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家:看懂投資型保單利弊,退休理財商品這樣買才划算 | 投資型保單怎麼買

小心活愈久保費愈貴!財經專家:看懂投資型保單利弊,退休理財商品這樣買才划算. 看清投資型保單本質,才 ...下一篇退休後如何幫自己再領日薪?善用雙收益攻略,靈活配置兼有感投資理財退休理財生活百科贊助我們小心活愈久保費愈貴!財經專家:看懂投資型保單利弊,退休理財商品這樣買才划算看清投資型保單本質,才不會獲利保障兩頭空!share20623share文/陳莞欣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編按:不少民眾看中投資型保單結合保險和投資的特質,選擇以此作為退休理財的工具。

然而,根據統計,這類保單也是爭議最多的理財商品之一。

特別是中高齡者,更要小心壽險型保單的危險保費隨年齡攀升。

萬一投資失利,保單不只沒能賺錢,還會成為保費的無底洞。

投資型保單有哪些利弊?適合哪些族群?投資型保單既有保險的保障,又有投資的獲益,好划算?小心投資失利,不僅沒賺到錢,年年增加的保費卻要照繳以免保單失效,賠了夫人又折兵!根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顯示,受惠於近期美、台股指數創新高、金融市場活絡,民眾投資意願增加等因素,光是在2021年1月,投資型保單的保費就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13.6%。

可以說,這是在儲蓄險陸續停賣後,最熱門的收益型保險商品之一。

然而,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指出,在過往的申訴案件中,爭議最常見的原因是業者未向消費者充分說明商品資訊,特別是投資型商品和衍生性商品。

過去就曾有70、80歲的民眾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聽信理專招攬買下投資型保單,事後才因虧損而悔不當初。

為了因應這類糾紛,金管會規定從2020年9月開始,65歲以上的保戶在購買投資型保單時必須錄音、錄影,以確保消費者的權益。

如何避免投資型保單變成虧錢的無底洞?《50+》專訪本身擁有保險業務員證照的財經專家李雪雯,一次看懂投資型保單是什麼、利弊為何,以及你該不該買。

投資型保單分3種 小心壽險型保單活愈久繳愈多李雪雯指出,從保險的性質來看,市面上的投資型保單可以粗略分成3種:變額壽險、變額萬能壽險、變額年金險。

投資連結的標的,則可能是股票、共同基金、債券、外幣等,非常多元。

她觀察,很多人認為投資型保單是「保險加投資」,無法理解為何投資失利會影響保單淨值。

其實,究其本質,投資型保單就是保險。

它和傳統保單的差別在於,過往保戶繳交保費後是由壽險公司操作投資。

保戶發生事故時,保險公司會以投資所得做為部分理賠金。

而不管投資績效如何,保戶的保額都一樣。

然而,投資型保單是保戶自行選擇投資標的。

當投資失利時,保單的價值就會下降,保戶所能拿到的理賠也會減少。

保戶必須自負投資盈虧的風險,保險公司不會保證獲利或理賠金額。

她特別提醒,50歲以上的保戶購買壽險型的投資型保單,最好謹慎考慮。

因為壽險的保費是根據「經驗生命表」計算。

年紀愈大,繳交的「危險保費」費率愈高。

例如,一位60歲男性投保100萬元保額的壽險,目前每萬元費率為127.422,每年須繳交1萬2,700元的保費。

活得愈久,繳得愈多。

重點是,這筆保費會從保單帳戶中扣取。

假使當年度投資表現不佳,帳戶內所剩的金額不到1萬2,700元,保費就必須補繳近8千元的保費,才能維持這張保單100萬元的保額。

如果不繼續繳錢,保單就會失效,即使身故也無法獲得原本希望的理賠金額。

「壽險型的投資型保單,比較適合危險保費低、投資預算又不多的年輕人,而不是50歲以上的中年人。

」李雪雯說。

她看過不少70歲以上的保戶,因為危險保費陡升,幾乎年年都要補繳高額保費。

她建議,如果真的繳不下手,不如忍痛解約,也好過硬撐。

另一種變額年金型的投資型保單,基本上領回機制和傳統年金險相同。

保費扣掉業務員的佣金、管銷成本等相關手續費用後,就是投資的本金。

若投資有獲利,到了年金給付開始日之後,保戶即可分期領回年金。

對中年人而言,不失為一種累積退休金的工具。

只是保戶仍要考慮投資成本、風險、預期投資報酬率,評估哪種投資工具對自己最有利。

投資型保單好在哪?這3種人適合買儘管投資型保單未必適合所有人,李雪雯指出,相較於其他投資型商品,它仍有幾項優點。

首先,投資型保單的標的選擇分為2種。

一是「類全委」保單,由專家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