酬率相對不高,而好處就是有資產配置效果。

所以不管你是想投資高收益債基金或債券ETF,可以先想一下它是否真的符合你的目標。

高收益債券利差:可用來衡量市場風險每當市場陷入較大的危機時,許多企業的債券往往會出現違約風險,這會導致高收益債券的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

當然,這時間點不僅是低評等的企業有違約風險,許多原本屬於投資等級的債券,可能也會落入到垃圾債級別(掉到低於BBB等級)。

因此高收益債券的殖利率,其實是可以拿來當成一種衡量市場風險的指標。

(利息不變的情況下,殖利率其實就是反應債券價格的波動。

)不過為了排除掉大環境的利率情況影響,因此實際計算方式是把高收益債券的殖利率,減去美國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計算結果稱為:高收益債券利差。

當利差放大時,代表市場風險情緒增加、人們更加擔心債券可能違約,實際上違約率也可能顯著提高。

之前有分享過一篇文章介紹債券的違約率,其中有提到相同風險評等的債券,違約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