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掛名推薦與10%版稅風波,看出版從業人員的焦慮 | 版稅

有關版稅的定義、討論以及書籍的成本結構有非常多人談了(啊,但我 ... 如果一位作者能替出版社帶來幾十萬本的銷量,她會只拿到10%版稅嗎?編輯的事說來話長網紅自媒體版稅出版觀察出版編輯從掛名推薦與10%版稅風波,看出版從業人員的焦慮發布於2020年5月9日分佈式入口在《馬男波傑克》中與出版社的一幕出版社:「沒事的,錢錢們,高興去哪就去哪吧!」說實在這也是老問題了。

會在2020年的現在又掀起出版人們的一些討論與憤怒,或許在於「都已經那麼多人解釋過了」,還有「作者」蓄意掀起議論,並刻意帶出「出版界其實很骯髒」的指控。

出版事業的利潤分配是可以討論的,但不是「出版社」單方面可以決議的事情,而是整個圖書出版營銷事業的上下游不同環節與體系共同競逐彼此利益下的結果。

有關版稅的定義、討論以及書籍的成本結構有非常多人談了(啊,但我還是安排在未來的寫作計畫中XD,畢竟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以下簡單整理最近仍方便查到的:【老貓出版偵查課】版稅基本解說|Readmoo閱讀最前線【這本書從頭到尾每個字都我寫的,憑什麼版稅只給我8%?】老編垚順的出版手帳【出書的版稅只有10%?還是居然有10%?】林彥傑[一句話惹毛編輯]我版稅才拿10%,你們出版社拿90%,不會太多嗎?面對這次風波,仍在出版線上的編輯們多半抱持著「蛤?又來了?」的心態,白眼翻到後腦勺。

而這件事情最可惡之處,或許在於事主「中古小姐」真的不知道出版產業的結構嗎?她在與出版社簽約的時候,編輯沒有向她解釋過嗎?在我的〈常常忘記簽的:著作出版合約書〉一文中,有提到合約有各種眉眉角角,約定了作者與出版方兩造的權利與義務,是需要作者與出版社共同協調的。

她是真的不知道出版產業的分工與收益分配,還是只是單純想抱怨過去合作過的出版社?即便連帶影射整個產業黑暗也無所謂?後續的發展已經失焦,淪為幼稚的謾罵與諷刺。

也看得出來事主並不關心產業的發展與困境,如同「掛名推薦」事件的原文(同樣也是一位網路作者)一樣,提出指控後便將問題拋回出版界:「這是你們要去想的問題!」、「關我屁事!」。

許多編輯用諷刺的心態回應他們:「不然你就自己搞啊!」、「歡迎自費出版!」、「你行你自己來!」「掛名推薦」事件的起因的網路作者「dato:POPLIFE」在後續發布了自己正在進行中的出版募資專案。

在這篇貼文他這麼寫道:現在還連續兩年自己一條龍跳下來做自製出版募資,除了有募資平台嘖嘖和美術設計、內容審訂以外,其他我都自己拍、自己寫、自己編、自己行銷、自己跑成本、自己處理包裝和物流,因為自己喜歡所以就自己做做看。

我想這篇貼文很大程度回擊了出版界。

「是啊!我自己來就可以了。

這到底有什麼難的?」對於中古小姐,出版界的抨擊與回應,能改變她嗎?能拿她什麼皮條嗎?不,毫無可能,她根本不屑於出版產業的困境或者說局限,她直白地說:「這種產業,還不如直接被淘汰。

」我不相信出過五本書,與四家出版社合作過的人,會不清楚出版產業的結構。

她在乎的,也只是「所以為什麼我拿那麼少?」10%版稅是個近幾年常見的版稅率,反應了「一個普通的作者」所能領取的行情。

當一位作者抱怨為什麼她只能拿10%的時候,其實也只是在昭告大家「她也只值這10%」。

有實力的人,自然有更多籌碼與談判的實力。

如果一位作者能替出版社帶來幾十萬本的銷量,她會只拿到10%版稅嗎?她的作品如果能成為IP,她透過出版而來的報酬還只限於區區版稅嗎?(當然她與她的粉絲們不會這樣想,也想不到這處去)很常看到有作者群分享:「有良心的出版社會給妳預付版稅、有良心的出版社會給你15%版稅、有良心的出版社會怎樣怎樣⋯⋯」彷彿任何沒有給出最惠待遇的出版社,都是黑心的。

但事實上難道不是,出版社在你身上,也只願意付出這點嗎?面對更有保障、更有實力的作者,出版社自然需要提出更好、更優渥的待遇,以留住作者。

商業合約,就是作者與出版社實力較量的時刻,作者和出版社同時都需要搞清楚,到底現在是誰需要誰。

對誰都卯盡全力,不評估就向前衝,往往撐不了多久,更談何理想。

但是,對這些自帶流量的「網紅」們來說,出版計劃是出版社提出的、稿約是編輯來邀的、覬覦的就是我自己的粉絲購買力,今天都是你們來求我的,為什麼我還只拿這樣?在這種情況中,出版社能要求作者反求諸己,說白:「呃,其實即便你的粉絲都買書,我們也大概要這樣才能賺到足夠的錢付你版稅。

」(aka其實妳也只能賣這樣啦!)不行,因為這些網紅們或許「並不需要出書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