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彈性 | 價格 學

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是衡量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數量變動之敏感度指標,,其中又分為需求價格彈性與供給的價格彈性。

經濟學裡的「彈性」,可能一般人比較 ...經濟系價格彈性    價格彈性(priceelasticity)是衡量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數量變動之敏感度指標,,其中又分為需求價格彈性與供給的價格彈性。

    經濟學裡的「彈性」,可能一般人比較陌生。

我們把球往地上打,它若反彈高,我們就說它的彈性大、有彈性。

對了,彈性就是衡量「反應程度」的指標。

反應的敏感度。

經濟學中最常用的彈性,就是價格彈性,正確名稱是「需求的價格彈性」,也就是衡量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之敏感度指標。

    公式是: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例如,某物價格變動的幅度是1%,引起需求量變動1.5%,則價格彈性就是1.5。

    根據需求法則,其他條件不變下,價格和需求量會呈反向變動關係,因此這個彈性值原應是負值(-1.5);為了簡化,我們取其絕對值(1.5)。

當彈性大於1,我們稱此價格彈性為「有彈性」;如果某物需求量減少的幅度小於1%,也就是需求的價格彈性小於1,我們就稱其為「無彈性」。

    漲價不一定有利。

價格彈性不同又怎樣呢?這是一個好問題,也點出彈性觀念的應用價值。

舉個例子,中國造船公司與台灣鐵路公司都是公營事業,也都虧損。

為了改善虧損,中船降價求售,鐵路局則提高票價。

哪一個對呢?兩個都對。

用價格彈性來解釋就一目了然。

    中船的競爭對手遍佈全球,如果中船抬高價格,顧客很容易找到替代廠商,馬上轉向他人購買,所以中船的需求量會一落千丈;反之,中船若降價求售,就可以吸引大量買者上門,需求量將加倍增加。

也就是說,中船產品的價格彈性大於1。

在這樣的情形下,中船應該怎樣調整價格來彌補虧損呢?答案是:降價求售。

因為降價帶來大量增加的訂單後,將使得中船的總收益(價格乘以數量)水漲船高。

    台鐵的情形恰好相反。

因為台鐵獨佔台灣的鐵路營運,雖有航空或公路旅運競爭,但替代程度不強。

所以,如果台鐵降價,開拓大量客源搭火車的效果不大;而抬高票價,並不會使很多人就因此轉搭其他交通工具,也就是消費量不會因而流失很多。

這也就是說,台鐵運輸的需求彈性小於1。

因此,抬高價格對台鐵有利,因為漲價的力量大過數量的流失,使得總收益將向上攀升。

    薄利多銷的奧祕。

「薄利多銷」是一種我們耳熟能詳的商場經營策略。

通常,採用薄利多銷的廠商,並不是不想賺錢,「薄利」只是降低每單位的收益,真正的意圖是想利用「多銷」來提高總收益。

因此,能否達到薄利多銷的目的,關鍵就在於降價能否多銷。

要想降價多銷,就要消費者的價格彈性大。

換句話說,產品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大,採取薄利多銷策略越為有利。

    By張清溪(台大經濟學系教授)國立台灣大學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