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炒股年賺2000萬,PTT鄉民封「少年股神」! | 快樂 操盤手 PTT
今年28歲的葛瀚中從2017年起,每年在PTT股版分享自己的投資績效,他用50萬本金投入股市,透過現貨、期貨的當沖及波段 ... 祝大家新年快樂炒股發大財!在今天看見明天×28歲炒股年賺2000萬,PTT鄉民封「少年股神」!從50萬本金起家,首曝投資心路歷程 少年股神葛瀚中葛瀚中台股作者提供2021-01-2715:32+A-A加入收藏20210127編按:今年28歲的葛瀚中從2017年起,每年在PTT股版分享自己的投資績效,他用50萬本金投入股市,透過現貨、期貨的當沖及波段操作,第一年就賺進人生第一桶金,2018、2019年獲利約在300~400萬間,2020年搭上大多頭列車,更一口氣賺了近2千萬,被PTT鄉民封為「少年股神」,他是怎麼做到的?以下是「少年股神」葛瀚中分享的炒股歷程。
首先先來分享我2020年專職交易總結: 2020年損益總數現貨損益(不含部分退佣):+16,733,160元期貨損益(股期主觀+台指程式):+2,839,163元現金股利:+111,435元Total:+19,683,758元(不要問我為何期貨損益數字不對,因為我另外一間期貨商對帳單一次只能查三個月,實在很懶得慢慢截圖,如果你真的很懷疑那就當作沒發生好了XDDD) 全年度期現貨損益 記得第一次在股版發年報是2017年的事情了,當年的總獲利大約是180萬左右,算是真的有感自己能在股市賺到錢的一年(那時候還是學生)。
後來陸續又發了2018、2019年的年報,雖然這兩、三年的獲利沒有往下衰退,但始終也沒有太大的進展,一直維持在每年300~400萬之間。
2017年之前,我的交易以主觀台指當沖為主,由於台指當沖實在做的不怎樣,總是輸輸贏贏,沒什麼長進,所以2017年後我開始轉往現股當沖發展,意外發現現股當沖出奇好做,不僅標的多,波動大,每天都有獲利機會,同時剛好適逢政府當沖降稅的德政,終於獲利開始慢慢穩定。
到了2018年,我的核心交易策略是現股當沖為主、台指程式交易(MC)為輔(台指程式有波段也有當沖,但保證金只占當時總資產15%),至於現股當沖的部分,我打的是日內波策略,就是那種做對迅速加碼、做錯立刻停損,然後讓子彈飛一會的策略。
2019年之後,我開始向券商提高單日下單額度,從單日499萬提高到6000萬,並且因為年報文結識許多股板操盤好友,在不斷的交流和討論下,開始學習更多元的現股當沖手法,諸如墊單發動、大單阻跌等等,同時也因為資金胃納量的問題,我逐漸開始加入波段留倉和突發事件型的交易策略,苟活至今。
直到今年三、四月後的多頭無限列車,績效才終於出現噴發式的成長,可能有人會認為是時運使然,關於這點我完全不否認,但我很清楚,至少我在這次機會到來之前,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今天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些自己的心路歷程,炒股之路這一路走來,我大概可以把它分成以下三個階段: 階段一、瞎聽亂跟期 只要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特別容易相信內線訊息,尤其是那種「公司董事長是我朋友,說要炒到XXX元」之類的垃圾訊息。
不過這邊還是要說,也許有些消息是真的,但可能我都很衰小,每次遇到都是假的,所以後來只要有類似消息我都自動忽略,日後也因此少賠很多錢。
階段二、技術分析狂熱期 人性自古以來就是喜歡具象的事物,比如解高中數學題時,套用一堆不知道是什麼式,反正只要把數字代入進去,自然就能得出正解得分。
而就人性而言,在套用公式的過程之時,異常地能為自己帶來極大的安全感,總覺得自己是在按部就班的做事,錯不了的。
所以在股市迷霧裡,什麼KD多少可以買進或是MACD交叉怎樣又怎樣的,自然成為大家無腦追隨研究的主題,然而它們真的有用嗎?嗯...也許有用吧,但就我自己撞了頭破血流後的感想是:我覺得完全沒用。
股市交易的是人類的不理性,每個事件的發生頂多大概略的相似,真的別妄想用一個公式就能看穿市場。
階段三、交易心性成熟期 通常能挺過上述兩個最讓人屍橫遍野的時期,並且還能一路撐到這個階段的人,其經算是非常有毅力了,通常能來到這個時期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被淘汰的人要不是輸光,就是已經被坊間存股冥師洗腦魔化了,他們開始完全否定交易能賺到錢這件事,甚至不斷向你大談存股經,希望你不要在這股市漩渦裡繼續執迷不悟,並且要你牢記「好好工作、好好存股」才是在股市獲利的唯一正解。
有時甚至還會拿股神巴菲特年化20%的績效出來說嘴,掐著你的咽喉,問你憑什麼自恃甚高的認為自己能超越巴菲特的報酬率。
在這階段你如果已經能分辨清楚誰才是真正的市場贏家、誰是市場上
首先先來分享我2020年專職交易總結: 2020年損益總數現貨損益(不含部分退佣):+16,733,160元期貨損益(股期主觀+台指程式):+2,839,163元現金股利:+111,435元Total:+19,683,758元(不要問我為何期貨損益數字不對,因為我另外一間期貨商對帳單一次只能查三個月,實在很懶得慢慢截圖,如果你真的很懷疑那就當作沒發生好了XDDD) 全年度期現貨損益 記得第一次在股版發年報是2017年的事情了,當年的總獲利大約是180萬左右,算是真的有感自己能在股市賺到錢的一年(那時候還是學生)。
後來陸續又發了2018、2019年的年報,雖然這兩、三年的獲利沒有往下衰退,但始終也沒有太大的進展,一直維持在每年300~400萬之間。
2017年之前,我的交易以主觀台指當沖為主,由於台指當沖實在做的不怎樣,總是輸輸贏贏,沒什麼長進,所以2017年後我開始轉往現股當沖發展,意外發現現股當沖出奇好做,不僅標的多,波動大,每天都有獲利機會,同時剛好適逢政府當沖降稅的德政,終於獲利開始慢慢穩定。
到了2018年,我的核心交易策略是現股當沖為主、台指程式交易(MC)為輔(台指程式有波段也有當沖,但保證金只占當時總資產15%),至於現股當沖的部分,我打的是日內波策略,就是那種做對迅速加碼、做錯立刻停損,然後讓子彈飛一會的策略。
2019年之後,我開始向券商提高單日下單額度,從單日499萬提高到6000萬,並且因為年報文結識許多股板操盤好友,在不斷的交流和討論下,開始學習更多元的現股當沖手法,諸如墊單發動、大單阻跌等等,同時也因為資金胃納量的問題,我逐漸開始加入波段留倉和突發事件型的交易策略,苟活至今。
直到今年三、四月後的多頭無限列車,績效才終於出現噴發式的成長,可能有人會認為是時運使然,關於這點我完全不否認,但我很清楚,至少我在這次機會到來之前,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今天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些自己的心路歷程,炒股之路這一路走來,我大概可以把它分成以下三個階段: 階段一、瞎聽亂跟期 只要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特別容易相信內線訊息,尤其是那種「公司董事長是我朋友,說要炒到XXX元」之類的垃圾訊息。
不過這邊還是要說,也許有些消息是真的,但可能我都很衰小,每次遇到都是假的,所以後來只要有類似消息我都自動忽略,日後也因此少賠很多錢。
階段二、技術分析狂熱期 人性自古以來就是喜歡具象的事物,比如解高中數學題時,套用一堆不知道是什麼式,反正只要把數字代入進去,自然就能得出正解得分。
而就人性而言,在套用公式的過程之時,異常地能為自己帶來極大的安全感,總覺得自己是在按部就班的做事,錯不了的。
所以在股市迷霧裡,什麼KD多少可以買進或是MACD交叉怎樣又怎樣的,自然成為大家無腦追隨研究的主題,然而它們真的有用嗎?嗯...也許有用吧,但就我自己撞了頭破血流後的感想是:我覺得完全沒用。
股市交易的是人類的不理性,每個事件的發生頂多大概略的相似,真的別妄想用一個公式就能看穿市場。
階段三、交易心性成熟期 通常能挺過上述兩個最讓人屍橫遍野的時期,並且還能一路撐到這個階段的人,其經算是非常有毅力了,通常能來到這個時期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被淘汰的人要不是輸光,就是已經被坊間存股冥師洗腦魔化了,他們開始完全否定交易能賺到錢這件事,甚至不斷向你大談存股經,希望你不要在這股市漩渦裡繼續執迷不悟,並且要你牢記「好好工作、好好存股」才是在股市獲利的唯一正解。
有時甚至還會拿股神巴菲特年化20%的績效出來說嘴,掐著你的咽喉,問你憑什麼自恃甚高的認為自己能超越巴菲特的報酬率。
在這階段你如果已經能分辨清楚誰才是真正的市場贏家、誰是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