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實支實付醫療險值得買嗎? | 全球終身實支實付

優點是:保障75歲以後(實際上以這張保單是保障到110歲,所以活超過110歲也沒有保障)、無定期實支險附約延續權問題、有設計身故保險金、祝壽金。

(身故金/ ...註冊登入歷史瀏覽記錄看盤VIP看盤室新聞全部新聞頭條新聞總體經濟國際股市國內外財經外匯債券基金新聞商品原物料產業情報深滬港股市場短波基金報告市場瞭望台理財專欄專題報導台股加權指數櫃買指數上市類股上櫃類股選股宅急便基金國內基金類型境外基金類型國內英雄榜境外龍虎榜ETFETF類型ETF龍虎榜財經全球指數經濟指標外匯資訊會員觀察名單投資組合個人理財工具關鍵字搜尋基金進階搜尋終身實支實付醫療險值得買嗎?人氣:自從DRGs(診斷關聯群)健保制度上路以來,媒體與雜誌談論各種醫療險規劃方向,漸漸朝向「不以住院日額理賠為主」的保險商品來因應。

例如:一次性給付的險種(EX:癌症險、重大疾病險)以及醫療雜費較高的實支實付險(EX:規劃不同公司之保單,達到雙實支),是目前及未來保單規劃的主要趨勢。

有業者非常聰明的將實支實付(定期型)設計成終身型,成為首張在台開賣的「終身型」實支實付醫療險,目的在來補足75歲以後的實支實付缺口,只是這保單對消費者而言,真的有必要嗎?以下整理該業者公司所販售的實支比較表(定期vs實支)資料來源:該公司網站以同樣的病房限額1,000元為例,該公司的終身型實支,其實還設計了類似壽險的身故理賠與祝壽金,所以我們可以看成這作法類似「帳戶型終身醫療」的設計方式(終身醫療另外有倍數型),這當然是定期醫療沒有的設計,為了多出的給付項目,要付出18.63倍(同樣在男性30歲,年繳)的保費,可能優缺點見仁見智,只不過終身實支實付還是有一些原生的缺陷:一、條款無法「從新從優」,買後便依照當時購買條款規定理賠(定期險則從新從優)二、無法因應科技進步,手術與新式技術或治療方式,可能導致無法理賠(定期險也可能無法因應)三、通貨膨脹使實質保障效果貶值(定期險亦同)四、同樣保費可以買更多的定期險(當下保障高)五、終身與定期的差額可妥善運用(參考BTID思考的延伸參酌:http://goo.gl/SuUdx2)優點是:保障75歲以後(實際上以這張保單是保障到110歲,所以活超過110歲也沒有保障)、無定期實支險附約延續權問題、有設計身故保險金、祝壽金。

(身故金/祝壽金部分,建議和純終身壽險對照,只不過要注意終身實支險於中途解約並無解約金可領回,且祝壽金須至110歲才可領:「假設30歲投保,要經過80年後才可領」,到時領回的100萬元,實質上經過通膨和現在的100萬元是完全不同的。

)由於目前只有這家商品,我們也不太知道未來會如何演化,也許會有更多公司的加入,推出各種不同類型的商品設計(例如初期的終身醫療多數為理賠無上限,演變到後期有帳戶型或倍數型等),後來的終身實支險或許會愈來愈好,且保費更多也更容易貨比三家,所以說到底,究竟值不值得購買?我個人是會先買定期實支實付險,觀望是否有更多新的商品提供選擇。

最後想給投保終身實支保險的人一些提醒:第一、這樣的保險並非將錢花在刀口,不符合低保費高保障的規劃方向;第二、風險轉嫁的重點並不是保費可以領回,第三,優缺點明確列出,再考量自身的經濟能力與保障缺口後決定,買到對的保障。

假設以一個社會新鮮人剛工作的人而言,月薪可能不過22~26k的話,這東西只能說,真的是貴爆了!本文出自於保險頻道個股K線圖-瀏覽其它分類頭條新聞總體經濟國際股市外匯、債券國內外財經台股產業商品原物料報告深滬港股基金期權科技脈動市場短波回新聞列表熱門推薦首頁粉絲團手機版│電腦版版權所有嘉實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合法授權請勿翻載。

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若依此以為買賣依據,須自負盈虧之責。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