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險你買實支實付?還是日額型?理財顧問:雞蛋別放同個 ... | 實支實付終身國泰

(圖/國泰人壽) ... 但這些費用,不屬於自費項目,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都不會理賠。

... 種保單,例如:可以將保障終身的日額型醫療險,視為醫療保障的基底,讓自己老年後有一定的保障,再搭配保障定期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擴大 ...VVIP會員會員專區支持我們新聞新聞總覽政治國際軍事國內中港澳重磅專訪專題歷史調查風數據運動風民調地方新聞風影音公民運動立院直播公共政策評論評論總覽風評專欄投書風書房文化財經重磅財經下班經濟學名人真心話科技冷戰1%Style房地產生活風生活職場旅遊美食健康品味生活科技娛樂居家汽車華爾街日報華爾街日報選文風編輯導讀支持我們電動車論壇Search»蔡英文房貸理財周玉蔻民進黨買房房地產年輕人柯文哲萊豬立即登入帳號維護會員資料會籍管理序號兌換咖啡贊助贊助紀錄作者專區支持我們登出會員中心會籍管理序號兌換咖啡贊助贊助紀錄WSJ訂閱支持我們現正熱映中熱門新聞更多新聞熱門分享日額型醫療險與實支實付型同樣重要。

(圖/國泰人壽)2020年上半年,「醫療險」是最熱賣的保單!根據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統計,2020年1月到6月,壽險、意外險與年金險初年度的保費收入,均較去年同期下跌,壽險初年度的保費收入跌幅更高達38.6%,只有醫療險一枝獨秀,較去年同期成長11.1%。

[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為什麼醫療險會熱賣?業者分析,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確診者入住負壓隔離病房等新聞影響,使得以住院天數為理賠基礎的「日額型」醫療險的詢問度大增,有壽險公司上半年每賣出4張醫療險中,就有1張是日額型醫療險。

然而,對於醫療險,許多人較著重在實支實付,對於「日額型」有以下的「意見」:1.「有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就好了,不需要日額型醫療險」,尤其現今無論生病或意外,住院天數都限縮、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金額也增加,因此「日額型醫療險主要按住院天數進行理賠,已經跟不上醫療技術的改變,買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才是順應主流、理賠自費支出」的看法非常普遍。

然而這樣的看法正確嗎?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楊馥瑄表示,日額型醫療險與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都屬於「住院醫療險」,就保障效期來說,前者大多是繳費特定年期、享有終身保障的終身型保單;後者則是一年一約,保障僅到一定年紀的定期型保單。

楊馥瑄再就醫療或理賠實務分析,現行醫療環境的確有住院天數下降、自費金額成長的趨勢,但這屬於「醫療支出」;而住院期間,仍會產生一些「非醫療」的無形損失,例如:住院期間而無法繼續工作的個人薪資損失、額外請看護的費用,還有出院後必須在家療養,無法立刻復工的損失。

「但這些費用,不屬於自費項目,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都不會理賠。

」楊馥瑄說道。

因此,楊馥瑄認為,與其說日額型醫療險跟不上醫療時代腳步,倒不如換個角度思考,它的存在目的是填補非醫療支出,讓保戶可以安心靜養,不用害怕收入短少而急返職場。

2.「優先買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日額型醫療險不用買或是愈晚買愈好!」對此,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黃信維表示,市場上沒有最好的險種,只有最適合的險種,如果想做好完善的醫療險規畫,應該是如同投資組合一般,了解醫療險的內容,依據個人需求打造合適的「醫療組合」。

黃信維進一步說道,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雖然可以減少醫療自費負擔,但是,多半是定期保障,市售保單最多只到75歲或84歲,而醫療花費最凶的高齡時期卻全無保障,而且保費還會隨著年齡成長,「高齡保費相對較高,要買到足額要花不少錢。

」;日額型醫療險則是根據住院天數定額理賠,同時提供終身保障,保費固定不會變動,兩者近乎是相反的概念。

因此,黃信維認為,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視個人預算與保障需求組合這2種保單,例如:可以將保障終身的日額型醫療險,視為醫療保障的基底,讓自己老年後有一定的保障,再搭配保障定期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擴大保障額度,填補全民健保不給付的自費支出。

至於投保的優先順序與比重,全看個人對風險的在意程度與順位,只要是依個人需求量身訂做即可,沒有誰先誰後、誰比較厲害的說法。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對此也表示認同,他認為,醫療技術不斷在演變,誰都不能保證現在的技術,未來10年、20年後會如何改變,若是過度強調某一種醫療險,恐無法因應難以預測的醫療發展,正確的做法應是讓醫療規畫變得更彈性、更靈活,善用保單內容做組合搭配,或依據需求強化特定保障項目,才能因應各年齡層、不同時代的醫療風險與費用支出。

由此可知,日額型醫療險是民眾醫療組合的必備款之一,但是,各家保險公司亦推出不同類型保障終身的日額型醫療險,保戶


常見投資理財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